2015考研政治时政热点:2014年6月10日
初中的时候,我的思想政治和历史是唯二不领先的科目。而历史更是唯一的一门严重拖后腿的。从初中开始,我就极度地反感政治和历史。我不喜欢任何政治色彩的东西,我不喜欢近代史,因为感觉近代史充斥着战争死亡屈辱等等伤痛的调调,所以非常的排斥。
到现在我都还记得,初四的时候,每每月考完后,都要被历史老师点名,苦口婆心地说“要是你的历史分数高一点,你的总分不就第一第二了么?”貌似那时候满分是50分吧,别的同学们都40多,我却几乎从未上过30。
高中分科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理科,当时曾单纯地认为从此可以摆脱政治和历史了,兴奋地不得了。
大学的时候,虽然有听说考研要考政治,可是我这个人总是一副不到死到临头决不辛苦自己的心态。所以只是想着到时候要考的话再说呗,于是,大学的马哲之类的课(除了马哲,我都不记得还有过什么课),从未听过,那些课完全就是用来室内休闲的。
直到09年春天,因为决定参加10年考研,所以不得不一百个不愿意地面对政治。当时真的是痛苦万分,忙不迭地跟风报了个全程辅导班,想给自己找点安慰。
记得春季班的某位老师说“如果你是文科生,你可以暑假或者大纲下来之后再开始。如果你是理科生,那么,没有为什么,从今天就开始。”可是呢,我依旧是一副拖沓的心态。于是乎,春季班的几节扫盲课,听的云里雾里。
到了暑假,开始了强化班,我是千万个舍不得自己顶着酷暑在学校待着然后去听课的,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秋季班。到了九月份,大半的同学们已经跟着暑期强化班过完了一轮,开始巩固了,我才开始慢条斯理地去听秋季班。上课的时候呢,老师让划线就划,老师让标几个星号就标几个星号。很机械很麻木的那种,因为除了跟着做记号,别的我完全是听天书的感觉,尤其是马哲,茫然啊茫然啊。记得十一的时候也有课的来着,然后我再次地选择了享受第一,跑回家跟家人享受假期去, 终于到了11月份,别个都要开始冲刺了,我才勉强把强化班跟着老师拖完。而且仅限于跟着划记号的程度。
记得那时候的时间计划里,政治第一轮,一度从暑假前完成,拖到了暑假完成,拖到了11月份之前完成,最后临上考场了,我的第一轮还没完成。
当时的状态就是:
思修:书翻过一遍 《梯度 基础篇 单选题》
毛特:书翻过一遍 《梯度 基础篇 单选题》的前几章
近代史:书翻过一遍
马原:书的第一章翻过一遍
而马原从第二章开始我完全不知道有些啥内容,时政也没看过,当代也没看过……
09年的12月份,我可以说已经完全放弃了,当时想着,暂且不论外语和两门专业课复习的有多糟糕,光是一门政治就会卡死我。于是,我很爽快地放弃了挣扎。
考完后,我琢磨着,要是老师同情下卷面还有辛苦分啥子的,或许能凑个三十来分吧。反正选择题都是不会的,凭感觉。大题我都分不清楚每道题各属于哪本书的范围,然后用毫无政治语言的语言,凑了些字堆上去。最后成绩下来了,56分。把我诧异的不行!
前面说了这么多,无非就是想说明一个道理:不要惧怕政治。即使你之前是个十足的政治盲,即使你极度地反感排斥政治,也不要失去信心,政治挂掉也不是件容易事儿。当然了,如果你最终的复习情况和我上面的差不多的话,我也不能保证你也能这么幸运有50多分儿,毕竟我至今都不明白我是怎么人品大爆发得到56分的。
话说回来,从09年决定考研开始,我就做好了10年重在参与,11年再战的想法。到现在想想,其实这个想法是很傻很天真的。青春何其短暂,我们又有多少个一年可以用来浪费?所以奉劝各位,如果你已经决定了要考,就请付出全部的努力,抱着一次成功的决心!
【I 扫盲阶段】
再先说个题外话,我这个人有个癖好,不喜欢现成的书,总喜欢把好好地课本拆的七零八落,并且美其名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但是政治资料实在没有可以让我下手的地儿,可是呢,我实在是忍受不了正规正矩的书。于是,我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我要自己编辑整理打印装订!然后接下来,我用了可以说半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浩大的工程。所谓的编辑,其实就是把书里面的内容,再逐字敲出来,不过不是书上那种成段成段的了,而是各种奇形怪状的结构。
04月01号-07月31号 个人版资料整理 近代史
08月01号-09月25号 个人版资料整理 马原
09月26号-10月07号 旧资料上划的重点誊到新资料上 近代史&马原
10月09号-10月17号 个人版资料整理 思修
至于毛特我没有整理,一是时间不够了,二是觉得毛特不容易归纳,就书里那种成段的也还不错。
怎么说呢,我不确定这个再整理的过程对我到底有没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个人是觉得,照着书上,一个字一个字地再敲到电脑上的过程,我几乎就是机械地在打字,因为每整完一本资料,感觉里面的内容对我而言还是全新的。
我不是很建议大家都这样做,一是这实属个人怪癖,二是这样相当的浪费时间。所以,我觉得我这个整理的过程,大家可以用看书来替代。而且最好是真的看进去的那种,先让每本书的内容在自己心里有个大致的框架,这样过一遍之后,收获估计比我的还大些。
【II 做题阶段】转自:考试网 - [daxueshi123.com]
到了10月中旬,我感觉我头脑中还是一片空白,而时间已经不多,不得不紧迫起来。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了:做题。
不得不说,做题是非常非常有必要,而且非常非常有收获的一个阶段。
别的资料我没买过,我就是用的第一年的时候跟风买的《梯度》。里面分为三个部分:基础篇&能力篇&提高篇。前两个部分都是按照章节逐章的有单选题和多选题,每章题目后面还有答案和详细地解析。最后的能力篇,是按照思修、近代史这样来分块儿地进行分类的大题。
10月25号-10月27号 《梯度 基础篇&能力篇》 思修
10月29号-11月04号 《梯度 基础篇&能力篇》 近代史
11月04号-11月25号 《梯度 基础篇&能力篇》 马原
11月25号-11月30号 《梯度 基础篇&能力篇》 毛特
我个人的感觉是,按照我上面的这四个顺序,比较利于复习。
思修的内容最简单,量也最少,所以作为开场更容易有愉悦的心情。
其次近代史,因为近代史相比下不那么枯燥,还比较有意思(个人想法哈),所以这个过程也稍微舒服点。
接下来马原,马原对初学者来说应该算是最难的了吧。而之前已经完成了思修和近代史两大块之后,心理的压力也稍微小了些,所以可以在相对轻松点的心情下攻克难关。
而最后,毛特,我认为就是思修&近代史&马原三部分的综合。所以,在最后看毛特的时候会发现,前几章不就是近代史后面的么,中间的和后面的不是好些法基和马原里面的东西么?因此,最后看毛特,一会觉得好多熟悉的内容,感觉轻松,二是可以巩固之前复习过的又没记住的那些知识点。
在第一阶段,光是看书,可能会觉得,看过的很快就又忘了。或者,感觉那些汉字都懂吧,句子也懂吧,可是看完之后,愣是不晓得这章到底是想干嘛。要是有这样的感慨,那做题是最好不做的解决方法了。
尤其是马原的内容,本来一窍不通,看了书之后还是感觉啥都不懂,做题吧,好难,这个不会那个不会。可是,只要潜下心,一道题一道题地做,做完之后看解析。慢慢地确实会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做马原的题目的过程,是让我最有从地狱到天堂的感觉的。那种弄懂了某个知识点的感觉实在是太美妙了!
在这个阶段里,我会边做题,边在书上相应的地方用笔画出来。如果书上没有的,我就找个空白处写上去。所以在做完题之后,我就可以把那本厚厚的习题书扔到一边去了。因为此时,各科的内容全在各科的那本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