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政治考研知识重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毛泽东在1939年12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依据。”近代中国已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这是最基本的国情。
(2)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前者是最主要的矛盾。
(3)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
(4)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1948年4月,毛泽东同志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表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内容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总路线指明了中国革命的对象、动力和领导力量。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1帝国主义是中国人民最凶恶的敌人,是近代中国贫困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首要对象);
2封建主义是中国革命的又一主要对象,是中国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的主要障碍;
3官僚资本主义具有买办性、封建性、垄断性,严重地束缚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中国无产阶级是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贫农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而中农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革命,中国革命战争,实质上就是党领导下的农民战争。无产阶级对于农民的领导,是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础;
2城市小资产阶级,包括广大的知识分子、小商人、手工业者和自由职业者,属于劳动者阶级,不属于资产阶级的范畴,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之一,是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者;
3民族资产阶级有天生的软弱性以及由此而来的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的两面性。因此,对于民族资产阶级要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1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区别新旧两种不同范畴的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革命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手中还是掌握在资产阶级手中;
2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3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具有一般工人阶级的共同优点,即与先进的生产方式相联系、没有私人占有的生产资料、富于纪律性外,他还有自身的特点:深受三重压迫,革命最彻底;分布相对集中,便于组织;与广大农民有天然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
4领导的阶级和政党,要实现自己对于被领导的阶级、阶层、政党和人民团体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甲)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向着共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乙)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
5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实现对革命的领导必须建立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泛的统一战线,这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质上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革命。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革命的性质是由社会性质和革命任务等因素决定的。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2、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的国体——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明确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概括为: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1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中心内容)。土地革命路线,这就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2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题中应有之义。没收官僚资本,包含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双重性质;
3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资本主义,是由中国落后的生产力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所决定的。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
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1、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提出
(1)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等文章中分析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2)1930年1月,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初步形成了以农村为中心、先在农村建立和发展红色政权,再夺取全国政权的思想。
(3)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了共产党的任务,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农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
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的必然性
中国革命之所以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1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端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大国(客观条件)是根本原因;
2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重要客观条件);
3有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必要主观条件);
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正确的政策,是前提和根本保证(重要主观条件)。
3、新民民主义革命道路的内容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必须处理好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土地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基本内容;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阵地。
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他指出:“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