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分类

2015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三

模拟试题  时间: 2019-03-09 10:42:26  作者: 匿名 

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 休谟说"感觉是人与世界之间的屏障",这一观点是

A.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 不可知论的观点 D. 经验论的观点

2. 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这表明

A. 时间是人的主观感觉 B. 时间随人的感觉的变化而变化

C. 时间的具体特性是可变的 D. 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

3. "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古人这句话对我们的哲学启示 是

A. 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B. 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C. 人可以得于长处,也可以失于长处

D.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4. 意识形态的阶级性是指

A. 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和内容都体现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并为一定阶级服务

B. 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体现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并为一定阶级服务

C. 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体现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并为一定阶级服务

D. 意识形态一视同仁地为各个阶级服务

5.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

A. 揭示经济规律

B. 揭示自然规律

C. 揭示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D. 揭示剩余价值规律

6. 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

A. 社会分工

B. 社会生产力水平不发达

C. 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D. 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存在

7. 剩余价值

A. 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可以离开流通领域

B. 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但不能离开生产领域

C. 在生产领域中产生,通过流通领域来实现

D. 既在流通领域中产生,也在生产领域中产生

8. 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 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 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9. 中国新、旧民主主义文化区别的标志是

A. 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 B. 是否为人民大众服务

C. 是否科学 D. 是否具有民族形式

10. 周恩来首先宣布"四个现代化"宏伟设想是在

A. 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 B. 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

C. 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 D. 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

11. 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A. 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B. 要做到两个"坚定不移、不能含糊"

C. 党的理论和工作能否与时俱进

D.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2.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

A. 必须使全党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B. 必须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C.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D. 必须不断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13. 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是

A. 坚持党的先进性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坚持执政为民 D.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14.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是

A.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 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C.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D. 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15. 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

A.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B.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C.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D.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

16. 200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的方针是

A. 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

B. 实行稳定、完善和强化对农业的扶持政策的方针

C. 实行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针

D. 实行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方针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 涂黑。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17. 思维方法作为理论思维方法在认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表现在思维方法

A. 使杂乱的感性材料有序化

B. 规定着认识的发展、运行和转换的方向

C. 对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

D. 行使着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18.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指

A. 在某一具体的、特定关系中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是确定的

B. 在现实世界的普遍联系中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转化

C. 原因和结果的区分在自然界中是确定的,在社会中则是不确定的

D. 在世界复杂联系中,同一现象在一种关系中是结果,在另一种关系中则可能是原 因

19. 文明和文明形态是密切联系而又区别的两个范畴。二者的关系表现在

A. 文明就是文明形态

B. 文明是一个更为抽象的一般概念,文明形态是文明的具体形式

C.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文明形态标志着文明所具有的独特的特 征

D. 社会的文明所达到的程度和状态,必须通过具体的文明形式表现出来

20. 有人说:"世界历史好比一百个大钱,你可以摆成两座五十的,也可以摆成四 座二十五的,也可以摆成十座十个的。"这段话的错误在于

A. 把个人意志看成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B. 把历史看成是偶然事件的堆积

C. 否定社会历史的客观性和规律性

D. 否定了意识的能动性

21. 经济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是

A. 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

B. 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离不开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

C. 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阶级背景

D. 在阶级社会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总会直接和一定阶级、社会集团的利益 相联系

22. 借贷资本作为转化为资本的货币,其使用价值是

A. 商品的使用价值 B. 货币的使用价值

C. 资本的使用价值 D. 产业资本的使用价值

23. 现代企业制度中出资者的所有者权益包括

A. 资产受益权 B. 重大决策权

C. 资产支配权 D. 选择管理者的权力

24.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特别是同教条主义错误倾向作斗争的过程中逐 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经历的主要阶段有

A. 萌芽阶段 B. 形成阶段

C. 成熟阶段 D. 继续发展阶段

25. 毛泽东认为政治工作是人民军队建设的生命线,人民军队政治工作的原则主要 有

A. 官兵一致 B. 军民一致

C. 瓦解敌军 D. 优待俘虏

26.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

A. 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

B. 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C. 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

D. 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中

2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主要是指

A. 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作出新的理论概括

B. 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为我们根据实际推动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C. 为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出新的理论要求

D. 为我们与时俱进,不断在实践中推进理论创新打开了新视野

28. 创新

A. 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B.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C. 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D. 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9.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是

A. 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指导

B. 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

C. 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 建设为基础

D. 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0.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 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为此要坚持以下原则

A. 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B.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C. 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D. 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3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其要求是

A.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B. 乡风文明

C. 村容整洁 D. 管理民主

32. 胡锦涛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意见是

A.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B.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33. 《第四轮六方会谈共同声明》达成的共识主要是

A. 六方一致重申,以和平方式可核查地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是六方会谈的目标

B. 六方承诺,根据《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处理相互关 系

C. 六方承诺,通过双边和多边方式促进能源、贸易及投资领域的经济合作

D. 六方承诺,共同致力于东北亚地区持久和平与稳定

三、分析题:34~37小题,每小题10分,38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 中国古代思想家说:"夫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乐居之乐 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评析上述观点的涵义、合理性及局限性,并说明其现实意义。

35.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2月24日,新华社授权全文播发了《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 展的若干意见》。文件包括7大政策措施共36条。业界广泛称之为"非公经济36条"。文件 中 明确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等垄断行业和领域。文件还 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非公有制企业的合法财产,不得非法改变非公有制企业财产 的权属关系。文件的着力点在于"消除影响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确立平等的市 场主体地位"。这是十六大之后关于非公经济发展的一份非常重要的纲领性文件,非公经济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材料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速度成倍地高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 已超过1/3。目前,个体私营工业已占全国工业增加值和销售收入的40%左右,占全国商品 销售总额和零售总额的60%以上。加上外资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已超过一半。 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就业和再就业的主渠道。20世纪90年代以来个体私营企业平均每年净增 500万~600万个工作岗位,占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3/4以上。当前我国个体私营企业和外资 企业就业人数已占城镇就业和整个非农就业人数的大半。目前,全国绝大多数地市县的经济 主体力量已经是个体私营经济,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个体私营经济。2004年,全国 个体税收收入达891. 07亿元,同比增长16. 1%。

第六次全国私营企业抽样调查信息显示,截至2004年上半年,私营企业注册资本已达42 146亿元,从业人员已达4714万人。

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部分地方、部门观念转变滞后,相 关法律法规不完善;市场准入方面还存在不适当的限制,企业融资渠道窄;社会服务体系不 健全,政府监管和服务不到位;非公有制经济中的部分企业行为不规范,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

材料3

1979年以后,我国政府提出了恢复和发展个体工商业的事宜。此后,明确提出了适当发 展个体经济,同国家、集体一起上的办法,解决当时存在严重失业的问题。

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次系统阐述了政府在现阶段对 发展个体经济的基本指导方针:"我国现在的个体经济是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个体经 济,它对于发展生产、扩大劳动就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从属社会主义经济的,是社 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补充"。

1988年,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确定了私营经济的法律地位和经济 地位,即"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 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同年,我国开始对私营企业进行登记 。

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明确指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 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2年,党的十六大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 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2004年,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指出:"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 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并对 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当前为什么要出台《若干意见》?

(2)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应采取哪些政策措施鼓励支持和引导其发展?

(3)如何认识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指出的"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 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6. 新民主主义革命"不能由任何别的阶级和任何别的政党充当领导者,只能和必须由无 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充当领导者。"

请根据这一科学论述来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37.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要着力做好关心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各项工作,实施积极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加 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切实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要建立健全正确 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及时、全面、准确地传递给 各方面群众的畅通渠道,建立健全群众向党和政府反映意见和建议的畅通渠道,建立健全依 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的长效机制,确保群众合理的利益要求得到妥善处理和解 决,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摘自《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的讲话》 2004年12月22日

材料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 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 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

摘自《在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2005年2月19日

材料3

做好任何一项工作都离不开理论指导。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一样,我们对社会 主义社会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因而尤其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加强 理论研究。要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 社 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并用来指导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要加强对 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按照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要求,努力做到古为今用 。要注意研究国外社会建设理论,借鉴其积极成果。要通过深入系统的理论研究,深化对构 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认识,使我们关于新形势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更加 完备,使我们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工作更加富有成效。

摘自《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2005年2月21日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

(2)如何认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应突出解决哪些问题?

38. 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试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Ⅰ道 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

选做题Ⅰ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2004年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为40. 11万亿美元。其中, 美 国达11. 75万亿美元,占了近30%,第二是日本,约4. 62万亿美元;接下去是德国2. 67万 亿美 元,英国2. 13万亿美元,法国1. 99万亿美元,中国和意大利都是1. 65万亿美元,加拿大0 . 97万亿美元,西班牙0. 96万亿美元,韩国0. 66万亿美元。

美国军费开支最多,2005财政年度达到4162亿美元,比其他主要大国的总和还要多。美 国科技实力也很强,每年研发经费近3000亿美元,占世界总额的1/3。2003年度"全球1000 强企业"中,美国有487家,占了几乎一半。

据美国官方统计,伊拉克战争从爆发到2003年5月1日主要作战行动结束,美军共死亡13 9人。但之后死亡人数成倍增加。截至2005年3月4日,美军已有1502名士兵死亡,1万多人受 伤。美国在伊拉克的军费开销也很大,预计今年总额将超过2000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家 庭为伊拉克战争支付2000多美元。

俄罗斯经济增长加快,连续6年增长,国力逐渐恢复,2004年经济增长7%。普京总统2004 年连任后,提出到201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

欧盟一体化进程在加速,去年5月1日扩大到25国,经济总量达到12. 48亿美元,超过美 国。政治联合进入新的阶段,去年10月签署了《欧洲宪法条约》。

材料2

我国街上跑着许多国家多种品牌的轿车,国际互联网进入我国城乡千家万户。同时,亚 、 非、拉、美、欧等许多国家的超市都有中国商品。有人估算,平均每个美国人都有一件中国 产的服装,美国人用的许多电脑、彩电,直至圣诞树,都是中国制造。

一架波音747飞机有450万个零部件,共由65个国家的1500个大企业和15000多家中、小企 业协作生产,其中包括不少中国企业。生产药品的德国拜耳公司,同35000多家国内外企业 建立了协作关系,由拜耳提供中间产品,其他企业加工成最终产品。

截至2005年1月,在世界贸易组织备案的有效双边和多边贸易协定已达160多个。欧盟、 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以东盟--中国、东盟--中日韩合作为核心的东亚合作等尤为引人注目 。

材料3

根据联合国去年12月的统计,世界上人均年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超过5. 7万美元,最低 的只有86美元,两者相差666倍。人均预期寿命,高收入国家为78. 3岁,低收入国家只有49 . 1岁,两者相差近30岁。

材料4

世界上60多亿人生活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属于2500个民族,讲着6000多种语言。有名 目繁多的宗教,也有许多无神论者。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不论是社会制度还是价值观念, 都存在这样那样的差异。这种多样性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是推动世界文明进步的动力。 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类文明也因此而丰富 多彩。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1说明了什么?如何看待当今世界上的大国关系?

(2)材料2、材料3说明了什么?应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和挑战?

(3)材料4说明了什么?如何看待文化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选做题Ⅱ

阅读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布什周二(5月31日)在白宫玫瑰园召开的记者会上被问及中美两国的关系应该如何定义 ,是盟友还是竞争对手?布什说,两国关系错综复杂,无法用一个词简单形容。布什说:" (美国)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复杂,美国人应该把两国关系看作是复杂的(双边)关系。中国是一 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从这里(美国)来观看,(中国的发展)是一个令人惊叹的故事。"他首先 提到两国的经贸关系,说美国一方面认同在中国存在巨大的商机,另一方面也期待中国遵守 各项贸易规则。布什表示,随着(中美)贸易联系变得更加繁杂,你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实 例显示美国会坚持公平贸易。在安全方面,布什说中美在朝核问题上可以成为非常好的盟友 。

在台湾问题上,布什说他的立场非常清楚而且一直保持不变,美国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 协助两岸解决问题,维持地区的稳定。布什说,在这个(台湾)问题上,(中美)关系体现在( 美国)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维护(台海)地区的稳定,以便最终会有一个和平的解决方案。

材料2

5月26日,美国国务卿赖斯接受了该媒体的采访,称中国具有重大的国际影响力,中美两国 的关系总体上得到了加强。赖斯指出,美国总统布什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建立了良好的关 系,中美两国在联合反恐、解决朝鲜核危机以及联合国安理会关于苏丹问题的处理等方面都 进行了很好的合作。在采访中,赖斯指出,中国是一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家,而且这种影 响力正在增长。赖斯希望中国经济尽快与国际接轨。同时,赖斯也指出,中美关系正在发展 之中,不排除其中还有争论与分歧,她提到了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和人权问题。

材料3

美国国防部炮制的2005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力量报告》7月19日出炉。这份长达45页 的报告制造和渲染中国正常的军事发展"对地区乃至美国构成了威胁"的论调。

材料4

9月1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纽约同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会晤。双方表示将增进互信、加 强合作,共同致力于发展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发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所学知识说明美国实现与中国关系正常化的原因,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的特点及其 原因。

(2)简述中国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方针及指导方针。

(3)如何看待当前中美关系?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对不可知论具体观点的确认。题干是休谟不可知论的典型观 点。是说人与外界通过感觉隔离开来,人们是无法通过感觉认识世界的,即世界是不可知的 。此命题的错误实质是否认了感觉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即否认了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 ,所以是"不可知论的观点"(C项)。考生解答此题难点在于对休谟观点的理解方面。如 果考生根本不明白休谟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全凭主观选择的话,会有一大批考生误选B项 或D项。聪明的考生如果懂得休谟是一个典型的不可知论代表的话,凭经验,也会选出正确 选项。这说明,在复习时一定要技巧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不要只是死记硬背单一的复习 ,这样会吃亏的。

2. D【解题分析】这是一道事实说明选择题,是考查考生对时间观念相对性 的理解和把握。 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时空的相对性是指时空特性的 具体性、可变性。人们关于时空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通常人们的心情愉快,就会感 到时间过得很快,而当心情抑郁时,则感到时间过得很慢,这正表明了"人的时间观念具有 相对性"(D项)这一原理。像这样的知识点,如果考生在复习时不仔细认真的话,也是难 以选对的。

3. A【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矛盾转化思想的理解和掌握。题 干仍然是中国古 人讲的包含辩证法思想的一句话。其意思是说,往往最善于游泳的人被溺死,最善于骑马的 人被摔死,越是最熟悉最擅长的东西,越容易被忽视而出现祸事。这正好体现了辩证法关于 "事物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A项)观点。只要读懂了题意,考生也会轻松选 出正确答案A。如果考生审题不认真,没有注意题干中所强调的是"古人这句话对我们的哲 学启示",而不是一般常识方面的启示,会误选C项而丢分。

4. C【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意识形态阶级性内涵的确认。意识形态有其 内容也有其形式 ,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就其内容,它是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反映,在阶级社会具有强烈的阶 级性。就其形式而言,它不是特定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反映,没有阶级性,它可能为各个阶级 服务。据此考查题中的四个备选项,C项正确反映了意识形态阶级性的内涵,所以是正确选 项。

5. A【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 务。在社会生产、 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存在着纷繁复杂的经济现象。在这些经济现象背后,存在着共同 的、普遍的、经常起作用的本质的东西,各种经济现象都有其必然的发展趋势。经济规律是 社会经济运动过程中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它体现着经济过程的必 然趋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就在于揭示经济过程中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

6. C【解题分析】考查对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根本依据的理解。商品经济 产生和存在的决定性条件是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所有者。它决定了从事不同产品生产的各个所有者都是具有各自经济利益的经济主体,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需要通过对等的原则相互交换产品,即根据产品的价值实行等价交换,这样,产品便表现为商品,其经济形态也就是商品经济。A、B两项并不能决定相互交换的产品一定要采取商品的形式,D项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商品经济的原因之一,具有特殊性,都不是正确选项。

7. C【解题分析】考查对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理解。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 ,劳动力的使用创造了价值量大于劳动力价值的商品,资本家按商品价值出卖商品,不仅收回了资本的价值,而且获得了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在资本主义生产中进行的,且在流通过程中通过商品的买卖而实现的。所以,正确的答案是C。

8. A【解题分析】考查对划分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依据的掌握。用于劳动资 料的生产资本是固定资本,它在较长时间内多次参与生产过程,其价值则按其在生产过程中的磨损程度,分批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用于劳动对象和劳动力的生产资本是流动资本,其价值是一次性转入新产品中去。因此,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区分的依据是资本周转方式的不同,这样区分的目的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的不同影响,故选项A是正确的。C项是划分可变资本与不变资本的依据,B、D两项虽然表述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部分差异,但未阐明二者在价值转移方式上的不同,故都不能称作依据。

9. A【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新民主主义文化指导思想的掌握。新民主 主义文化 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 大众的文化,是否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是新、旧民主主义文化相区别的标志。因此,备选 项A符合题干要求,为此题正确答案。备选项B、C、D是新民主主义文化的特征,不符合题干 要求,不是此题正确答案。

10. A【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四个现代化"提出的掌握。1954年周恩来在全国 人大一届一次会议首先宣布"四个现代化"宏伟设想:建设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 农 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现代化的国防,这就是"四个现代化"的最初表述。因此,备选项A符合题干要求,为此题正确答案。

11. D【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 决定性因素。江 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 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他还强调: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 理 论发展的新境界"。在邓小平提出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后,突出强调"与时俱进", 既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一脉相承性,又反映了结合实践发展的鲜明时代特征。

12. C【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要求。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全党同志要牢牢把握这个根本要求,不断增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所以此题的正确选项为C项。此考点极其重要,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达到"熟知"。

13. D【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的确认和掌握。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就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项)。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进行了探索。题中所给出的4个备选项中,A项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B项的内容是党的思想路线,C项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所以只有D项才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14. C【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点。这 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内容。

15. A【解题分析】此题是形势与政策题。

16. A【解题分析】此题是形势与政策题。

二、多项选择题

17. ABC【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思维方法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的理解和掌 握。思维方法在 本质上是主体化了的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在客观规律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 、工具和手段。因此思维方法在认识活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思维方法对认识的最基本的功 能,就是使杂乱的感性材料有序化,使思维客体相互之间形成某种合理的联系(A项);还 规范着人们的思维如何发动、运行和转换的方向(B项);同时还具有对信息的选择、组织 和解释功能(C项)。但是思维方法是理性范畴,主观范畴,决不能行使实践的认识作用(D项) ,这是最基本的哲学常识。此题的正确选项是A、B、C项。

18. ABD【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题中A 、B和D项的内容 全面说明了原因和结果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关系,所以A、B、D项是正确选项。题中的C项 明显是干扰项,排除掉。此题又是一个考生必须掌握的重要考点。

19. BCD【解题分析】此题是考查对文明和文明形态两个概念及关系的确认和 把握。文明和文 明形态是两个密切联系而又不完全相同的概念。就二者的区别来看,文明是一个更为抽象的 一般概念,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开化状态及其与野蛮、无知和愚昧相对立,是人 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创造与积累的成果的总和。而文明形态是文明的具体形式,它 标志着文明所具有的独特的特征。但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着的,断定一个社会的文明所达到的 程度和状态,必须通过具体的文明形式表现出来,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越高,具体的文明形 式的发展水平也就越高。据此分析题中的四个备选答案,B、C、D项正确反映了文明和文明 形态的关系,所以是正确的。

20. ABC【解题分析】此题是一道综合题,考查考生对社会历史的客观性 、规律性、个人 在历史上的作用、意识的能动性等的理解和掌握。首先要审题,此题问的是错误之处,如不 仔细看题目要求而选择可能会导致失分。个人意志可能影响、加速或延缓历史发展,但不能 改变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的发展具有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不是偶然事件的 堆积。明白了这些,就会选出A、B、C是所要求的选项。选择此题问题要出在D项上,有一部 分考生会由于审题不当而误选该项。

21. ABCD【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经济规律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 点。经济规律和 自然规律一样,具有客观性。它在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基础上产生和发挥作用,并随客观经 济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经济规律也有不同于自然规律的特点:(1)绝大多数经济规律只在 一定的社会历史阶段发生作用,而自然规律大多是长久不变的。(2)经济规律发生作用, 离不开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而自然规律可以离开人们的活动而独立存在和发生作用。(3 )在阶级社会里,生产关系表现为阶级之间的利益关系,因而人们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都有 阶级背景,总会直接和一定阶级、社会集团的利益相联系。

22. BC【解题分析】考查对借贷资本和使用价值的把握。借贷资本的出现使资本取得了双重的存在,即发生了资本所有权与资本使用权的分离。在资本主义社会,借贷资本作为货币资本除了作为货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外,还具有作为资本来执行职能的使用价值,也就是生产剩余价值或利润的职能。因此,此题的正确答案是B、C。此题比较难,考生容易误选D项,这是需要注意的。

23. ABD【解题分析】此题考查对现代企业制度出资者的所有者权益范围的把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出资者按投入企业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权益,包括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因此,此题正确的选项是A、B、D。

24. ABCD【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过程的掌握。毛泽 东思想在大革命时期萌芽,在土地革命战争前期形成,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 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 到发展。因此,备选项A、B、C、D都符合题干要求,为此题正确答案。

25. ABCD【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人民军队政治工作原则的掌握。人民军队政治 工作有三大原则:即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和优待俘虏。因此,备选项A、B、C、D 符合题干要求,为此题正确答案。

26. ABCD【解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者的关系及 其地位的理解。1981年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 中,全面科学评价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表述,指出实事 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表现在毛泽东的全部科学著作中,表现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活动中。因此,备选项A、B 、C、D符合题干要求,为此题正确答案。

27. ABCD【解题分析】这是胡锦涛在2003年"七一"讲话的内容。

28. ABCD【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创新的精神实质。这些是十六 大报告中所阐述的具体内容,所以正确选项为A、B、C、D。

29. ABCD【解题分析】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 思想。这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内容。

30. ABCD【解题分析】此题是形势与政策题。

31. ABCD【解题分析】此题是形势与政策题。

32. ABCD【解题分析】此题是形势与政策题。

33. ABCD【解题分析】此题是形势与政策题。

三、分析题

34. 【答案要点】(1)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 造者;人民群众是 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是 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2)材料中古人的话是说,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只有顺 民意、谋民利者,才能得民心,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否则,违背民众的意愿,失掉民众的支持,政权就会衰败。材料中的说法肯定了民众的作 用,这是合理的思想。但这些思想是就君民关系,站在君主和剥削阶级一边,并以维护和改 善剥削阶级的统治、维护其长治久安为目的讲民众的作用,是十分狭隘的。

(3)材料中的观点极具有现实意义,它说明坚持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①就要坚持三个" 一致性",即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 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②就要坚持大多 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 素。③就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党的群众观 点和群众路线。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 肉联系。④就要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把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学习"三个 代 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不 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35. 【答案要点】(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 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党的十五大特别 是十六大以来,中央的一系列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宪法修正案对保护私有财 产的法律制度的明确,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得以日益改善。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如今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促进社 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已从1979年的不足1%提高 到目前的1/3左右。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的70%以上是由非公有制经济 提供的,从农村转移出劳动力的70%以上也是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就业。实践证明,大力发 展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繁荣城乡经济、增加财政收入、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对 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具有重大的战 略意义。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为此,国务院制定出台了对非公有制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若干意见》。

(2)针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应采取的政策措施是:

1)放宽市场准入,公平待遇。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行业和领域,并在 进入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业、国防科技工业等领域明确了 改革方向和措施。

2)改善金融服务,加大各类银行信贷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的力度,开发适合其特点的 金融产品和服务,建立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同时,完善有关财税支持政策。

3)加大对各类社会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力度,积极开展创业服务。支持开展企业经营者 和员工培训。加强科技创新服务,支持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推进企业信用制度建设。

4)完善私有财产保护制度,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建立健全社会 保障制度。

5)引导企业提高自身素质。要求非公有制企业认真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及市场准入规定, 规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做强做大,推进专业化协作和产业集群发展。

6)根据非公有制经济生产经营特点,完善政府监管制度,改进监管方式,提高监管水平 。

7)加强对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指导和政策协调。建立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工作协调 机制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舆 论氛围。

(3)这一论断是对传统所有制理论的一个重大发展。传统理论认为,构成社会主义的所有制 成分只能是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但不能成为社会主义经 济的组成部分,在这样的理论认识下,我们一直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定位在社会主义经济 的补充地位,把它们看成是社会主义经济以外的经济力量。由此导致了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 的实践中,难以把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摆到正确的位置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是靠多 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实现的,在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这一点上,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 经济是一致的。在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下,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结果都反 映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应该把非公有制经济看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 部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

36. 【答案要点】(1)中国无产阶级一般特点和特殊优点使之成为革命的领导阶级:

1)中国无产阶级资历比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要老一些,它的社会力量和社会基础也比资产 阶 级要广大得多。2)中国无产阶级一般特点: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富有组织性和纪律性 ;是历史上最进步的阶级。3)中国无产阶级特殊优点:深受三重压迫,具有革命彻底性 ;分布集中,便于团结斗争形成力量;与农民有天然联系,易于结成工农联盟。4)中国 无产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为特别能战斗、最有觉悟、最革命的阶级,自然成为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

(2)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核心,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的 主要标志。1)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对象和动力是相同的。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最主要区别在于领导权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 领导。

(3)无产阶级对中国革命的领导必须通过自己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来实现,无产阶级领导实质就是共产党的领导。

(4)无产阶级争取和实现革命领导权的基本经验:1)无产阶级必须同资产阶级争夺领导 权 来实现自己的领导责任:无产阶级对民族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可能是"天然的";中国的资产 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但它又不会自动放弃这种领导权;无产阶级同 资产阶级争夺领导权的斗争贯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历史过程。2)以工农联盟为 基础的广泛统一战线是实现领导权的关键。3)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和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 方针是保证领导权的基本策略。4)建立强大的革命武装是保证领导权的坚强支柱。5) 加强无产阶级政党自身建设是实现领导权的根本保证。

37. 【答案要点】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实现社会和谐,建设 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 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 理,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设想。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 上取得的新进展,既是对党执政经验的总结,也是对国外一些执政党执政经验教训的借鉴; 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 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 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 一的。它们既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又有各自的特殊领域和规律。

1)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可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坚实 基础。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提供重要 条件。

3)我们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 会主义民主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 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 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3)要按照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实施积极 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 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认真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社会 保障问题。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 参与分配,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调节收入分配的力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 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造更多 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优秀文化产品。认真研究并逐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继续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对食品、药品、餐 饮卫生等的监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群众生命 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38. 选做题

选做题Ⅰ

【答案要点】(1)第一,材料1说明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今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世界的基 本态势将是一个超级大国与多种力量并存。

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惟一超级大国。这表现在:2004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1. 75万 亿美元,占了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近30%;美国军费开支最多;美国科技实力也很强。"9· 1 1"事件后,美国调整安全和外交战略,把反恐、防扩散和确保本土安全列为首要政策目标 。 仅在伊拉克,美国就付出了很大代价。但是,多数国家不赞成美国搞单边主义和"先发制人 ",美国的盟国也有不同意见。

世界上其他力量逐步壮大。欧盟一体化进程在加速,政治联合进入新的阶段,欧盟还在 进行共同防务建设,自主意识和独立性在增强,国际影响进一步上升。日本除了是世界第二 大经济体,也是最大债权国和最大外汇储备国,逐渐走出经济长期停滞的阴影,正在努力争 当 政治大国。印度、巴西、南非等发展中大国发展势头强劲,广大发展中国家联合图强,整体 实力上升。

第二, 当今世界上的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 倡多边主义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大国之间既合作又竞争,既有较量也有妥协,既相互借重又 相互牵制,世界多极化的趋势更加清晰。这种多极化不同于历史上的列强争霸。经过上个世 纪两次世界大战和一次冷战的劫难,今天的多极化趋势反映了各国人民维护世界和平、促进 共同发展的愿望和时代的进步。

(2)第一,材料2说明了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 经济 全球化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当前,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 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 的发展。发达国家纷纷把传统产业转移到国外,集中力量发展新经济。条件好的发展中国家 也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加快本国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这样 ,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世界经济正逐渐融 合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这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

经济全球化也推动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一体化是各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国 际竞争、提高自身地位的重要手段。这一趋势有利于促进全球经济多元化、发展模式多样化 和世界多极化。

材料3说明了经济全球化也增加了风险和挑战。当前国际经济秩序总体上仍不合理,其 重要表现是发展不平衡,南北差距拉大。发达国家拥有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优势,在 国际市场上处于主导地位,并在相当大程度上掌握着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权,从而成为经济 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在竞争中面临巨大压力,不少国家面临被边缘 化的危险。中国是进步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但也经常是不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受害者。

第二,为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和挑战和逐步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主张加强南南合作和 南北对话,而关键在于每个发展中国家首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中国的成功经验就是坚定 贯彻党"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根本方针。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们经过二十多年 的 改革开放,综合国力增强,在很多方面已形成自己的优势。把握得当,趋利避害,我们可以 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与竞 争,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第一,材料4说明了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在竞争 中共处,在交流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文明对话的必要性,多种形式的"文明对话 " 对各国相互了解、友好合作起着推动作用。不同发展模式之间应该超越意识形态、社会制度 的不同,在竞争中和平共处,在交流中相互借鉴。个别国家反其道而行之,竭力要把自己的 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强加于人。这是对别国人权的侵犯,违背了民主潮流,也导致世界上一 些地方矛盾激化。

第二,文化因素对世界政治的影响。

所谓文化,从广义上说,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从 狭义上说,则专指社会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即政治、道德、哲学、艺术 、宗教等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在国际政治中主要指狭义上的文化。其对国际政治的影响主 要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因素是构成国家综合国力的基本因素之一。2)文化上的差异和 矛盾是导致国际政治冲突的重要原因。3)文化关系是实现国家对外政治经济目的的手段和 工具。一方面,文化上的交流和沟通是国家间政治联系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通过文化交 流和文化渗透可以控制和干涉别国的内政。

选做题Ⅱ

【答案要点】(1)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这体现出美国对华政策的重大转折。这与当时美国内外交困的处境有关:① 是美国调整亚洲政策的需要。侵越战争的失败,导致国内反战运动风起云涌,美国希望尽快从越南脱身;②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变化。尼克松提出五大力量中心说,中国是其中之一,改善与中国的关系有助于美国与苏联的争霸;③美国经济霸权地位的丧失,美元危机的频频爆发,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体系最终崩溃,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落。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政策表现出两面性的特点,一方面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压制中国,延缓中国崛起的进程;一方面又要同中国交往合作。原因在于:中美两国在诸多方面存在根本分歧,中国国力的增长、国际地位的提高,在一些美国人看来,就是对美国的威胁,这实际上是"冷战思维"的产物,因此,不断有人制造出"中国威胁论"、"中国扩张论"等,呼吁美国遏制中国。同时,中美双方也存在着利益的交汇点,两国对世界特别是亚太的和平与发展起重大作用,美国在诸如反恐等许多问题上需要中国的合作;在经济上两国有着很强的互补性,加强合作于双方都有利;并且美国也希望在与中国的交往中对中国的内外政策施加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两面性导致中美关系在曲折中发展。

(2) 1993年中国提出处理中美关系的基本方针是:增加信任、减少麻烦、发展合作、不搞对抗。1997年发展为: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合作、共创未来。中国发展中美关系的指导方针是:① 坚持用战略眼光和长远观点来审视和处理中美关系,牢牢把握两国关系的大局;② 积极寻求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既考虑自身利益,也考虑双方利益;③ 恪守三个联合公报,这是发展中美关系的基础;④ 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求同存异的精神,正确处理两国的分歧;⑤ 妥善处理台湾问题。

(3)近年来,中美在双边领域和国际事务中的交流合作取得重要进展,共同利益不 断增加,合作范围逐步扩大,合作基础日趋牢固。主要表现在,中美反恐磋商和合作机制运 转良好;中美经贸合作发展迅速,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也带动了两国及世界 经济增长;中美在朝鲜半岛核问题、伊拉克重建、阿富汗重建、中东和平进程以及联合国改 革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磋商和协调;中美在打击跨国犯罪、防治艾滋病和突发性传染病 、环境保护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的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一个健康稳定发展的中美关系,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 、发展。双方都应该十分珍惜。我们愿同美方一道,在现有基础上,增进交流和互信,扩大 共识和合作,保持高层和各级别的交往,加强和扩大双方在反恐、防扩散、联合国改革、亚 太事务、能源、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等重要领域的对话和合作,全面推进21世纪中美建设性合 作关系。

为了推动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双方应该保持高层交往势头,充分用好并不断完善中 美在众多领域的磋商和合作机制,重视并搞好两国战略对话。中美经贸合作近年来迅速发 展 ,互利双赢是中美经贸关系的主流。正因为发展快、规模大,出现一些摩擦和争端在所难免 。我们愿同美方继续本着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通过对话、协商,妥善解决贸易争端 ,推动两国经贸合作健康发展。中方将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大依法打击各种侵 权行为的力度;愿同美方一起努力,在发展贸易合作中逐步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中方将继 续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作的各项承诺,也希望美方放宽对华出口特别是高技术出口的限 制,采取相应的促进两国贸易平衡的积极行动。中方愿同美方一道努力,在稳步推进货物贸 易和相互投资的同时,在金融、财政、民航、服务贸易、能源等方面开拓新的合作领域。

猜你喜欢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