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单项选择题(九)
161.“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这种观点属于( D )
A、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B、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
C、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
162.从本质上看,认识是否同( D )
A、主体主观意识的创造B、主体对“客观精神”的体验
C、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63.“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对立,属于( D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对立
C、能动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的对立D、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164.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认识客体的含义的是( D )
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B、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
C、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D、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165.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最基本的关系是( A )
A、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B、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C、相互依存的关系D、相互作用的关系
166.认识的本质是( C )
A、主体对客体的加工B、主体对客体的改造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167.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B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C、认识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D、认识是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过程
168.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表明( C )
A、只要参加实践活动就能获得正确认识B、一切认识都要直接参加实践活动才能获得
C、一切认识归根到底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D、只有直接经验来自实践
169.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里是强调( C )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170.人们为了获得知识( C )
A、只要刻苦读书就行B、只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就行
C、既要认真读书又要参加社会实践D、只要抓住“灵感”和机遇就行
17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C )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认识的“源”与“流”的关系D、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关系
172.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 D )
A、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正确的科技决策决定的
C、环境和资源状况决定的D、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173.“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 C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174.一切真知都来源于( B )
A、间接经验B、社会实践
C、人的意识D、客观事物
17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能动的反映是( A )
A、摹写和创造的统一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统一
C、物质性与精神性的统一D、真理的本性与实践特点的统一
176.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 B )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实践——认识——实践
C、概念——判断——推理D、感觉——知觉——表象
177.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D )
A、直接认识B、全面认识
C、理性认识D、感性认识
178.感觉、知觉、表象,它们是( C )
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179.概念、判断、推理是( B )
A、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C、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D、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
18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在于( B )
A、感性认识包含错误,理性认识则完全正确B、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C、感性认识来源于社会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抽象思维D、感性认识产生于日常生活,理性认识则产生于科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