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分类

2014年考研经济学辅导资料(10)

专业课  时间: 2019-03-09 12:16:20  作者: 匿名 

试述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与微观经济学中需求曲线的相异之处。

答:(1)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是反映价格水平与总需求之间的关系,AD曲线是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结果,总需求由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构成;而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反映的是在所有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所造成的需求量的变化。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的理论基础是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在预算约束下的效用最大化。

(2)两者向下倾斜的原因分别为:

宏观经济学中的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AD曲线)的经济解释是:物价水平的下降导致实际货币余额M/P的增加,货币市场出现过度供给。过度供给导致货币持有者对“债券”需求量的增加。债券价格的上升意味着利息率的下降,利息率的下降又导致投资需求量的增加,即总需求增加,投资需求的变化通过乘数的作用产出成倍增加,这一过程描述为凯恩斯效应。因而AD曲线向下倾斜。

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向下倾斜是因为(从价格一消费线导出需求曲线,即从微观经济学中的需求曲线的得出来分析):在所有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使消费者的预算线发生变化,对于正常品而言,预算约束线向外扩张。新的预算约束线和更高效用水平的无差异曲线相交,交点上该产品的数量增加。因此,当价格下降时对该产品的需求量增加。

在IS—LM模型中,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有何不同?

答:在IS—LM模型中,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的不同表现在IS曲线的变化及BP曲线的引入。在封闭经济中,总需求由个人消费、投资及政府支出三个部分组成,AD=C+I+G,由Y=AD的恒等式推导出产品市场的均衡时总产出与利率之间的反向关系,即IS曲线。但在开放经济中,由于加入了国际经济部分,最大的变化是国内产出水平不完全取决于本国商品的国内消费。国内的消费中的一部分是对本国商品的消费,而一部分则来自于对外国商品的消费;同时,本国商品亦要提供给国外消费。对国内商品的总需求必须加入国外对国内商品的需求,即出口,再减去国内对外国商品的消费,即进口,AD=C+I+G+(X-M),其中(X-M)表示国外对本国商品的消费与本国消费的国外商品的差额,即净出口。如果外国的需求相对恒定,为 ,而国内对外国商品的需求依据收入、汇率水平而变化,则收入提高时国内进口增加,净出口减少。由此可推导出开放经济下当国内产出等于国内总需求,即商品市场达到均衡时的IS曲线。由于在开放经济中总需求一方加入了净出口,利率变动对影响支出的因素增多了,利率的上升不仅会减少投资,还会提高汇率(这是因为,本国利率上升,会影响更多国外资金流入本国,从而增加对本国货币需求,促使本国货币升值),从而减少净出口和总需求,因此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比封闭经济中的IS曲线更平坦一些。更平坦的IS曲线使支出的乘数作用要小一些,即由于开放经济中收入也会同时导致进口的增加,因而国内开支增加时,其作用的影响要小于封闭经济中的影响。如图5所示。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开放经济中还是封闭经济中,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未变,因此,LM曲线没有实质性的不同。如果要进一步在IS—LM模型中考察封闭经济与开放经济的关系,还需要考虑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对外均衡。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平衡式为X-M=N-U,在此基础上考虑Y与i的关系,可得BP曲线。将BP曲线加入IS—LM模型,可得出商品、货币与外汇市场同时均衡的情况。这时,IS,LM与BP线是相互影响的。例如,在图6中,IS、LM相交于A点,达到国内商品、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但是对外存在国际收支的盈余,因此会吸收资本流入,增加国内资本供给,使LM曲线右移,增加产出,降低利率,直至B点,使三线合一,达到国内、外市场的同时均衡。

猜你喜欢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