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分类

2015年考研教育学原理模拟测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  时间: 2019-03-09 12:24:42  作者: 匿名 

一、选择题

1.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 )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是( )

A、《大教学论》 B、《普通教育学》 C、《学记》 D、《爱弥儿》

3.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是( )

A、夸美纽斯《大教学论》 B、培根《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 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 D、卢梭《爱弥儿》

4.汉代著名文献《对贤良策》的作者是谁? ( )

A、王充 B、董仲舒 C、贾谊 D、郑玄

5、首创班级授课制是( )

A、夸美纽斯 B 、赫尔巴特 C、昆体良

6、教育学发展过程存在着“源”与“流”的关系问题,“源”是指教育实践,“流”是指( )

A、教育实践 B、教育理论 C、教育现象 D、教育事实

7、我国当代教育学发展的总趋势是( )

A、现代教育 B、传统教育 C、多样化 D、综合化

8、建国后对我国教育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学》作者是( )

A、克鲁普斯卡娅 B、凯洛夫 C 、加里林 D、杨贤江

9、主张教育应以儿童、经验、活动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派”的主要代表是( )

A、赞可夫 B、皮亚杰 C、杜威 D、赫尔巴特

10、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11、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3、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不确定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定类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的性质和类别的指标。

B、定序指标是反映研究变量所具有的不同等级或顺序程度的指标。

C、定距指标是反应研究变量在数量上的差别和大小的指标。

D、定比指标是反映变量的比例或比率关系的指标。

15、下列不属于设计研究指标的原则的是( )。

A、以理论假设为指导的原则

B、完整性原则

C、简明、可行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

二、简答题

1、略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意义。

2、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有哪些积极的见解?

3、简述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三、分析论述题

1、现抽出3位教师参与一项研究。该研究的目的是验证不同类型的教材对初二年级自然科学课学习是否有所不同。其中两名教师每人教4个班的初二年级自然科学课,一名教师教3个班。其中有一所学校的班级是按照能力分组的。碰巧,参与研究的这个学校的这名教师教的是能力高的班级。每位教师使用1种教材,试用教材的时间为9周。教师们使用不同的材料,没有教师使用超过一种的材料。9周以后,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的成绩测试,每位老师使用各自出的试卷。根据研究计划,研究者计算出使用3种教材的自然科学的平均分数。对于3种教材的相对结果,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为什么呢?如果得不出什么结论,为什么呢?怎样改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CBBA

6-10 BCBCB

11-15 DCBCD

二、简答题

1.略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意义。

答: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是这个时期的资产阶级经济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新成就在教育上的反映,是资产阶级教育的开端,在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巨大进步意义。它提出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新人目标,扩大了知识范围,探索并运用了新的教育教学方法,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封建主义和宗教神学的束缚,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继大学、城市学校之后,对封建教育和宗教教育的又一次冲击,是教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推动了宗教改革时期的教育改革。

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人文主义教育不可避免的还存在不足之处,但人文主义教育家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上的成就,不仅是十七世纪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教育思想的主要来源之一,而且对后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2.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有哪些积极的见解?

答:明代教育家王守仁高度重视儿童教育,对儿童教育问题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首先,他批评当时的儿童教育存在三大弊端:重机械记忆,不重启发思维;重消极防范,不重积极诱导;普遍采用体罚,摧残儿童的身心。其次,他从快乐是人心之本的观点出发,主张教育儿童要从积极方面入手,顺应儿童性情,鼓舞儿童兴趣,培养其"乐学"的情绪。第三,他主张儿童教育要“导之以礼”、“讽之读书”、“开其知觉”,使儿童德、智、体、美均衡发展。第四,他强调科学安排教学计划,使儿童每天的活动有:定的次序,动静交错,学有余力。

3.简述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

答: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区别: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则是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

(2)联系:德育只有遵循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人的品德形成发展,而人的品德形成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

三、分析论述题

1. 现抽出3位教师参与一项研究。该研究的目的是验证不同类型的教材对初二年级自然科学课学习是否有所不同。其中两名教师每人教4个班的初二年级自然科学课,一名教师教3个班。其中有一所学校的班级是按照能力分组的。碰巧,参与研究的这个学校的这名教师教的是能力高的班级。每位教师使用1种教材,试用教材的时间为9周。教师们使用不同的材料,没有教师使用超过一种的材料。9周以后,对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的成绩测试,每位老师使用各自出的试卷。根据研究计划,研究者计算出使用3种教材的自然科学的平均分数。对于3种教材的相对结果,我们能得出什么结论呢?为什么呢?如果得不出什么结论,为什么呢?怎样改进?

答:该实验研究的因变量是初二学生自然科学课的学习成绩,自变量是教材。因为该实验没有对几乎所有的无关变量进行有效控制,因此,该研究得不出任何科学的结论来。

改进的的措施有:( 1 )最好能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择被试;( 2 )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并对两组的自然科学课成绩进行前测;( 3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课任教师、教学方法、知识水平、能力水平、和学生的关系、教学经历等要匹配,最好完全相同;( 4 )对因变量的测量应当客观、准确、前后一致。

猜你喜欢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