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分类

2016年考研西医综合辅导讲义同步练习(9)

模拟试题  时间: 2019-03-09 12:25:52  作者: 匿名 

第9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422.各种感受器在功能上的共同点是
A.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B.能产生感受器电位
C.能产生发生器电位
D.都能产生局部电位
423.最易发生适应的感受器是
A.皮肤触觉感受器
B.肌梭感受器
C.颈动脉窦感受器
D.关节囊感受器
424.有关感受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人体最简单的感受器是感觉神经末梢
B.环层小体属于感受器
C.所有感受器的传人冲动都能引起主观感觉
D.所有感受器都有特定的阈值
425.关于简化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是研究人眼调节能力的人工模型
B.由前后径为20mm的单球面折光体构成
C.折射率为1.333
D.球面的曲率半径为5mm
426.视网膜中央凹处视锥细胞的直径约为
A.2μm
B.3μm
C.4tμm
D.5μm
427.人眼折光能力最强的结构是
A.角膜
B.房水
C.晶状体
D.玻璃体
428.老视的原因主要是
A.视网膜感光自仂降低
B.睫状肌松弛
C.角膜弹性降低
D.晶状体弹性降低
429.视近物和视远物都要进行调节的眼为
A.近视眼
B.远视眼
C.散光眼
D.老视眼
430.双眼辐辏反射的生理意义在于
A.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
B.减少折光系统的色像差
C.调节入眼光量
D.使眼不产生复视
431.瞳孔对光反射的中枢在
A.中脑
B.延髓
C.内侧膝状体
D.外侧膝状体
432.关于视锥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主要存在于视网膜周边部
B.普遍存在会聚排列
C.其视色素为视紫红质
D.外段较短,所含视色素较少
433.发生夜盲症的主要原因为
A.维生素A长期摄入不足
B.视蛋白合成不足
C.1 1-顺型视黄醛含量过高
D.全反型视黄醛合成障碍
434.生理盲点的解剖学基础是在视网膜上存在某一区域,该区域
A.仅有视杆细胞存在
B.仅有视锥细胞存在
C.既有视杆细胞,也有视锥细胞存在
D.既无视杆细胞,也无视锥细胞存在
435.根据视觉的三原色学说,三种不同的视锥细胞分别敏感的颜色是
A.红、绿、黄
B.红、绿、白
C.红、绿、蓝
D.红、黄、紫
436.视杆细胞感受器电位的特点是
A.局部电位
B.去极化慢电位
C.超极化慢电位
D.去极化快电位
437.瞳孔扩大时,通常使折光系统的
A.球面像差增大,色像差减小
B.球面像差减小,色像差增大
C.球面像差和色像差都减小
D.球面像差和色像差都增大
438.在同一光照条件下,不同颜色的视野范围大小排序为
A.白色>黄蓝色>红色>绿色
B.白色>红色>黄蓝色>绿色
C.红色>白色>黄蓝色>绿色
D.白色>红色>绿色>黄蓝色
439.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最大的区别在于
A.外段
B.连结部
C.内段
D.细胞核
440.听阈是指
A.某一频率的声波刚好能引起听觉的平均强度
B.某一频率的声波刚好能引起鼓膜痛感的平均强度
C.某一频率的声波刚好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
D.某一频率的声波刚好能引起鼓膜痛感的最小强度
441.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为
A.100~300Hz
B.500~l000Hz
C.20~20000Hz
D.1000~3000Hz
442.声波由鼓膜经听骨链传向卵圆窗膜时,其振动的
A.压强和振幅均增大
B.压强和振幅均减小
C.压强增大,振幅减小
D.压强减小,振幅增大
443.在中耳的声音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结构是
A.鼓膜和听骨链
B.鼓膜、听骨链和鼓室
C.听骨链和鼓室
D.鼓膜、听骨链和内耳淋巴液
444.生理情况下,下列哪种结构受刺激时出现眼球震颤?
A.半规管
B.椭圆囊
C.球囊 
D.前庭器官
445.关于前庭器官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
A.由耳蜗、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
B.在保持身体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C.在调节姿势反射中起重要作用
D.可感受机体的变速运动
二、B型题: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l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多次。
A.瞳孔对光反射
B.互感性对光反射
C.瞳孔调节反射
D.辐辏反射
446.光照左眼,可使左右侧瞳孔同时缩小为
447.看近物时,双侧瞳孔缩小为
448.其生理意义在于调节人眼光量的是
A.低频声波
B.中频声波
C.高频声波
D.任何频率的声波
449.能引起耳蜗底部产生最大振幅的是
450.能引起耳蜗顶部产生最大振幅的是
A.旋转加速运动
B.旋转匀速运动
C.直线加速运动
D.直线匀速运动
451.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
452.囊斑的适宜刺激是
A.前庭阶
B.鼓阶
C.前庭膜
D.蜗管
453.卵圆窗所在的部位是
454.内淋巴液所在的部位是
三、X型题: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455.可影响感受器适应的因素有
A.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B.离子通道的功能状态
C.传入神经纤维本身的特性
D.感受器细胞和感觉神经纤维之间的突触传递
456.人眼视近物时主要表现为
A.睫状肌松弛
B.晶状体曲率增大
C.角膜曲率增加
D.辐辏反射加强
457.远视眼
A.其病因可为眼球前后径过长
B.其远点比正视眼远
C.可使用凸透镜矫正
D.易产生调节疲劳
458.耳蜗微音器电位的特点是
A.无阈值
B.无不应期
C.不易疲劳
D.不发生适应现象
459.关于视野的叙述哪几项正确?
A.其大小与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中的分布有关
B.鼻侧和上侧较大
C.颞侧和下侧较小
D.白色视野最大

  参考答案:
422.A 423.A 424.C 425.A 426.D 427.A428.D 429.B 430.D 431.A 432.D 433.A 434.D435.C 436.C 437.D 438.A 439.A 440.C 441.D442.C 443.A 444.A 445.A 446.B 447.C 448.A449.C 450.A 451.A 452.C 453.A 454.D 455.ABCD 456.BD 457.CP 458.ABCD 459.AD
422.A 各种感受器在功能上的共同点是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形式的刺激能量转换为传入神经的动作电位,这种能量转换称为感受器的换能作用。BCD都是感受器的生理特性,而不是功能上的共同点。
423.A 当某一恒定强度的刺激持续作用于一个感受器时,感觉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的频率会逐渐降低,这一现象称为感受器的适应。快适应感受器包括皮肤触觉感受器;慢适应感受器包括肌梭、颈动脉窦、关节囊感受器等。
424.C 感受器的结构形式多样,如感觉神经末梢(最简单的感受器)、环层小体、触觉小体、肌梭、毛细胞等。一些感受器的传人冲动通常都能引起主观感觉,但也有一些感受器一般只是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内、外环境中某些因素改变的信息,引起各种调节性反射,在主观上并不产生特定的感觉。
425.A 简化眼是研究折光系统成像特性的人工模型。BCD均正确。
426.D 视网膜中央凹处视锥细胞的直径约5μm。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只有落在不同的视锥细胞上才能产生清晰的视觉,因此人眼能看清楚的最小视网膜像的大小约为5μm。
427.A 折光系统包括“角膜一房水一晶状体一玻璃体”,这四种介质的折射率不同,其中入射光线的折射主要发生在角膜的前表面。因此,人眼折光能力最强的结构是角膜。应注意区别:人眼调节能力最强的结构是晶状体。
428.D 随着年龄的增长,晶状体的弹性逐渐降低,导致眼的调节能力降低,这种现象称为老视。
429.B 远视的发生是由于眼球的前后径过短或折光系统的折光能力过弱所致,来自远物的平行光线聚集在视网膜的后方,不能清晰地成像在视网膜上。远视眼在看远物时就需要调节,看近物时,需作更大程度的调节才能看清物体。因此远视眼无论看近物,还是看远物都需要调节,故易发生调节疲劳。
430.D 眼球会聚是由于两眼球内直肌反射性收缩所致,称辐辏反射,其意义在于两眼同时看一近物时,物像仍可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上,使眼不产生复视。瞳孔缩小可减少人眼光量,并减少折光系统的球面像差和色像差,使视网膜成像更清晰。
43l.A 瞳孔对光反射的过程为:强光照射视网膜时产生的冲动经视神经传到中脑的顶盖前区(反射中枢)更换神经元,然后到达双侧的动眼神经缩瞳核,再沿动眼神经中的副交感纤维传出,使瞳孔括约肌收缩,瞳孔缩小。
432.D ABC项都是视杆细胞的生理特点,D为视锥细胞的生理特点。
433.A 视杆细胞的感光色素是视紫红质。视紫红质在光照下可分解为视蛋白和视黄醛,后两者在黑暗环境中,又可重新合成视紫红质。在该转化过程中,由于少量的视黄醛可被消耗掉,最终靠食物中的VitA
补充。若长期缺乏VitA,则视紫红质的合成不足,会影响人的暗视觉,称夜盲症。
434.D 视野中生理盲点的解剖学基础是视神经盘,这里无感光细胞存在,既无视锥细胞,也无视杆细胞。
435.C 根据视觉的三原色原理,视网膜上分布有三种不同的视锥细胞,分别含有对红、绿、蓝三种光敏感的视色素。
436.C 视杆细胞的感受器电位是光线刺激时,Na+内流减少形成的一种超极化慢电位,并不是去极化型慢
437.D参阅第430题解答。
438.A 用单眼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同一光照条件下,不同颜色的视野范围为:白色>黄蓝色>红色>绿色。
439.A 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在形态上都可分为四部分,由外向内依次为外段、内段、胞体和终足。其中外段是视色素集中的部位,是视杆细胞和视锥细胞最大区别所在。视杆细胞外段长、呈圆柱状、所含视色素多;视锥细胞外段较短、呈圆锥状、所含视色素较少。
440.C 听阈是指对某种频率的声波刚好能引起听觉的最小强度。
441.D 人耳最敏感的声波频率是1000~3000Hz,人耳能感受的振动频率是20~20000Hz,人类语言频率的分布范围是300~3000Hz。
442.C 声波由鼓膜一听骨链一卵圆窗膜,其振动的压强增大,而振幅减小,这就是中耳的增压作用。
443.A 中耳由鼓膜、听骨链、鼓室和咽鼓管等组成,其功能是将空气中的声波振动能量高效地传递到内耳淋巴液,其中鼓膜和听骨链在声音传递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444.A 躯体旋转时引起眼球运动,称眼震颤。前庭器官由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正负角加速度,以身体纵轴为轴心旋转时,两侧水平半规管受刺激,引起水平方向的眼震颤;侧身旋转时,上半规管受刺激,引起垂直方向的眼震颤;前后翻滚时,后半规管受刺激,引起旋转性眼震颤。椭圆囊和球囊只感受直线加速运动。
445.A 前庭器官由内耳中的三个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组成,内耳由耳蜗和前庭器官组成。耳蜗是听觉感受器。
446.B
447.C
448.A ①互感性对光反射是指瞳孔对光反射的效应是双侧性的,光照一侧眼时,双眼瞳孔同时缩小。②瞳孔调节反射也称瞳孔近反射,是指看近物时,可反射性引起双侧瞳孔缩小。③瞳孔对光反射是指强光下,瞳孔缩小,弱光下瞳孔增大,可调节入眼光量。④辐辏反射是指眼球会聚是由于两眼球内直肌反射性收缩所致。
449.C
450.A 声波震动从鼓膜一卵圆窗膜一外淋巴一前庭阶、鼓阶一前庭膜、基底膜振动。按行波理论,不同频率的声波引起的行波都是从基底膜的底部开始,向耳蜗顶部方向传播。声波频率越高,行波传播越近,行波最大振幅的部位越接近耳蜗底部;声波频率越低,行波传播越远,行波最大振幅的部位越接近耳蜗顶部。
451.A
452.C 参阅第444题解答。
453.A
454.D 前庭阶在耳蜗底部与卵圆窗膜相连,内充外淋巴;鼓阶在耳蜗底部与圆窗膜相连,也充外淋巴。蜗管是一个充满内淋巴的盲管。
455.ABCD 影响感受器适应的因素很多,如感受器的换能过程、离子通道的状态、感受器细胞与感觉神经之间的突触传递特性等。另外,在压力持续作用期间,神经纤维本身对刺激也能逐渐适应,可能与神经纤维内外的离子重新分布有关。
456.BD 看近物时一副交感神经兴奋释放Ach一睫状体紧张一悬韧带松弛一晶状体变凸一物像前移一成像在视网膜上(A错B对)。看近物时也会发生双眼球会聚,即两眼球内收及视轴向鼻侧集拢。眼球会聚是两眼球内直肌收缩的结果,称辐辏反射。角膜虽然属于折光系统的组成部分,但不参与折光调节。
457.CD 远视眼的近点比正视眼远,因正视眼远点是无穷大,因此远视眼远点不可能比正视眼远。远视眼看近物和远物时都要进行调节,因此易发生调节疲劳。
458.ABCD 当耳蜗受到刺激时,在耳蜗及其附近结构所记录到的一种与声波频率和幅度完全一致的电位变化,称耳蜗微音器电位。耳蜗微音器电位无真正阈值,没有潜伏期和不应期,不易疲劳,不发生适应。
459.AD 用单眼注视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称为视野。同一光照条件下,不同颜色的视野范围为:白色>黄蓝色>红色>绿色。视野的大小可能与各类感光细胞在视网膜中的分布范围有关。一般人颞侧和下方视野较大,鼻侧和上方视野较小。

猜你喜欢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