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西医综合章节强化试题训练(25)
第10章免疫性疾病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94.下列哪项不是系统性自身免疫疾病?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多发性肌炎
D.急性。肾盂肾炎
295.一侧眼球外伤后,可导致双侧眼球发生交感性眼炎,其发病机制为
A.共同抗原刺激机体发生交叉免疫反应
B.回避TH细胞的耐受
C.外伤使隐蔽抗原释放产生自身免疫反应
D.Ts和TH细胞功能失调
296.与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的组织损害有关的因素主要为
A.抗核抗体
B.狼疮小体
C.狼疮细胞
D.CD4+T细胞
297.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征性依据是
A.狼疮细胞
B.狼疮小体
C.狼疮带
D.面部蝶形红斑
298.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基本病变是
A.小动脉、细动脉玻璃样变性
B.小动脉、细动脉纤维素样坏死
C.在受累器官或组织形成肉芽肿
D.洋葱皮样结构
299.系统性红斑狼疮心脏损害的典型临床表现为
A.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B.亚急性非细菌性心内膜炎
C.心瓣膜非细菌性疣赘性心内膜炎
D.心瓣膜赘生物形成
300.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损害的典型临床表现为
A.酒渣鼻
B.面部蝶形红斑
C.环形红斑
D.Osier小结
301.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病变是
A.关节增生性炎
B.滑膜增生性炎
C.软骨增生性炎
D.浆液性炎
302.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常累及的关节是
A.手、足关节
B.肘关节
C.膝关节
D.髋关节
303.关于类风湿小结的叙述,下列哪项正确?
A.最常见于肺、脾
B.小结中央为凝固性坏死
C.小结周围有大量淋巴细胞
D.小结外周为肉芽组织
304.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病变中浸润的淋巴细胞多数是
A.B淋巴细胞
B.CD8+TS细胞
C.CD4+ TH细胞
D.CO4+Ts细胞
305.类风湿因子的本质是
A.IgG分子Fc片段
B.IgE分子Fc片段
C.IgG分子Fc片段的自身抗体
D.IgE分子Fc片段的自身抗体
306.AIDS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A.性接触传播
B.血液传播
C.垂直传播
D.吸毒传播
307.AIDS患者血液化验,减少最显著的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
B.NK细胞
C.CD4+T细胞
D.CD8+T细胞
308.AIDS患者在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CD4+T细胞
B.CD8+T细胞
C.CD16+T细胞
D.CD19+ T细胞
309.可携带HIV病毒通过血脑屏障,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细胞是
A.滤泡树突状细胞
B.CD4+T细胞
C.CD8+T细胞
D.单核巨噬细胞
3 10.艾滋病患者首先受累的器官是
A.脾
B.胸腺
C.肺
D.淋巴结
311.有关艾滋病的病理表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早期可表现为淋巴结肿大
B.淋巴结浆细胞浸润
C.晚期淋巴细胞消失殆尽为其特征
D.晚期淋巴结多见肉芽肿形成
3 12.艾滋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是
A.全身性特异性感染
B.肺孢子虫感染
C.Kaposi肉瘤
D.脑炎、脑脓肿
313.按单向移植排斥理论,启动经典迟发型超敏反应是因为活化了
A.CD4+T细胞
B.CD8+T细胞
C.CD16++T细胞
D.B淋巴细胞
314.实体器官移植最常见的移植排斥反应是
A.超急性排斥反应
B.急性排斥反应
C.亚急性排斥反应
D.GVHD
315.关于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可表现为问质单核细胞浸润
B.可表现为移植肾功能衰竭
C.可表现为移植肾血管栓塞和梗死
D.突出的病理变化为血管内膜纤维化
二、B型题: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l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多次。
A.肺结核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急性菌痢
316.发病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
317.发病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
318.发病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关
A.CD4+T细胞
B.CD8+T细胞
C.浆细胞
D.巨噬细胞
319.具有HIV储存作用的细胞是
320.HIV入侵T细胞的门户是
321.AIDS发病的中心环节是哪种细胞严重受损?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322.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肾脏损害的发病机制主要为
323.系统性红斑狼疮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发病机制主要为
三、X型题: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324.确诊急性狼疮肾炎的主要依据是
A.苏木精小体
B.内皮下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
C.抗核抗体阳性
D.血沉增快
325.能引起纤维素样坏死的病变有
A.肺结核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类风湿性关节炎
D.风湿病
326.HIV可感染组织中的
A.CW T细胞
B.单核巨噬细胞
C.滤泡树突状细胞
D.NK细胞
327.HIV直接引起的脑部疾病有
A.脑膜炎
B.亚急性脑病
C.痴呆
D.进行性多灶陛白质喻商
328.肾移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肾间质内浸润的炎症细胞主要是
A.CD4+T细胞
B.CD8+T细胞
C.单核巨噬细胞
D.中性粒细胞
329.Ⅲ型变态反应参与其发病机制的疾病包括
A.系统性红斑狼疮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艾滋病
D.超急性排斥反应
294.D295.C 296.A 297.B 298.B 299.C 300.B 301.B302.A 303.D 304.C 305.C 306.A 307.C 308.A309.D 310.D 311.D 312.B 313.A 314.B 315.D316.A 317.B 318.C 319.D 320.A 321.A 322.C323.B 324.AB 325.BCD 326.ABC 327.ABC 328.AB 329.ABD
294.D 急性肾盂肾炎是细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感染性疾病,不属于自身免疫疾病。
295.C 有些器官组织的抗原成分从胚胎开始就与免疫系统隔离,成为隐蔽抗原,机体对这些组织、细胞的抗原成分无免疫耐受性。一旦外伤使隐蔽抗原释放,则可发生自身免疫反应。如一侧眼球外伤后,可导致双侧眼球发生交感性眼炎。
296.A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由抗核抗体为主的多种自身抗体引起的全身性疾病。抗核抗体包括4类: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RNA一非组蛋白性蛋白抗体、抗核仁抗原抗体。
297.B 抗核抗体本身无细胞毒性,但能攻击变性或胞膜受损的细胞,一旦它与细胞接触,即可使细胞核肿胀,呈均质一片,并被挤出胞体,形成狼疮小体(苏木精小体),此为诊断SLE的特征性依据。吞噬了狼疮小体的细胞称狼疮细胞。
298.B SLE病变多种多样。急性期的基本病变是坏死性小动脉、细动脉炎。活动期以纤维素样坏死为主。洋葱皮样结构为SLE累及脾脏时的表现。
299.C SLE约半数病例有心脏受累,最典型的改变是心瓣膜非细菌性疣赘性心内膜炎。常累及二尖瓣或三尖瓣。
300.B 约80%的SLE患者有皮肤损害,以面部蝶形红斑最为典型。
301.B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多发性、对称性增生性滑膜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
302.A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关节病变最常发生于手、足小关节,其次是肘、腕、膝、踝、髋及脊椎关节,多为多发性和对称性。
303.D 类风湿小结主要发生于皮肤,其次为肺、脾、心包等,具有一定特征性。镜下,小结中央为大片纤维素样坏死,周围有细胞核呈栅状或放射状排列的上皮细胞,在外周为肉芽组织。
304.C 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病变中浸润的淋巴细胞主要是活化的CD4+T。细胞,该细胞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从而激活其他免疫细胞(B细胞、其他T细胞)和巨噬细胞,后者可分泌一些炎症介质和组织降解因子,导致滑膜和关节软骨的破坏。
305.C 类风湿因子是IgG分子Fc片段的自身抗体,阳性率约80%,可存在于血清或滑膜液中。由于类风湿因子是一种自身抗体,因此解题时首先排除答案AB。
306.A ABCD都是艾滋病(AIDS)的传播途径,其中以性接触传播最常见,占报告病例的60%以上。
307.C
308.A AIDS病人晚期外周血细胞减少最显著的是CD4+T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的细胞是CD4+T细胞。类似的:①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病中起主要作用的细胞是CD4+T细胞。②参与结核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的细胞是CD4+T细胞。③启动经典迟发性超敏反应是因为活化了CD4+T细胞。
309.D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的CD4+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滤泡树突状细胞。存在于脑、淋巴结和肺等器官的单核巨噬细胞可有l0%~50%被感染。HIV可在巨噬细胞内大量复制,但通常储存于胞质内,成为HIV的储存场所。巨噬细胞可携带病毒通过血脑屏障,从而引起中枢系统感染。
310.D
311.D AIDS早期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淋巴小结增生明显,生发中心活跃,髓质内出现较多浆细胞。随着病情的发展,淋巴细胞越来越少,巨噬细胞越来越多,最后主要细胞为巨噬细胞和浆细胞。晚期淋巴结病变呈现一片荒芜,淋巴结消失殆尽。由于AIDS患者免疫功能缺陷,因此很少能见到肉芽肿形成等细胞免疫反应性病变。
312.B 由于严重的免疫功能缺陷,艾滋病患者常伴多发性机会感染和肿瘤。70%一80%患者可经历一次或多次肺孢子虫感染,约50%病人死于肺孢子虫感染,为本病最常见死因,对诊断本病有参考价值。约30%的患者发生Kaposi肉瘤,是AIDS最常伴发的肿瘤。 。
313.A 参阅第307~308题解答。
314.B 实质器官移植排斥反应按形态变化及发病机制的不同分超急性排斥反应、急性排斥反应和慢性排斥反应。①超急性排斥反应多发生于移植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其发生与受者血循环中已有供体特异性HLA抗体存在,或受者、供者AB0血型不符有关。由于现在已广泛采用了组织交叉配型,故本型少见。②急性排斥反应常见,在未经免疫治疗者此反应多发生在移植后数天内;经免疫治疗者,可发生在数月或数年后。③慢性排斥反应多由急性排斥反应延续而来,因此不可能比急性排斥反应多见。
315.D “最突出的病理变化为血管内膜纤维化”为慢性排斥反应的病理改变,不是急性排斥反应。ABC均正确。
316.A
317.B
318.C 03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Ⅳ型变态反应,结核分枝杆菌的菌体成分可激活CD4+ 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致敏的T细胞参与结核性肉芽肿和干酪样坏死灶的形成。②系统性红斑狼疮由抗核抗体为主的多种自身抗体引起。大多数内脏病变为免疫复合物所介导的体液免疫(Ⅲ型变态反应)所致,其中主要为DNA一抗DNA复合物所致的血管和。肾小球病变。③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关:滑膜和关节软骨的破坏机制主要是激活CD4+T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从而激活其他免疫细胞和巨噬细胞,后者分泌一些炎症介质和组织降解因子,导致滑膜和软骨的破坏。滑膜液中的IgG型类风湿因子可形成免疫复合物,固定并激活补体,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游出,通过Ⅲ型变态反应引起组织损伤。④急性菌痢是普通细菌感染所致。
319.D
320.A
321.A①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进入人体后,病毒包膜上的9p120与CD4+T细胞结合,在共受体共同作用下进入细胞内(因此HIV入侵T细胞的门户是CD4+T细胞)。然后进行逆转录、复制,与宿主基因组整合。整合后的环状病毒DNA称为前病毒。经过数月或数年的临床潜伏期,前病毒可被某些因子激活而复制、装配,释放入血侵犯其他靶细胞。病毒复制的同时可直接导致受感染的CD4+T细胞破坏溶解。CD4+T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核心作用,其受损过程是AIDS发病的中心环节。②巨噬细胞是HIV的储存场所,请参阅第309题解答。
322.C
323.B ①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组织损伤与自身抗体的存在有关,大多数内脏病变为免疫复合物所介导的Ⅲ型变态反应,其中主要为DNA-抗DNA复合物所致的血管和肾小球病变。②特异性抗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自身抗体,经Ⅱ型变态反应可导致相应血细胞的损伤和溶解,引起全血细胞减少。
324.AB 苏木精小体也称狼疮小体,为诊断SLE的特征性依据。弥漫增生型狼疮性肾炎内皮下大量免疫复合物沉积是SLE急性期的特征性病变。抗核抗体阳性和血沉增快都不具备SLE的特征性诊断价值,只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325.BCD ①肺结核引起的是干酪样坏死。②系统性红斑狼疮累及关节时,表现为滑膜充血水肿,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紧接上皮处浅表部位的结缔组织内可出现灶性纤维素样坏死。③类风湿小结的中央是大片纤维素样坏死,周围为上皮细胞和肉芽组织。④风湿病的变质渗出期,表现为结缔组织基质的粘液样变性和胶原纤维的纤维素样坏死。
326.ABC ①由于CD4分子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主要受体,因此CD4+T细胞在HIV直接和间接作用下,细胞功能受损和大量破坏,导致细胞免疫缺陷而致病。②HIV感染组织中的单核巨噬细胞:存在于脑、淋巴结和肺等器官中的单核巨噬细胞可有10%~50%被感染。病毒可在巨噬细胞内大量复制,成为HIV的主要储存场所,在病毒扩散中起重要作用。③淋巴结生发中心的滤泡树突状细胞的树突可表达IgG的Fc受体,与由IgG型抗体包被的HIV结合,使HIV进入细胞内而受到感染。受感染的树突状细胞可成为HIV的储备池。④由于CD4+T细胞在免疫应答中起主要作用,且CD4分子是HIV的主要受体,因此HIV主要感染T细胞,而不是NK细胞。
327.ABC 由HIV直接引起的脑部疾病有脑膜炎、亚急性脑病、痴呆等。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是巨细胞病毒和乳头瘤空泡病毒引起的继发性感染。
328.AB 肾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包括细胞型排斥反应和血管型排斥反应。前者常发生于移植后数月,镜下,可见肾间质明显水肿,大量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浸润。无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
329.ABD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病机制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关(请参阅第316—318题解答)。艾滋病是HIV激活cDf T细胞引起的细胞免疫缺陷。器官移植后发生的超急性排斥反应本质上属于Ⅲ型变态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