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分类

考研政治复习指导: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考研政治  时间: 2019-03-09 10:15:15  作者: 匿名 
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

一、中共十二大制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纲领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共十二大在北京召开。主要内容:

第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的提出。邓小平在开幕词中第一次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二,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

首先,提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其次,大会提出经济建设的总目标: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在本世纪末“翻两番”的奋斗目标,即由1980年的7 100亿元增加到2000年的2.8万亿元左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最后,这次大会提出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强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来保证。社会主义民主建设必须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二、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第一,农村改革继续深入。1984年我国基本上实现了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农村改革的第一步;从1985年开始,农村改革第二步提上日程。第二步的重点是发展农村的商品经济,改变农村的产业结构。这一阶段,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产值第一次超过农业总产值,成为农村经济的龙头,给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第二,《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最大贡献是:《决定》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邓小平对《决定》评价很高,认为这个《决定》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

第三,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全面进行,到1987年收到成效。

① 在坚持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多种经济成分得到发展,单一的公有制结构有很大改变。

② 国有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步扩大,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

③ 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经济杠杆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作用明显增强。

三、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此后,经济特区加快发展。

2.1983年4月决定海南享有某些特殊政策(1988年4月建立海南省,将海南岛辟为经济特区)。

3.1984年5月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

4.1985年2月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厦门泉州漳州三角地区)。

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有重点、点面结合的对外开放格局。在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及提高出口创汇能力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四、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处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在北京举行。主要内容:

十三大突出的贡献是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完整地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十三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两层含义:

① 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② 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大会还制定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和目标。

五、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1. 三步走战略部署

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实现"三步走"的战略的具体思想和政策

“台阶式”发展的思想,要求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每隔几年使国民经济上一个新台阶。阐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努力先富起来,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

猜你喜欢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