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分类

2012考研政治指导: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考研政治  时间: 2019-03-09 10:16:01  作者: 匿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 
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以人为本贯彻始终,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 
第三,必须坚持改革开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 
第四,必须坚持民主法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五,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六,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 
上述六条重要原则,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深刻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回答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谁建、靠谁建、怎样建的问题,指明了我们应当遵照什么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依据什么原则统筹全局、根据什么要求推进发展、运用什么方式保证和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任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又是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必须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衔接好,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九条)。这九条目标和主要任务分别反映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总要求的各个方面,充实和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容。 
党的十七大在提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将上述几个方面的目标和任务进一步概括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 
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一)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1.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民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2.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二)怎样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第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第二,优化教育结构。第三,推进教育改革创新。第四,坚持教育公益性质。 
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因此,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就业。 
第一,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 
第二,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第三,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 
第四,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地区、行业和部分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持续拉大。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第一,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第二,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这"两个比重",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有利于增加广大劳动者收入,维护劳动者权益,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第三,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一要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二要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三要切实对过高收入进行有效调节。四要取缔非法收入。五要规范垄断行业的收入,引入竞争机制,打破经营垄断;规范垄断性企业资本收益的收缴和使用办法,合理分配利润。 
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国家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是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但还存在着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总的要求是: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指导方针,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一,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第二,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第三,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四,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 
第五,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商业保险能够满足人们更高层次和多样化的社会保障需要,也应支持其加快发展。 
第六,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 
第七,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住房是重要的民生问题,也是当前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应当把解决住房问题摆在重要位置,加快建立适应全体居民需要的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特别要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廉租住房制度是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重要制度,要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标准,健全廉租住房保障方式,加大廉租住房建设力度。 
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大力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要加快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的目标。 
第一,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 
第二,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卫生投入体制、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 
第三,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 
第四,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发展妇幼卫生事业。 
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必须把完善社会管理作为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任务。 
第一,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 
第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第三,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第四,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 
第五,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猜你喜欢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