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政治指导:评价目标解析和对策
考纲层次递增地将评价目标具体化为六个能力,对应了考试形式中选择、辨析、分析三类题型设计的要求。下面分别就这六种能力结合大纲给出的样题作详细解析。
1、准确地再认或再现有关的哲学、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知识。记忆是巩固掌握知识的重要手段和必由之路。反对死记硬背并不意味着不要求记忆,相反,大纲要求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非常准确地识记所学的哲学、历史、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知识,并在应试解答时准确地再认(识别)和再现(表述)出来。分析历年考研政治试题可以发现,要求再认或再现所学的知识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以及一年间的国内外重大时事;
(2)本科阶段所学政治理论课各科目有关概念的确切含义以及基本知识;
(3)本科阶段所学政治理论课各科目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对这一能力要求的考查主要体现在形势与政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两方面的命题,难度相对较低。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论述题与材料题中往往也包含着对这一能力目标的测评。
例1 1982年中曾根内阁对日本外交战略作了重要调整,明确提出
A.谋求政治大国战略
B.有限推回战略
C.世界秩序战略
D.综合安全保障战略
[答案]A
[分析]这类题目解答时容易犯“张冠李戴”错误,即混淆各种对应关系。避免这一错误的唯一途径是切实掌握各个选项的内容,并注重相似知识点的辨析。80年代日本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日本在外交政策上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这就是要由世界经济大国过渡到世界政治大国。1982年7月,中曾根首相在他的故乡群马县发表演说时谈到:“要在世界政治中提高日本的发言权,增加日本不仅作为经济大国的份量,而且是作为政治大国的份量”。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实现“政治大国”目标。故A项是正确的。B、C项是美国政府的对外战略,D项是日本太平正芳首相提出的对外战略。
例2 首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有
A.中国 B.巴基斯坦 C.印度 D.缅甸 E.印度尼西亚
[答案]A、C、D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考生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创国的一般常识,编重于对原则提出史实的记忆。1953年12月中国总理周恩来在接见印度政府代表团的谈话中,首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设想。1954年4月,中印两国签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于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中,明确记载了这些原则。同年6月,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在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中重申了这些原则。随后,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同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两国表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双方关系的准则。
2、正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中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考研政治的命题日益体现出这样的趋势:考查方式更加灵活,角度更加多样化,素材更多地来源于现实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实例。尽管试题因此而日趋偏僻复杂,但是其考查点一定是大纲所涵盖的要点,其所贯穿的原理、规律一定是考生被要求掌握的理论内容,这个结论很容易由历年试题的分析得出。解答的关键在于实现题目要求与所学原理的正确衔接。如是观之,理解和掌握哲学、经济等方面的规律、原理、论断不失为夺取政治理论课高分的一把钥匙。这要求考生不仅能记忆重现原理,还要求把握原理的实质,切实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有关范畴、规律和论断。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著作,正确理解和把握其中的著名论断;
(2)对于政治各科目基本概念的发散思考,并且多方位、多角度地来拓展原理,检验原理。
对于这一能力的考查,马克思主义哲学、邓小平理论概论、毛泽东思想概论均偏重于通过直
接“移植”教材或文献中的语句来命题。
例3 人的意识的主观性方面表现为
A.反映形式的主观性
B.不同主体的意识之间的差别性
C.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近似性
D.对客观对象反映的超前性
E.对事物反映的虚幻性
[答案]A、B、C、D、E
[分析]这道题目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的意识的主观方面的特性,多数考生少选了D项和E项,这些说明了考生对这个原理掌握得不够全面。意识始终依赖于被意识的对象和物质的实践活动,但它毕竟有着自己独特的本质规定。主观性、观念性是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时主要表现:自由性、意向性、预见性、创造性、超越性和反思性等等是意识活动相对独立性的重要表现:错误意识表现出来的虚幻性,则是从另一侧面表现的意识活动的相对独立性。这一切说明,人的精神世界是丰富多彩的。
例4 邓小平提出,从长远的观点看,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实现的飞跃有
A.废除农业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市场调节
B.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C.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加强农业发展
D.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E.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发展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
[答案]B、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邓小平关于我国农业改革和发展的两个飞跃的思想论断的理解,题目直接取源于《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55页“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这是一个很大的前进,要长期坚持不变。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这又是一个很大的前进,当然这是很长的过程。”
3、运用有关原理,解释和论证某种观点,辨明理论是非。辨明理论是非就是对有关理论观点作出是与非的辨别,并同时进行适当的分析给出判断的理由。判断的标准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采用的形式或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解释和论证某种命题,或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锐利的思想武器对错误的东西进行批判。显然,考查这一能力的最佳题型是辨析题,论述题,材料题中也有某一部分或某一问要求考生来辨别,论证所给命题或观点。题目内容涉及的往往是各学科中容易混淆的概念而且有较强的理论针对性。要注意这样的一个趋势:命题选材上越来越多地采用非专业教材中很少介绍,但历史上、现实中或理论界原本就有的观点,对于非专业的考生而言,该类试题的灵活性和难度就相应加大了。
例5 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答案要点]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是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
[分析]这道辨析题命题的意图是检验考生是否能掌握马克思关于相对剩余价值的理论,以及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考查的目标是要考生正确分析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该题的解题思路应从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的概念分析入手,正确揭示两者的关系,并指出命题的错误。从个别资本家来看,出于对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他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当所有的资本家都仿效这一做法,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时,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就消失了,超额剩余价值也就不存在了。但是,这时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力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所以,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超额剩余价值消失了,但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即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结果,而不是前提。该命题颠倒了两者的因果关系。
4、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计较和分析有关社会现象或实际问题。这一能力要求考生对相近、相似、相关的情景材料或知识点的特殊本质和个别特性进行定性分析,即进行异同点的对比,所比较的内容跨度不定,可能是同一学科同一章节的,也可能是同一学科不同章节的,甚而可能是不同学科的内容。因此这一能力要求的层次比较高,对应的考查题型常常以多项选择题与材料题居多。出比较题的目的就是通过比较来认识不同政治制度,不同经济制度,不同方针政策的优劣、好坏,来认识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同时,通过比较,还可以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一些有益的经验,汲取我国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的教训,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以,答此类题时,考生应明确这一命题竭力意图,最终将答题点落实到这上面来。
例6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区别在于
A.经济基础不同 B.阶级实质不同 C.国家结构形式不同 D.宗旨不同
E.主体不同
[答案]A、B、D、E
[分析]本题属于邓小平理论部分的试题。命题意图在于通过对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的比较分析,考查考生的理解鉴别能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区别首先在于两种民主建立的经济基础不同。资本主义民主是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并为之服务的;社会主义民主则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之上,它不仅保障全体人民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而且保障全体人民享有管理经济、管理科学文化、管理社会事务的权利。A项初看起来似乎与民主本身无关,但恰恰是根本的区别。此外,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宗旨不同、主体不同、阶级实质不同。因此,本题正确项应为A、B、D、E。国家结构形式的不同不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与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原则区别。制度相同的国家可以采取不同的国家结构形式,制度不同的国家也完全可能采取相同的国家结构。
例7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其发展表现在
A.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
B.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C.确立了“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两大原则
D.与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相联系
E.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完全相同
[答案]A、B、C、D
[分析]关于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和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是毛泽东思想概论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近年来考试的一个重点。本题考查的是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要求考生明白新三民主义是对旧三民主义的发展。备选项A、B、C,分别表述在“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的发展,D项则是带有总结性的,或者说根本意义上的比较;而E项,是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纲领的比较,自然就不在本题应选之列了。
5、结合特定历史条件或国际、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背景,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考研政治试题体现国家意志,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近年来,试题以现实问题为载体,侧重考查能力的特点逐年增强。这一能力要求正是这一考试趋势的突出反映。它常以综合性论述题的形式出现。其特点是围绕当年的某一热点问题选材、设问,以现实问题和考查能力立意,考核点又要明确限定在考试大纲之内。往往是用某一哲学原理阐译当前政治、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现象,用某一政治经济学原理来分析我国当前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例8 运用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有关原理,分析我国经济生活中存在的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对社会再生产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答案要点]①马克思认为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部分产品供过于求表明这部分产品没有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上的补偿和实物上的替换,影响社会总产品的实现。②马克思把社会生产划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两大部类,认为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求按比例协调发展;生产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均应保持平衡。部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的供过于求,影响两大部类内部和两大部类之间的比例均衡,影响整个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③按照马克思关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上述原理,应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应对我国现有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使社会生产资料、消费资料的供给与需求基本平衡,实现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
[分析]该题为理论结合现实,理论指导实践的典型试题,该题要求运用的原理是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原理,指出的实际问题,实际上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和两大部类的按比例协调发展问题,遵循马克思这方面的分析,必须坚持按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必须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合理调整,才能推进社会再生产的正常运行。
6、准确、恰当地使用本学科的专业术语,文字通顺,层次清楚,有论有据,合科逻辑地表述。表述能力是指用文字把对问题的认识或理解表达出来的思维能力。很明显,大纲单列出一个评价目标强化了答题规范的问题。历年阅卷调查总结表明答题不规范既是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又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不规范答题四种代表性的情况如下所示:
(1)用老观点说明新问题,这种情形主要体现在邓小平理论概论、政治经济学试题的解答中,因为不少知识点具体内容随着改革的深入、政策的调整都有了新的发展,客观上考生本科阶段选用的政治教材有滞后性,所以考生必须根据理论的新发展及时加以补充和修正,保持答案和试题在时代性上的一致。
(2)以多取胜,但缺乏要点。考生在复习时多以背书为主,在练习中又采纳题海战术,在考试中遇到熟悉题目,唯恐言之不及,认为多多益善。但实际上答案要求是文字通顺,层次清楚,合乎逻辑,写得太多,往往把注意力放在量上,而忽视了内容在质上的规定性,同时答案繁琐冗长,往往会带来思路的混乱,使大量与题无关的内容掩盖了涉及题意的某些内容。
(3)死背教材,拼凑理论,缺乏分析。很多考生总是担心背熟的理论考不着,用不上。因此,他们在答题时颠倒主次,不从题目要求出发,而从个人知识水平出发,总是想方设法将自己背熟的理论加入论述之中,实际下摆上去的一大堆“经典”理论与题意要求相去甚远,甚至毫无干系。阅卷人看到的是一段段教材文句的罗列,而不是对问题的分析阐释。
(4)不用政治术语,爱说个人感受体会。这是考生在答题时走的另一极端。近几年来,主观试题中要求考生评价、解决问题的题目份量加重。很多考生片面地认为答政治主观题就是写政治作文,一看到新闻中常谈的国家热点问题,一看到那较通俗的设问语句,马上千言百语涌上心头,如唠家常般地大谈特谈个人的感受、认识、体会,还举一些自己感悟很深的实例,增添很多形容词,追求答案词章的华丽,渲染自己的感情,这就属于严重的使用术语不规范。比如论述依法治国的必要性,十五大报告中有明确、科学地阐释,无需再去“画蛇添足”,举惩办成克杰、胡长清这些例子,并发表一些个人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