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政治指导:各大题考试方法
复习和考试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复习为了考试,复习是基础,考试是目标,只有复习好,才有可能考试好。没有复习好,肯定考试不好;但复习好也不一定就好,其中主要原因就是方法问题。一般而言,方法是作为人的活动所具有的达到目的手段途径方法的实质是是否按事物的规律办事,正确的复习方法就是按照复习的规律办事,正确的考试方法就是按考试的规律办事。无论是复习考试都要重视方法问题,方法得当或方法正确就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些试题初看起来似乎不会作,但方法得当了,不会作的也会作,本该得低分的也能得高分。考试得高分的基础是复习好,但也同考试方法得当与否密切相关。根据我们长期的学习和教学经验特别是长期指导考研的经验,作出两个方面的归纳与总结,供考生们结合自己的经验,加以参考。
(一)一般考试方法
考试方法是指同考试直接有关的方法,包括了答题方法,但不只是答题方法。所谓一般考试方法,就是比普遍适用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政治理论考试,也适用于其他课程的考试。
1. 头脑清醒,情绪平稳
考试特别是升学普升资格等关系人生履历的重大考试,是一种高强度的高难度的脑力劳动,因此,一定要在考试过程保持健康的身体清醒的头脑考前要休息好。考试是一种静思沉思而紧张的思维状态,才有可能获得自己水平甚至超过自己水平的充分发挥。切忌进考场前说说笑笑打打闹闹和答题过程中注意力分散。
2. 按序做题,先易后难
一般重要的正规的考试试题,有难有易,难易兼顾,既有理论知识的理解记忆又有理论,知识的分析,综合,推理等运用,整个试题的排列顺序是先易后难,由低分到高分。考生不必把试题通读一遍后再答题,直接按试题排列的先后答题就可以。因为通读一遍,即浪费时间,又会遇到一些难题而引起不必要的惊慌。假如在本该容易答的前面试题遇到一些不会答的试题,也不要紧张,把一下不会答的试题留下,继续往以后答对自己来说容易的试题,返回来再答,也许就会答了。
3,审题仔细,务求准确
审题是答题的基础,审题不准不全会就答错答偏,审题差之毫厘,答题就会谬以千里。考研试题大多数都不是简单明了,一目了然,选择题的一个问题有四个五个备选答案,看错了或理解错了一句话就会全错。例如,1996年理科第28题的论述题“试论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及科学回答这一问题的重大意义",很容易看成只有"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和"重大意义"两个问题,而把"科学回答"这一主要内容遗漏,那么就会丢掉一半以上的分数.
4. 胸中有数,对号入座
所谓胸中有数,就是考生在考前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重点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系统的理解和记忆,审题时把试题输入大脑,同已存储的知识信息相联系,进而判断试题所考的范围与要求,最后给出正确的答案.只有胸中有数,才能实现对号入座.
5. 准确全面,防漏防偏
选择题又称客观性试题,答案是确定的,不论谁答谁改标准都一样,多选,少选,错误都不给分.因此,回答此种题要求准确无误.选择题之外的试题,称之为主观性试题,从参考答案到答卷改卷就会发生差别,主观性很强,因此,回答此种问题要求紧贴题意,不要以偏概全,而要以全概偏,即方面全,点点全,而不在多.
6.不留空白,以全概偏
所谓不留空白,是指不论是对主观试题或是对客观试题都要回答,即使没有把握答对也要答,因为不答就没有分,答错也不倒扣分,而答对了或对主观性试题答对了一部分都会有分.开个玩笑说,不答白不答,不答是傻瓜. 不答或对单项选择题多选了属技术性错误,可说是傻瓜错误.以全概偏是对主观性错误而言的,前已说明.概言之:不答傻瓜,盖帽答法(对主观性试题而言).
7.思考要点,边想边答
这一方法是对主观性试题而言的,不必打草稿,就往答卷上写,只要要点回答出来,其顺序是无关的,一般改卷大都是踩点给分.这样的答法可以节省时间.
8.字迹清楚,词要达意
这是对回答主观性试题的要求.有些考生答题字写得又潦草又不整齐,用词又不当,给改卷者以不好的印象,肯定要被扣分.相反,字迹清楚整齐,用词恰当,就可能被加分.
9.层次分明,合乎逻辑
这是对回答主观性试题的要求,考生回答问题时要按照试题要求的顺序逐点回答,可分出(1)(2)(3)....,不要东拉西扯,颠三倒四.
10.稍息后查,不急交卷
试题答完后,为了防止思维定势,不要立即就查,待休息一下再复查,也许能查出不妥之处.有的考生为了显示能耐,考试时间未到就急于交卷,这是不必要的.
(二)不同类型试题的答法
1.选择题
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不定项选择题,属于客观性试题.单项选择题,有四个备选项,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要求的.
1999年试题中,理科16题中,正确选项是A的有3题,是B的有3题,是C的有5题,是D有5题,从中可以看出,正确选项是CD的比例高一些.不定项选择题,有五个备选项,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也就是说正确的选项可能有五种情况.从1999年试题来看,理科的不定项选择题12题中正确选择是2项的有1题,3项的有4题,4项的有4题,5项的有3题.文科的不定项选择题12题中正确选择是2项的有1题,3项的有3题,4项的有6题,5项的有2题.从中可以看出,正确选项有3或4项的比例较高.
选择题主要是考察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相对主观试题而言是比较容易的,特别是单项选择题最容易.不定选择题有难度,难在试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如果考生没有对理论知识的全面掌握理解和分析,比较能力,容易被错误的干扰项所迷惑,发生多选少选错选的错误.因此,要准确地答好选择题,首先需要全面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其次要有一定的方法.
(1)正选法(顺选法)
试题的题干即问题明白,就可以直接从题枝即备选项选出正确答案,其他选项就不必考虑.这种方法最适合用于直接性试题,这种试题考察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大多数单项选择题属于这种性质的试题.如1996年理科3,4,5,7,8,9,10,11,12,13,14,15,16都可用此方法选出正确的选项.
(2)逆选法(排谬法)
逆选法是将错误答案排除的方法.遇到从题干上直接看不出正确答案就需要正选法,逆选法并用
.例如,1996年理科单项选择题的第1题,题干问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哲学意识论的意义,如果不看选项,应该是说明了意识对物质的能动性,但选项的回答相反,A,B,C选项都是错误观点也是错误答案,应当排除,而D不论考生是否理解,肯定无疑是正确选择.
又如,1997年理科试题的第11题C,E选项是错误的应当排除.1997年文科试题的第11题的C项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应当排除.1998年理科试题的第11题排除A,C项,第12题排除B,C项,文科11题排除C项,12题排除C,E项.1999年理科第17题,将A,C辩证否定观排除后余下的三项就属于试题所要的形而上学否定观.1999年文科第20题,D答案明显不正确,加以排除,其他四项都是正确答案.
(3)比较法(蒙猜法)
这种方法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有一定知识基础上的蒙猜也是一种方法,
例如,1996年文科单项选择题的第1题,使用排谬法把A,B排除了,如果正确理解题意,肯定选D,如果不清楚也要猜D,因为C虽然是错误观点但说明的不是物质运动与精神的关系,所以C是错误答案.
再如对1999年理科的第12题,四项答案比较后就会选A, 第19题的五答案比较后就会选B,D,对1999年文科的第1题要选B,第3题要选B,第17题要选C,E.
在做题过程的一般情况下是三种方法综合使用,对试题的性质不同即是正面出题还是反面出题,其答案的特点不同。
A 正面出题,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正确观点,大多数题目属于正面出题。
a 备选项是错误的观点,肯定是错误答案,不选;
b 备选项是正确观点,不一定是正确答案;
c 只有符合题意要求的正确观点,才是正确答案。
B 反面问题,问的是不正确的错误的观点,属反面出题,题量较小。
a.凡是备选项是正确观点的,肯定是错误答案,不选;
b.备选项是错误观点的,不一定是正确答案;
c.备选项只有符合题意要求的错误观点,才是正确选项。
例如,题意问的唯物主义,回答唯心主义肯定不对,回答辩证法也不对,这是所答非所问,牛头不对马嘴;题意问的是唯心主义,回答是唯物主义肯定不对,回答是形而上学也不对。
分析历届已考选择题,除了在形式上分为单选题与不定项选择题外,从内容上可以分为
(1)正面试题和反面试题,前者问正确观点,后者问错误观点;
(2)顺向试题和逆向试题,前者是问因答果,后者是问果答因;
(3)直接试题和间接试题,前者的答案很明白,考记忆,后者的答案不明确,考应用能力;
(4)单一试题和综合试题,前者考一个知识点,后者考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因此,选择题有难有易,只要真正懂得和记得了基本理论又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对这种题就不怕了,不难了。
2 简答题
只有年度内的时事政治有简答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都无简答题,简答题考察学生对年度内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的关心和记忆,1999年试题,只有国内时政的5分。
这种试题的答法是:理解题意,问啥答啥,简明扼要,以偏概全,不展开,不论述。
这种试题只要辅导教师和材料指导有方,考生记住了,很容易的全分;否则,也容易失分。
3 辨析题
辨析题是要求考生对所给命题或观点进行辨别、分析,要求回答正确、分析全面,主要是考察考生运用基本观点与知识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1999年文理科各为3题。
辨析题不是对与不对的简单判断题,根据已考试题有如下多种情况。
(1)命题是错误的,如1996年文科试题;皖南事变是“四.一二”政变的重演,1995年文科试题:“偶然性是科学的敌人”;1997年理科第24,25题;1998年理科试题的24、25、26题,文科试题的第26题;1999年理科试题的第30题,文科第31题,命题是错误的每年都有。
这类试题的答法是:
(1)判断:命题错误;
(2)分析说明,正面说明相关的正确观点与知识;
(3)“戴帽”,及分析命题错误的性质。答此类题,不明确写出命题错误是不扣分的。
(2)命题是正确的,从1987年至1996年的试题中共出现过4题,哲学2题:辩证法对现存事物做肯定理解的同时,包含对它的否定理解;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政治经济学1题:生产领域的智力劳动创造价值,智力劳动的技术成果作为知识性产品也具商品属性。中国革命史1题: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蒋介石实行的片面抗战是有进步性的,又是一定要失败的。以上4题都属于理科试题。1997年文理科试题的第26题,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政治权利不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列宁却说:“文盲是处在政治之外的”,1998年理科试题的第23题“人们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态”,文科试题的第23题“唯心主义哲学是生长在人类认识之树上的一朵不结果实的花”,属于正确命题。1999年文理科试题的辨析题没有一题的命题是正确的。
这类试题比较好答:
(1)判断:命题正确;(2)分析说明,将命题展开,说明理由。
(3)命题是模糊的、不准确的,其情况比较多。
[1]片面的,有合理性。
例如“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1996年文科试题);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英雄人物是历史的“剧作者”(1993年文科试题);在中国,没收官僚资本就其革命性质而言是新民主主义的(1998年文科试题)。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带来了经济增长,却使全球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等一系列危机(1999年文科试题)。
[2]部分正确,部分错误。
例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1990年文科试题);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价值量(1998年文科试题);资产阶级的平等权利在消除等级特权的同时,也消除了阶级特权(1999年文科试题)。
[3]前提正确,推论(结论)错误。
例如,人的实践是有目的的,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1989年理科试题);历史发展的总的合力是人民群众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括个人意志的作用(1993年理科试题);社会生活是复杂的,决定社会性质和发展的要素是多元的(1998年文科试题);1997年理科试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是对客观真理的否定;文科试题的第23、24题:社会历史是有规律的,所以历史事件是可以重复出现的;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4]笼统的、缺乏分析的。
例如,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1994年理科试题);资本主义民主是虚伪的、不真实的民主(1994年理科试题);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1996年文科试题);“金钱是政治的母乳”(1999年理科试题)。
[5]有联系的,不能等同的。
例如,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与主观和客观是等同的(1992年理科试题);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1991年文科试题)。
[6]表面上有道理,但未揭示其实质。
例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如果两党的原则分歧很大,以至一执政党转变到另一执政党就意味着根本转变,那就太危险了(1996年理科试题);抗日战争后期,美国政府派赫尔利来华的的目的是为调节国共两党关系,赞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1990年理科试题)。
对于这些命题的辨析,回答既不能说对(正确),也不能说不对(不正确),即说对也不对,说不对也不对,关键在于对具体的命题进行具体分析,从命题中找出概念、观点及其相互关系,然后运用同他们相关的理论,知识加以展开论证命题说涉及的问题,阐明正确的观点,指出命题的不足与实质,如果没有把握就不必对命题作出明确的判断,关键在于分析说理。
4论述题
论述题是指运用考试大纲所规定的各科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分析,论证,阐述某一方面的实际问题,主要是我国社会(包括现实的和历史的)重大的问题,同时个别还有人生观的问题。论述题是对考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能力,政治思想水平的全面综合考察。论述题 有不同的形式,对不同的形式应用不同的方法。
(1)运用给定原理,分析阐明某一实际问题,这是最常见最多的一种形式
例如,试述价值规律的作用,并用以阐明我国企业必须注重技术进步,改善经营管理(1996年理科试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关于基本矛盾的原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阐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1995年理科试题);试述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原理,并结合当前实际阐明重视意识形态工作的胜利(1992年理科试题);试从认识主题的含义和特征,阐述在我国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不断增强主题认识能力(1998年理科试题)。
对于这种形式的论述题的答法或思路是:
[1]理解题意,分开答,答出原理的具体内容,说明某一实际问题的含义或性质。
[2]联系答。把原理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运用原理(一般道理)分析实际问题(具体问题),说明理论的科学性、政治上的正确性、时间上的有效性。
[3]综合答,承前启后,得出结论,明确表态。
(2)运用某一领域或范围的理论,论述和评析已给定的问题。
例1:使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评述下述观点:
在科学活动中,为了客观公正的观察和分析事实材料,避免“带着有色眼镜看问题”,应该排除头脑中已有的理论认识和哲学的指导,诗人们在观察中对一切已有理论持“中立态度”。(1996年文科试题)
例2:使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评述以下论断;
“再历史转折时期,只要充分认识历史必由之路和自己的历史责任,作出正确的选择,就可以在历史进程中大有作为。”(1995年文科试题)
例3:联系现实理想状况,评述下列两种观点:
“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人是目的同时又是手段“(1992年文科试题)
例4: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对城市土地征收使用费,并按不同地段确定不同的收费标准。试析这样做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1998年文科试题)
对于这种形式的论述题的答法或思路是:
[1]首先是看懂、理解给定的问题,它是正确的或错误的或是模糊的、不准确的,这种形式的论述题实际上是展开了扩大了的辨析题。
[2]根据给定问题找出或答出同问题有直接相关的原因、观点;
[3]运用原理、观点分析给定问题,阐明正确的认识。
(3)试述某一原理、观点并论证某一问题及其重要意义。
例1:试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及科学回答这一问题的重大意义。(1996年理科试题)
例2:论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并说明抑制通货膨胀是处理好三者关系的重要环节。(1995年文科试题)
例3:试述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及其现实意义。(1994年理科试题)
例4:试述中国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1987年理科试题)
例5:试述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的三种不同的建国主张及其历史命运。(1994年文科试题)
例6:试述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着一著作中提出的新理论及其意义。(1998年理科试题)
1997年理科试题的第27,28两题,也属于这种形式。1999年文理科试题的四个论述题都属于这种形式。
从上述例题中可以看出,这种形式的论述题实质上是展开和扩大的简答题,运用简答题的答法展开回答试题所提出的所有的问题。如对例1的回答:
[1]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是什么,
[2]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为什么是科学的回答,
[3]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什么是科学的回答
[4]科学回答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是什么
回答这些试题,一定要细致审题找出有几个问题,如果把例1中的科学回答这一问题丢掉了,一半以上的分数就丢掉了。既然是展开和扩大了的简答题就不同于简答题,不仅要回答是什么,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办(既重要意义)
5 材料题
材料题是给出一定的材料(大都有3个以上的材料),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材料,回答试题所提出的问题。材料题主要是考察考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的能力,对给定材料进行分析,鉴别,比较,概括,综合。1993年文科试题中开始有材料题,1995年,1996年文理科试题都分别有两个考题,涉及的学科是哲学,革命史,社建,世界政治与经济关系,各有一题,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的材料题属文科考题。1996年理科的两个材料题,哲学试题难,革命史易;文科的两个材料题社建试题容易,世界政治与经济关系试题较难,哲学的材料题超过了考试大纲和通行教材的要求。
1997年理科的两个材料题,1个题属于哲学,1个属于革命史;文科的两个材料题,1个属于社建,1个属于国际关系,都具有一定的难度(包括新意)。1998年理科的两个材料题,1个属于关于资本主义基本原理和社建的综合题,1个属于社建,文科的两个材料题,1个属于革命史,1个属于国际关系,。1999年理科的两个材料题,1个属于革命史,1个属于社建;文科的两个材料题,1个属于哲学,1个属于国际关系。
回答材料题的方法或思路是:
(1)认真细致的阅读给定的材料,弄清楚表达的背景、针对性和观点;
(2)把试题要求回答的问题同材料结合,确定材料所考的科目及有关原理,观点;
(3)运用有关原理,观点,按照回答要求,再看材料,进行鉴别,比较,概括,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