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考研政治指导:资本主义地租全功略
一、明确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基本生产关系
背景知识:
在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地主、农业资本家、农业工人三大阶级,地主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农业资本家交地租,农业资本家雇佣农业工人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农业工人劳动中创造剩余价值,农业资本家得到了平均利润(农业资本属于职能资本),超额利润(剩余价值中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部分)被农业资本家以地租的形式交给地主。
结论:
①资本主义地租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②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是超额利润。
③资本主义地租反映了两重经济关系:
⑴地主和农业资本家共同剥削、瓜分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关系;
⑵地主和农业资本家的关系,地主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由农业资本家来交地租。
二、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背景知识:
既然资本主义地租是一种超额利润,那么这种超额利润是怎么产生的呢?这便是研究资本主义地租的核心问题。首先我们必须知道,在资本主义农业中,土地被分为优等地、中等地和劣等地,区分它们的标准是土地自身的自然差别(肥沃程度或地理位置)以及对土地连续投资的收益差别。
资本主义地租根据它产生的原因和条件的不同,区分为两种基本形式: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一)绝对地租
绝对地租是指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用任何土地(包括劣等地在内)都必须缴纳的地租。绝对地租实质上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土地私有权的垄断,形成的条件是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的资本有机构成。
下面解释原因:
v在资本主义相当长的时间里,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指除农业资本以外的其他资本)的有机构成。这样,等量资本在农业中可以支配更多的活劳动,在剥削率相同的情况下,就能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见下表:
(注意,在政治经济学里面,剩余价值率m’通常都假定为100%)
农业部门 | 其他部门 | |
C:V | 7:3 | 8:2 |
等量资本(假定为10元)获得的剩余价值(m=v×m’) | 3元 | 2元 |
我们前面在学习平均利润形成的时候,有过这样一条定律:“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也就是平均利润)”,这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资本能在产业内自由流动”。而在资本主义农业中,由于存在着土地私有权的垄断,阻碍了其他资本向农业部门的自由转移(这个应该很好理解,比如海尔原来是做冰箱的,后来转产做彩电、空调,在转产过程中,一般只需要投入新的设备和技术即可,而让海尔投资农业,它必须先解决土地的问题,而现在大家都知道,报批土地是一件很烦琐的事情,远比投入设备和技术要难)。因此,农产品的利润不参与平均利润的形成,并且要高于平均利润(理由前面说过,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资本的有机构成,从表中也可以看出)。正是因为农产品的利润不参与平均利润的形成,所以农产品是按其价值出售,而不是按照社会生产价格出售。
注意:
1、 社会生产价格=生产成本(C+V)+平均利润
2、 前面说到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利润是平均利润,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与其他资本(主要是工业资本)获得平均利润不同,其他资本(主要是工业资本)获得平均利润是由于产业间的竞争导致。而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是因为,假如农业资本家投资农业获得不了平均利润,他便不会投资于农业,因为他大可以投资于能够获得平均利润的其他部门。那么肯定会有人问,为什么农业资本家不能获得全部剩余价值呢?很简单,因为农业资本家本身不拥有土地,土地所有者拥有土地的所有权而自己不种地,农业资本家要经营土地,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让渡给土地所有者,否则土地所有者便不会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种。这也就是红宝书上面说的“土地所有权本身在生产过程中不执行任何职能,对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在理论上,农业资本家获得的平均利润在数量上是等于其他资本(主要是工业资本),但形成的原因不同。
农产品按照价值出售,就可以在扣除成本价格和平均利润(农业资本家获得)后仍然有一个余额,这就是绝对地租,它被土地所有者占有,成为绝对地租的来源。
前面讲到的都是在资本主义初期农业的情况,实际上,大家都会发现,现代资本主义农业资本有机构成等于甚至高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比如农场高度机械化生产),此时上述绝对地租产生的条件不复存在,但由于土地私有权垄断的存在,仍会有绝对地租。(因为土地所有者可以凭借土地私有权的垄断肆意抬高地租,更何况土地这中资源随着人口的增加只会更加稀缺,让土地所有者更有机会抬高地租)。
(二)级差地租
级差地租是与土地等级不同相联系的地租形式。
级差地租实质上是由于优等地和中等地的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由劣等地生产条件所决定的农产品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
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级差地租形成的条件是:土地自身的自然差别(肥沃程度或地理位置)以及对土地连续投资的收益差别
(注意:红宝书P84页倒数第8行中所讲到的“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土地的肥沃程度、距离市场远近程度的不同”不够完整,应该加上“对土地连续投资的收益差别”)
下面解释原因:
1、为什么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由于农业的特殊性:
①土地的有限性。(优等地和中等地更是稀缺)
②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在增长。(优等地和中等地的产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必须将劣等地也经营起来)
③农业资本家经营农业目的是追求利润。(结果农业资本家都抢着经营优等地和中等地,而毕竟这些土地是稀缺的,土地所有者便利用这种稀缺性肆意抬高地租,占有级差地租)
2、为什么农产品的社会价格由劣等地生产条件所决定?
前面已经说过,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对农产品的需求在增长。优等地和中等地的产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必须将劣等地也经营起来,而要让农业资本家去投资劣等地,必须让农业资本家获得平均利润。而如果农产品的社会价格由优等的生产条件决定,由于优等地的劳动生产率高,单为商品的价格就低,那么中等地或低等地的农业资本家按照这个低的价格出售农产品,显然无法获得平均利润。具体例子如下:
假设:优等地产量为1000斤,中等地为500斤,劣等地为200斤,平均利润均为0.1
土地 | 优等地 | 中等地 | 劣等地 |
投入的生产成本 | 100¥ | 100¥ | 100¥ |
每斤农产品成本 | 0.1¥ | 0.2¥ | 0.5¥ |
平均利润 | 0.1¥ | 0.1¥ | 0.1¥ |
每斤农产品生产价格 | 0.2¥ | 0.3¥ | 0.6¥ |
如果每斤农产品按照优等地的0.2元出售,那么中等地就没有利润(0.2-0.2),劣等地则亏损0.3元(0.2-0.5),要使三种土地都经营起来,则必须让劣等地的农业资本家也获得平均利润,而此时农产品的生产价格就就必须统一为0.6元。
3、优等地和中等地生产出的农产品以劣等地的价格出售,高出生产价格那部分的超额利润被农业资本家以级差地租I的形式交给地主。地主向外出租土地时,优等地的价格高,劣等地的价格低,其差额为级差地租I。(前面已经说过,土地所有者凭借资本主义土地经营垄断获得了级差地租I)
4、级差地租??的归属,取决于地主和农业资本家之间的竞争。这种竞争围绕土地租期的长短进行。级差地租??在租期内归农业资本家所有,级差地租??在租期结束,地主收回土地后级差地租??归地主所有。地主把土地组给农业资本家,双方要签订租地合同,包括租地时间的长短、每年交的地租数额。在租期内,农业资本家为土地新增加投资所获的利润(超过规定地租的部分)归农业资本家所有。租期到,地租收回土地必然要提高地租,这时级差地租II就转到地主手里。
最后强调一下:
1、无论是绝对地租,还是级差地租,都是一种超额利润,但产生这种超额利润的原因不同(详见前面论述),把握住资本主义地租是一种超额利润,对于做计算题非常有帮助。比如看这样一道题
假定2001年和2002年在甲、乙两块土地上的投入和产出如下表所示:
投入 产出
甲 乙 甲 乙
2001年 100 100 200 130
2002年 200 200 350 200
则甲地块上的级差地租II为
A.150 B.50
C.70 D.0
解析:
首先,级差地租II也是级差地租,只不过它是由对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所带来的,这是讲它产生的条件,但我们计算时,必须先把握级差地租的实质。级差地租的实质是“优等地和中等地生产的农产品的个别价格低于劣等地生产条件决定的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注意,这里的优等地、中等地、劣等地既可以指因地理位置和土地好坏引起的,也可以指因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带来的)。
本题要求我们求级差地租II,也就是要我们求因为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优等地、中等地的农产品个别价格低于劣等地生产条件决定的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而形成的超额利润。而本题中没有区分优等地、中等地以及劣等地,但从题目给出的条件看2001年的投入和产出是由追加投资前的生产条件决定的,2002的投入和产出是由追加投资后的生产条件决定的,也就是说,经过2002年的追加投资,同一土地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这主要反映在在甲块土地上2001年投入和产出带来的利润(2001年甲的产出-2001年甲的投入=200-100=100)<2002年投入和产出带来的利润(2002年甲的产出-2002年甲的投入=350-200=150)。而我们要求的就是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所带来的超额利润,不就是2002年的利润-2001年的利润=150-100=50吗>
2、只要是资本主义地租,就一定有绝对地租,是否有级差地租得看土地的类型,优等地和中等地都要交级差地租,而劣等地则没有级差地租,因为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地生产条件决定的,而劣等地无法获得因个别生产价格高于社会生产价格的超额利润,因此不能获得级差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