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分类

2012考研政治冲刺:理论辅导31

考研政治  时间: 2019-03-09 10:17:48  作者: 匿名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普遍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矛盾存在于每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之中,即无处不在;二是在每一个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都存在着矛盾,即无时不有。

矛盾普遍性的原则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矛盾分析法,承认矛盾,研究矛盾,转化矛盾,而不能消除矛盾,也不应回避矛盾,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矛盾特殊性则是指不同事物中的矛盾、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每一个矛盾内部的双方都有其特点。主要包括三个含义:一是不同事物中的矛盾各不相同,二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也各有其特点,三是同一个矛盾内部的双方也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告诉我们,不同事物中的矛盾各不相同,因而我们应当采取不同的方法对待和处理不同的矛盾,应当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科学地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正确地解决矛盾的关键。所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和活的灵魂。

2.矛盾解决的基本形式

矛盾解决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基本形式有三种:第一,矛盾一方克服另一方;第二,矛盾双方同归于尽;第三,矛盾双方融合成一个新事物。除基本形式外还有矛盾双方长期共存发展等非基本形式。在社会领域还有对抗形式和非对抗形式的区别。其中对抗性矛盾主要是指敌我矛盾,必须采取专政的方法去解决;非对抗性矛盾是指人民内部矛盾,可以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加以解决。

矛盾特殊性的原理告诉我们不同事物中的矛盾各不相同。在一个复杂事物的矛盾体系中,不同的矛盾,其地位和作用也各不相同,有的矛盾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性作用。是主要矛盾;有的矛盾处于被支配和服从地位,是次要矛盾。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相互区别的,它们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另一方面,它们又是密切联系的。第一,主次矛盾之间相互依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相比较前言的,两者相互依赖、密不可分;第二,主次矛盾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分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可以相互转化,主要矛盾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可以转化为主要矛盾。不仅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之间有特殊性,而且同一个矛盾内部的双方也具有其特殊性,其中处于主导地位和起着决定作用的方面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和服从地位的方面是矛盾的次要方面。

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矛盾的主次方面也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它们相互区别,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不能混淆。另一方面它们又是密切联系的,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依赖,缺一不可。第二,矛盾主次方面是相对而言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主要方面可以转化为次要方面。反之亦然。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采取科学的态度对待矛盾。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根据事物内部不同矛盾之间的地位和作用的差别,要突出重点,因此首先妻解决好主要矛盾,以点带面,带动次要矛盾的解决。其次,在看待事物性质的时候,根据矛盾主次方面地位和作用的差别,首先要看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也要兼顾矛盾的次要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2000年文科论述题第33题)。

5.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要求我们把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结合起来。两点论就是既要重视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兼顾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重点论就是在兼顾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能把两者等量齐观。更不能颠倒主次。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二者互为前提,相互渗透。重点论是包含着两点论的重点论,两点论也是包含着重点论的两点论。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它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抓住重点,带动全盘;看问题时要看主流,同时注意支流,在克服一种主要倾向时,也要注意可能掩盖着的另一种倾向,防止思想上的片面性。

6.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也就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1)两者相互区别。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有着明确的差别,普遍性是不同的个体所共同具有的特征或者本质,而特殊性则是每一个具体事物的个性。个性、特殊性比共性、普遍性更丰富生动;而共性、普遍性比个性、特殊性要普遍深刻,普遍性不能完全包括特殊性,共性不能完全包括个性。

(2)两者密切联系。二者相互依赖,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一方面,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脱离特殊性的纯粹的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又包含着普遍性。没有脱离普遍性的纯粹的特殊性;其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相互转化,普遍性可以转化为特殊性,特殊性也能转化为普遍性(1994年文科论述题第27题考查过)(2008年多选题第19题考查过)。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原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或者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1999年文科材料题第35题考查过)。

(2)这一原理向我们提供了认识事物的正确道路,就是从特殊到普遍再到新的特殊。人们的认识最开始接触到的往往是特殊的事物,特殊的矛盾。从特殊性人手进一步研究下去,就可以获得关于普遍性的认识,然后再在关于普遍性认识的指导下,帮助我们研究新的特殊性,从而一步一步导致我们认识的深化和知识的增加。

(3)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是我们正确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道理,是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问题的精髓。这一原理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这一原则的哲学基础,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普遍性、共性,又要体现中国的特色,适合中国的国情,也就是要兼顾我国矛盾的特殊性。将普遍性和特殊性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

在所有制方面,我们坚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共存;在分配形式方面,我们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共存;在政治上,我们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在指导思想上,我们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所有这些,都是共性和个性相统一。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既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性,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体现出中国特色这一个性。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著名思想家公孙龙曾经提出过白马非马的命题,他认为,既然白马不等于马,因而就不需要遵从马所要遵从的一般规定性。这种观点是错误的,白马虽然不等于马,但是白马属于马,是马的一种,白马虽然是特殊性,但是它包含了马的普遍性,就应当遵从马的一般的要求和规定性。白马非马的观点割裂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夸大了矛盾的特殊性,否认了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因而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猜你喜欢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