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分类

2014年考研政治辅导(浓缩版):邓三解析一

考研政治  时间: 2019-03-09 10:20:47  作者: 匿名 

一、经济结合点(4 大经济问题)

1、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问题

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1、(有关基本经济制度制定依据):2 决定;3 原因

(2 方面决定)社会主义的性质;初级阶段的国情

(3 方面原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1.2、(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十五大报告指出2 条(重要组成和作用;毫不动摇4 方面)

(重要组成和作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它对于满足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多样化需要,扩大就业渠道,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毫不动摇4 方面)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是充分认识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二是在政策上要清除各类歧视性规定,在市场准入、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各种所有制经济(同等待遇)。三是在政治上要关心帮助,在参与(政治生活)方面应当一视同仁;四是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

1.3、(坚持公有制主体,促进非公有制发展的统一):(不可对立;相互促进)

(不可对立)不能把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对立起来,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中发挥优势,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相互竞争、共同发展。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是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就是由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来共同推动的。为此,必须营造一个能够使公有制 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社会环境。

(相互促进)在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关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就其内涵来看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占主体地位的是公有制经济;二是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必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方面,缺一不可。

PS:04 修宪有关(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和(私有财产保护)内容修改之2 大意义(符合生产力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因此宪法必须反映它们的愿望和要求;对宪法第十一条的修改全面、准确地体现了中共十六大关于对非公有制经济既鼓励、支持、引导,又依法监督、管理,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精神;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实际情况,符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可避免资金外流)“私产保护”入宪意味着国家把私人财产保护提高到宪法的高度,意味着中国财产制度的重大变化;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明确提出保护私有财产,将使私有财产的政治经济地位更加明确,消除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后顾之忧;中国完善保护私有财产的法律规定,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进而吸引更多的国外投资,有效地避免资金外流。

2、改革后两个根本性转变的问题(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转变经济增长方式(2 点实质;3 必要性;基本要求;4 个途径)

(2 点实质):以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为中心。

(3 必要性):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迎接国际经济技术发展挑战。

(基本要求):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

(4 个途径):深化改革,建立4 机制(经营;技术;市场;调控)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能耗、提高质量、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市场公平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集约化生产的(宏观调控机制)。

3、有关当前宏观经济形势的问题

3.1、资本主义国家宏观调控

(涵义和实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现;垄断资产阶级利益)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运行过程的干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种重要形式,是资产阶级国家从经济运行的长远目标和全局出发,对总体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干预,其实质是为了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

(作用):(有时有限的暂缓而非根本消除)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程度上,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可以暂时缓解矛盾,但不能根本消除矛盾。

(借鉴意义):(宏观调控形式和手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共同的和一般规律,可为社会主义所用)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的实践,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些共同的和一般规律。撇开资本主义国家调节的阶级利益关系,单纯从市场经济发展中国家经济职能的角度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过程的宏观调控形式和手段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政府的一切干预活动必须建立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这一基础之上,尊重价值规律的作用;要综合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产业政策等手段方式对经济运行进行的调控。

3.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实施理论和现实依据)3 理论;2 现实

(3 个理论依据):(大生产和总供求2 者平衡;发展战略和生产目的2 个目标;体制改革)

加强宏观经济调控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保持社会总供求平衡的客观要求;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2 点现实依据):(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经历并存在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我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是是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改革开放20 多年来发展的实践看,我国经济已经经历了几次波动,这表明社会主义条件下搞经济建设,同样要面对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同样要应付价值规律调节的盲目性和破坏性。

(宏观调控目标和任务)4 目标;4 任务

(4 个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4 个当前任务):抑制通货膨胀;调整国民经济结构;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完善体系,提高水平)

(宏观体系=宏观调控手段+宏观调控政策)

(宏观调控手段)=经济手段(主)+计划、经济、法律、行政手段(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宏观调控政策)=(财政+货币+产业+收入)政策

(完善和提高的3 改进):

(计划、财政、货币等相配)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

(运行监测、部门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财税、金融尤注意)综合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要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调控作用,尤其是要加快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构建和不断完善。

3.3、宏观调控实践的转变:从“双积极”到“双稳健”

(“双积极”90s)通货紧缩条件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增国债,大建设)和积极货币政策(下调利率)来促进经济增长。

(“双稳健”03)经济过热3 表现(部分行业投资猛;通货膨胀;能源紧张)条件下,采取适当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人民币基准利率;将调整实施多年的积极财政政策,转而实施稳健财政政策(主要是控制国债规模),至此宏观调控政策体系(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实现了。

(2 点启示)必须依据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积极调整宏观调控政策(从“双积极”向“双稳健”的转变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必须综合运用各种宏观调控政策和手段(如综合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完善宏观调控体系。尤其要强调的是,宏观调控过程中各种调控手段必须相互配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固然应当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但(不能据此排斥行政手段)在必要时发挥作用,而且由于其自身的优势,行政手段有时会更为直接有效(如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等)。

4、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的问题

中国现代产权制度问题<(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公有制主要实现形式-股份制)←(所有制的核心-产权)>

4.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必须坚持的3 依据):公有制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相适应;同(社会主义发展方向)相一致,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和基本特征,是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有力保障;其主体地位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标志。

(公有制主体2 体现):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主体地位2 点注意):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量优,更重质高。

4.2、股份制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生产资料所有制)生产过程中人与人在生产资料占有方面的关系体系;

(所有制实现形式)上述经济关系借以实现的具体形式,主要指资产或资本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

(股份制是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实现形式):

(股份资本)是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而出现的;

(股份公司对资本主义的意义):促进资本主义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实现形式发生重大变化,私人资本取得社会资本的形式。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自身范围内的局部调整,但财产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和企业的雇佣劳动制并没有改变)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股份资本和股份公司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是发展股份公司,有利于社会资本的迅速集中,迅速扩大资本规模;

二是发展股份公司,有利于资本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促进经营效率的提高;

三是发展股份公司,有利于政企分离,有利于国有企业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当前,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4.3: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产权)就是对财产所拥有的权利。从本质上看,产权反映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围绕财产所形成的一系列经济权利关系;

(产权制度)就是国家为调整与财产有关的经济权利关系所做出的一系列制度性规定;

(基本特征)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

(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是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在要求)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的3 个有利于):公有制主体;促进非公有制;推动混合所有制有利于维护公有产权,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保护私有产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各类资本的流动重组、交叉持股,推动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从而真正把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增添活力。

(国有企业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中心)→国企业改革(核心&方向)→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现代产权制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

猜你喜欢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