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9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时,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
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取决于两个因素:生理和道德因素。
工作日最低界限是必须在必要劳动时间以上。
工作是的实际长度最终取决于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
分析思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劳动力价值,降低必要生产资料价值,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超额剩余价值就是个别资本家由于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各企业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联系:
本质上是一致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
区别:它们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它们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不同。
产业资本是指投在工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物质资料生产部门的资本。
产业资本的循环必须依次经过购买、生产和销售三个阶段,并相应地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
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资本家用货币资本购买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G-W(Pm A)
G货币 W商品 Pm生产资料 A劳动力
这一阶段的货币已经不是普通货币,而是货币资本。
货币资本的职能就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资本家把购买到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投入生产过程,劳动力对生产资料进行加工,结果生产出一定数量的、包含着剩余价值的新产品。
生产资本的职能就是生产出剩余价值
第三阶段是销售阶段。资本家把生产出来的包含着剩余价值的商品销售出去,换回一定数量的货币及等于预付资本的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