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分类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七章必背考点

考研政治  时间: 2019-03-09 10:22:33  作者: 匿名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考点1空想社会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局限性

(1) 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经历了三个历史发展阶段:①16—17世纪的早期空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家庭手工业生产方式相适应,代表人物有托马斯·莫尔和康帕内拉。②18世纪的空想平均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手工业生产方式相适应,代表人物有摩莱里和马布利。③19世纪初期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与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相适应,代表人物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

(2) 局限性: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葬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

提示: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19世纪中叶,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20世纪初,社会主义从理论发展到实践。

考点2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创立

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

考点3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形式和发生

(1) 主要特点:①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②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③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④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2) 形式:有暴力的与和平的两种形式,其中,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

(3) 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发生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

考点4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显示了暴力革命的伟大历史作用,证实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革命有可能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的科学论断,也表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可以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考点5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社会主义的探索

(1) 进一步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列宁制定了苏维埃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计划,提出了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和途径等措施。

(2) 外国武装干涉和国内战争时期。列宁领导苏维埃政权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 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为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领导苏维埃政权毅然决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渡到实行以发展商品经济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政策。

考点6苏联模式

(1) 基本特征:①经济发展战略主要是以高速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②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和指令性计划模式;③政治上过度集权。

(2) 弊端:集中过多,管得过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考点7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社会主义从一国实践发展为多国实践,是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又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提示:中国革命的胜利,是继俄国十月革命之后20世纪最重大的事件。

考点8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贡献

①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②社会主义国家的存在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的扩张。③社会主义力量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④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考点9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1) 无产阶级专政是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的国家政权,是新型国家政权。其最终目标是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实现无阶级社会。

(2)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其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

提示:(1)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

(2) 社会主义民主与资本主义民主在某些民主原则、民主形式上存在着历史联系,在经济基础、阶级本质、原则与实践的关系等方面也有着本质区别。

考点10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②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③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⑥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提示: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中最重要的是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这是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考点11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考点12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主要原因:①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③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④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

考点1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1) 各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2)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3) 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4) 实践证明,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改革或抛弃某种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改掉或抛弃社会主义;某种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也不等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

考点14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

(1)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发展的原因:①社会主义作为新生事物,其成长不会一帆风顺。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③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

(2) 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①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了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②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③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考点15社会主义的改革

(1) 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内在要求。

(2) 社会主义改革实践的启示:①要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②要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③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考点16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条件和性质

(1) 条件:一是阶级基础;二是思想基础。只有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产生马克思主义政党。

(2) 性质: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提示:1847年6月成立的共产主义者同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建立的第一个国际性政党组织。1869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工党是最早在一个国家内建立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考点17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和组织原则

根本宗旨是服务人民群众、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考点18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斗争和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领导作用

(1)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在革命斗争中起着思想领导、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的作用。

(2)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①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作用。②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相联系,改革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

考点19改善党的领导

社会主义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猜你喜欢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