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分类

2015年考研政治考点梳理

考研政治  时间: 2019-03-09 10:22:36  作者: 匿名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实施意义,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良性循环,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②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任务。

③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人、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

④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市场经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①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②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③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

④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

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般特征:(共性)

①经济活动市场化

②企业经营自主化

③政府调节间接化

④经济运行法治化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自己的特征(个性):

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

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共同富裕为目标;

③宏观调控能力可以较资本主义国家更强。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我国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意义

①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

②有利于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接轨;

③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跨世纪经济发展战略。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①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②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

③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③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④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

⑤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⑥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确立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②处在初级阶段;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

①建立和调整所有制结构的理论依据,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规律

②我国生产力的总体落后、多层次和不平衡状况,要求有多种经济成分与之相适应,才能促进生产力进步,否则只能束缚和阻碍经济的发展。

③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3)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①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②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③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1)含义:

①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国有控制行业:涉及国家安全;自然垄断;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中的骨干企业。

(2)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③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必须(两个毫不动摇,一个统一)

①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②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1)含义: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

(2)确定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分配的是消费品)

①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分配方式。

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必须实行这一分配制度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3)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①各种生产要素都参与了生产过程,都在生产过程中作出了贡献。

②收入分配应该体现土地、资本、知识产权等的价值,鼓励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经济建设

③把按劳分配与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4)正确处理按劳分配为主体和实行多种分配方式的关系:

①处理好不同分配方式之间的关系,一是要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二是要确立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正确处理好提倡奉献精神与落实分配政策

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依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反对平均主义与防止收入悬殊

③在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过程中,必须注重社会公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1)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

(2)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个制度)(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体,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②三权分立不符合中国的国情。

③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统

一战线学说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3)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国最高权利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①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②政治协商制度是发扬民主,发挥民主党派参政议政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制度。

(4)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加强民族团结、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1)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①民主首先是指一种国家制度,包括国体和政体。

②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政治保证,也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紧迫性和长期性

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高度民主的差距还很大,加强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紧迫性:

②民主政治建设受各方面制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地统一起来

①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

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④三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中,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

(4)尊重和保障人权

①人权,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

②人权是具体的、相对的,不是抽象的、绝对的,跟一个国家的政治状况、经济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结构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关系。

③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

④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将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保障和发展人民的各项权利作为根本任务,并将生存权、发展权作为首要人权。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依法治国: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3)依法治国的意义:

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②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保证

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④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4)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1)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的重要战略地位

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决定了精神文明是重要目标和保证,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

(3)正确认识和处理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①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互相促进,有机结合。

②经济是基础,政治是保证,文化是支撑。

③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4)社会主义荣辱观

①“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内涵是坚持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 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 奢淫逸为耻。

②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党为提高人的素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育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而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

③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是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①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②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③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1)思想道德建设解决整个民族的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问题,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分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

①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

②思想道德建设分为:理论建设、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

③首先要抓好理论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根本;理想建设是核心,道德建设是主体内容

④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①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②通过教育,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

③科学技术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

④发展各项文化事业,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指导方针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马列、毛邓为指导,坚持党路线和方针,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 品鼓舞人,培育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团结和动员各族人民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

①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

②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

③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

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2)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提高相伴随的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

①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

②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③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相互结合、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

“一国两制”和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1)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

①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②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实现国家的统一

③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2)“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内涵和基本内容:一个中国,两种制度,高度自治,和平谈判

①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②港、澳、台地区保持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③一个中国的原则是“一国两制”的前提。

(3)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纲领

①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

②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化。

③胡锦涛同志提出了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坚持用和平方式实现祖国统一。

④《反分裂国家法》,把我们对台的大政方针用立法的形式转化为法律。

中国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标: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①中国外交可以概括为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一边倒,两个拳头打人,一条线一大片,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③争取有利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和目标。

④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立足点。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①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霸权主义判断标准:外交政策。

②国际经济旧秩序是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③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国际社会中各国处理彼此之间关系的指导原则、规范和相应的保障机制。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的性质的这一表述,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要求,有利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团结和带领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

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①党的建设是我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的三大法宝之一。

②社会主义时期党面临着执政、改革开放以及和平演变的考验。

③党的状况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

④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建设,努力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

⑤党的建设已经成为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兴衰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1)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目标是:

①通过全党共同努力,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

②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

③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

④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3)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主要任务是:

①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

②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

③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

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⑤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四位一体”

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考试大)

①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始终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

②来自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干部的党员是党的队伍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和骨干力量

③同时也应该把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

④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1)先进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所系、力量所在,党的先进性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

(2)开展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使各级党组织始终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和战斗堡垒作 用,使广大党员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的品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考试大)。

(3)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举措。

一、意识的本质(唯物论)

⑴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

⑵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①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近似的反映;

②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能动的反映;

③ 无论正确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都能从客观存在中找到原形;

④ 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⑤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其形式是主观的;

⑥ 意识体现了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⑦“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了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列宁)

二、永恒发展的含义(辩证法)

⑴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是过程的集合体,是前进性的运动;

⑵ 发展是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法则。

三、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内容和意义(辩证法)

⑴ 世界上没有永恒存在的事物;

⑵ 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

⑶ 所谓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

⑷ 一切事物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⑸ 因此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具体事物的集合体。

四、两点论和重点论的关系(辩证法)

⑴ 两点论就是要同时看到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辨证关系,不能只看一方面而忽视另一面。

⑵ 重点论就是在看到两个方面的同时,必须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⑶ 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坚持两点论中的重点论,重点论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

五、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辨证关系(辩证法)

⑴可能性和现实性是相互对立的:

①可能性是指包含在现实事物之中的、预示着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

②现实性是指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③可能性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现实性是已实现了的可能性。

⑵ 可能性和现实性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六、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辩证法)

⑴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事物产生、发展、灭亡不同趋势的一对范畴。

⑵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有区别的:

① 必然性是指在事物发展中一定如此的趋势;偶然性是事物发展中并非必定发生的、不确定的趋势;

②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由非根本矛盾决定的;

③必然性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它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偶然性则对事物的发展起影响作用,它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发展。

⑶ 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①二者相互依存: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并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②偶然性一定与必然性相互联系而存在,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偶然性是必然性的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发展开辟道路;

③在一定条件下,二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七、认识的本质(认识论)

⑴ 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⑵ 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主体对客体能动的反映;

⑶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

⑷ 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

⑸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有真实的反映和不真实的反映

⑹ 实践是检验反映真实与否的唯一标准。

八、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辨证关系(认识论)

⑴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有区别的:

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②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对事物表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抽象和概括对事物本质及规律的认识。

③感性认识通过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反映;理性认识则通过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来反映。

④感性认识反映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反映事物的本质。

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依赖的:

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活动的起点。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的任务

③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的。

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辨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时间。

⑶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辨证关系会导致唯理论或经验论的错误。

九、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辨证关系(认识论)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真理的两重属性,二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⑴ 二者是有区别的:

① 任何绝对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都具有不依赖与人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人的认识按其本性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客观世界,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的,即真理是有条件的。从认识的广度和深度来看任何真理都是一定范围一定程度上近似的反映。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

⑵ 二者又是相互渗透、相互联结的:

① 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着绝对真理的部分;无数相对真理的综合构成绝对真理。

② 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中的一个环节。

⑶割裂二者的关系会犯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错误。

十、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认识论)

⑴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是绝对和相对的辨证统一,这就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⑵ 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是指:

①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只能是实践,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②时间对一切认识最终都能作出检验,没有实践检验不了的认识。

⑶ 实践标准的相对性是指:

①任何实践都是具体的,都受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

②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过程;

③因此,一定历史阶段的实践对认识真理的检验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十一、认识论相关综合原理(认识论)

⑴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认识;

②实践是认识的基本来源、发展动力,是检验人们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认识的目的;

③认识能够指导实践,对实践具有能动的指导作用;

④实践的观点是辨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观点。

⑵认识是在时间的基础上无限反复无限发展的过程

⑶ 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⑷ 我们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十二、社会和自然的关系(历史观)

⑴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 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自然前提和必要条件;

② 它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③ 维护生态平衡,自觉控制人口增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⑵ 努力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① 社会发展是一个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过程;

② 社会发展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③ 把发展科学技术与生产力和保护生态环境有机地统一起来;

④ 把人类生活需要的内在尺度和生态环境规律的外在尺度有机的结合起来。

十三、社会基本矛盾(历史观)

⑴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辨证关系(强调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①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决定其产生、性质、变化和发展方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a)上层建筑必须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b)上层建筑用政权力量和思想影响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同有害于自己经济基础的旧生产关系及上层建筑残余作斗争;

c)上层建筑对自己经济基础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主要看它是否适合自己经济基础的要求。

③上层建筑对生产力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他所服务的经济基础

的性质。服务于先进生产关系时促进生产力及社会发展,反之阻碍。

⑵ 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①科技转化为直接和现实的生产力,为人类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

②科技是历史上对社会发展起巨大推动作用的推动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有力杠杆;

③在当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④科技的发展影响着社会生产者的方方面面,并通过解放人们的思想、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等表现出来。

十四、社会意识(历史观)

⑴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强调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① 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指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精神生活,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主要是对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反映。社会意识包括社会的人的一切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决定其内容、形式和产生、发展。

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反之阻碍。

⑵ 意识形态的阶级性:

① 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经济关系的反映;

② 在阶级社会里,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

③ 在阶级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容必须体现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并为一定阶级服务。

十五、人的问题(历史观)

⑴ 人的自觉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关系

①“社会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

②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

③“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④人既是历史的“剧作者”,同时又是历史的“剧中人”;⑤社会规律具有客观性;

⑥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自觉活动在实践的基础上是统一的。

⑵ 人的本质

①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资产阶级“人性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生物属性。

② 规定人的本质最主要的是生产关系。资产阶级“人性论”把人的本质归结为抽象的共性。

③ 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资产阶级“人性论”宣扬永恒不变的人性。

④ 在阶级社会,人的社会性主要表现为阶级性。资产阶级“人性论”宣扬超阶级的“人性论”。

⑶ 人的价值

①人的价值在社会关系中存在。

②人的价值包括两方面内容即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和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③人的价值关系就是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评价人的价值的标准应是两方面内容的结合。唯物史观在二者的关系问题上首先强调个人对社会、对他人的贡献,即人的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

⑷党群关系综合原理

①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创造者

a) 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是最终决定力量,而人民群众是生产力的体现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推动社会历史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d)人民群众的历史创造作用受社会经济、政治、精神等条件的制约。

②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a)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它包括:坚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b)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二是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即“从群中来,到群众中去”。

c)群众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

④最大多数人的利益和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²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⑴ 真理是人类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符合人类的利益。

⑵ 价值体现的是客观事物对认识主体——人类的意义,是一种主体尺度,它推动人们去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

⑶ 认识真理和实现价值对社会都是重要的。认识真理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和归宿。

²时空的有限性和无限性

⑴ 时间和空间既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是无限和有限的辨证统一;

⑵ 无限存在于有限之中,无限的时空是由特定的有限时空构成的;

⑶ 有限包含无限,任何有限的事物都包含无限的结构和层次;

⑷有限的界限是可以超越的,超越有限即趋向无限。

关于经验问题

⑴ 经验属认识范畴,是感性认识范畴;

⑵ 经验有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但无论直接经验、间接经验归根到底都源于实际;

⑶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和“流”的关系,直接经验是“源”,间接经验是“流”;

⑷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人类知识的来源;

⑸ 直接经验是一切知识的最终之源。

²关于自由问题 ⑴ 自由和必然是对立的统一;

⑵ 必然是事物发展一定如此的规律性;

⑶ 自由是对必然的正确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⑷ 自由在于认识和把握必然并利用必然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⑸ 自由是具体的、历史的,没有绝对自由。

猜你喜欢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