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政治近代史复习重点:第六章
第六章
抗日战争(1931-1945.8)
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沦陷(中国抗日战争起点)――中国共产党与部分国民党局部抗战――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抗日高潮)――西安事变(十年内战结束,国共第二次合作)――卢沟桥事变与日本侵华(全国性抗战开始)――国民党抗日――共产党抗日(敌后战场,游击战)――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延安整风运动)――抗日胜利
重点:《论持久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原则和策略,延安整风,抗日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
1. 为什么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计划步步得逞?
日方原因: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策划那个军国主义国家,对中侵略,蓄谋已久。
中方原因: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对日实行不抵抗政策,军队用于围剿共产党。
国际原因:对日实行姑息纵容政策。
2. 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变中国为其独占殖民地的阶段的开始;是抗日战争的起点,解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3.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此后日本采取“速战速决”战略。
4. 日本侵华总方针:实施“以华志华”“以战养战”策略;对国民党采取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的方针;在占领区加紧复制傀儡政府,建立和发展汉奸组织;并逐步将主要兵力用于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5. 豫湘桂战役是日军在中国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
6. 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
7.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时局扭转的枢纽,十年内战局面的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和逼蒋抗日方针的重大胜利,为两党合作抗日创造有利条件。(选择题)
8. 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实际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讲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面形成。
9.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的新特点: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国共双方有政权和军事的合作;没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和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
10. 国民党战略防御阶段的正面战场
国民党组织了淞沪、忻口、徐州、武汉会战。1938年李宗仁指挥的台儿庄获得了国民党的首次胜利。
11. 国民党几乎失败的原因:客观原因是敌我力量对比上,日军占很大优势;主观原因是国民党战略指导方针上的失误。
12. 国民党战略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
1938年10月,广东武汉的失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方针,着标志着国民党由片面战场逐步转为消极抗战。
13.1937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洛川会议上,制订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是全面抗战路线的体现。洛川会议强调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抗战。
14.1938年,毛发表了《论持久战》的演讲。
内容:日本是强国,中国是弱国,强弱对比,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久战;日本是小国,发动的是退步的野蛮的战争,在国际上失道寡助,而中国是大国,进行的是进步的正义的反侵略战争,在国际上得道多助。中国已经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政治上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和人民军队,因此,最后胜利将是中国。
①深刻地揭露了中国抗日战争必须是经过持久抗战取得胜利的客观依据。
②科学地预测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过程。即抗日战争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最关键阶段)、战略反攻三个阶段。
③强调“兵民事胜利之本”。
意义:毛泽东阐明的持久战战略思想,揭示了抗日战争的发展规律和坚持抗战、争取抗战胜利必须实行的战略方针,对全国抗战的战略指导产生了积极地影响。
15.敌后战场的开辟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是全国抗日战争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均不可战胜的神话。
16.游击战
深入敌人后方后,中共提出“基本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作战方针。主要原因是中国是一个“大而弱的国家却处于进步时代”。
① 在战略防御阶段,从全局看,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正规军事主要的,敌后的游击战是辅助的。
② 在战略相持阶段,敌后游击战争成为主要的抗日作战形式(百团大战是运动战)
③ 游击战还为人民军队进行战略反攻准备了条件。
1.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
① 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
实质上是力争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权,使自己成为团结全民族抗战的中坚力量。这是把抗日战争印象胜利的中心一环。
② 坚持抗战、团结、进步,反对妥协、分裂、倒退。(国民党反共第二次高潮:皖南事变)
③ 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坚持巩固和发展,中共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总方针。
进步势力指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
中间势力指民族资产阶级、开明绅士和地方实力派。争取中间派的条件:一是共产党要有充足的力量;二是尊重他们的利益;三是要同顽固派作坚决的斗争。
顽固势力指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抗日派,即以蒋介石集团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
同顽固势力斗争的策略是“有理,有力,有节”。与两面派又联合又斗争。
2.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设
①三三制的民主政权原则
三三制民主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
三三制是指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在工作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共产党员、非共产党员的左派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
②减租减息,发展生产
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普遍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内容:一方面地主减租减息以改善人民生活;另一方面,农民交租交息以照顾地主富农的利益。实行这个政策调动了工大农民的抗日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主统一战线一边。
为了克服根据地的困难,毛提出“发展生产,保障供给”的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
3. 大后方的抗日民主运动和进步文化工作
1944年9月,林伯渠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20.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
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延安整风运动和中共七大)
1938年,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毛在《论新阶段》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前期,毛撰写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主要内容:
①阐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
②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新迷你猪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
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
意义: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仁创立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果;新民主主义理论的系统阐明,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发展而达到成熟;这个理论从思想上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人,是他们极大地增强了参加和领导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自觉性。
4. 延安整风运动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全党确立
毛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的演讲,成为了延安整风运动的指导性文件,延安整风运动在全党范围内普遍展开。
主要内容: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最主要任务,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意义:①增强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自觉性和能力。
②整风运动是一场全党范围内的、集中的、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
③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在全党范围确立起来。
21.1945年4月,中共七大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其历史意义为:
①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
② 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是中国人民在精神上、组织上的进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③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④ 中华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影响,为最终战胜世界法西斯势力做出历史性贡献。
胜利的主要原因:
① 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坚定意志和模范行动,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② 中华民族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民族战争,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③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基本经验:
① 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是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实现奋斗目标的力量源泉。
②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
③ 提高综合国力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保证。
④ 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同时又绝不惧怕战争。
⑤ 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才能捍卫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