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政治: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
(1)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它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是一个历史范畴。
(2) 使用价值, 是指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 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要考察使用价值, 是因为它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3) 交换价值, 是指商品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由价值决定的。
(4)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比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价值是商品特有的本质的属性。商品的二因素, 从表面上看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在本质上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5)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得到解决。
(6)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 一方面是有用的具体劳动, 另一方面又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相结合生产出使用价值, 而抽象劳动则形成商品的价值。
(7)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创立的, 是理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商品的价值与价值量
(1) 价值的质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的量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指在社会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创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是在同类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3)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计量的。在同一劳动时间内, 复杂劳动可以比简单劳动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的换算, 是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自发进行的。
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1)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固定不变的, 它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2)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之间最基本的关系是: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而同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3) 影响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影响商品价值量的劳动生产率, 指的是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如果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不变, 只是个别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 那么,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变。个别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高于该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 他的劳动就可以在同样的时间里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获得更多的收益。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 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个矛盾产生的基础是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只有通过交换才能得到解决。商品卖出去了, 商品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才得以体现, 他生产商品的劳动耗费才能得到补偿。
(3)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因为这个矛盾是商品内在的其他各种矛盾的根源, 它决定着私有制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决定商品生产者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的地位和命运。
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起源
(1) 价值形式, 是指价值的表现形式, 即交换价值。
(2) 从商品交换发展的历史过程看, 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
(3) 货币是商品交换自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货币的出现, 使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商品, 表现为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另一极是货币, 代表着价值。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就发展成为商品和货币的外部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