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政治模拟试题练习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中国共产党的重大战略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科学发展观的主体是人,就是指( )
A.人是发展的目的
B.经济增长是目的
C.社会事业建设是目的
D.发展本身是目的
2.各个历史时期,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不同的。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人民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改革被誉为第二次革命。关于改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间接动力
B.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C.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D.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4.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指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
A.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B.完善社会管理
C.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D.优先发展教育
5.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深入分析了近代中国的国情,论述了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进一步丰富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整体战略思想。1938年11月,他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明确指出:“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从此把经过长期武装斗争,先占乡村,后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作为革命道路确立下来。毛泽东提出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指( )
A.武装斗争、统一战线、党的建设
B.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C.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D.游击战争、红色政权、党的建设
6.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三大改造的实质是( )
A.实行农业合作化
B.建立国营经济
C.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
D.恢复国民经济
7.处理好社会分配中的效率和公平关系,是政府决策中必须加以抉择的一个重大实际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个观点强调了( )
A.公平是获得持久效率的必要条件
B.不断增长的效率才能为公平提供物质基础
C.按生产要素分配才能使要素活力不断增强
D.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别过分悬殊
8.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始终是我们国家至关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关系,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 )
A.加快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B.尊重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促进各民族间的团结
9.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开门见山说:“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那么中国革命最基本的动力的是( )
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城市小资产阶级
D.民族资产阶级
10.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有人提出要消灭商品生产、消灭货币。对此,毛泽东结合中国处在不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实际,继承列宁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理论,提出了关于经济发展的思想。这一思想是( )
A.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B.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
C.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
D.农业中要实行生产责任制
11.发展循环经济,创建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符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发展循环经济的原则是( )
A.提高资源利用率
B.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
C.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
D.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
12.2011年9月26日,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
A.科学发展
B.改革开放
C.生产精神文化产品
D.体制机制创新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欧华联合时报》发表评论指出:“中国人民从上百年的屈辱、牺牲、奋斗的历史中找到和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光明大道。”这条光明大道之所以完全正确,原因在于( )
A.坚持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原则
B.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C.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
D.根据我国实际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2.毛泽东说:“中国无产阶级应该懂得:他们自己虽然是一个最有觉悟性和最有组织性的阶级,但是如果单凭自己一个阶级的力量,是不能胜利的。而要胜利,他们就必须在各种不同的情形下团结一切可能的革命的阶级和阶层,组织革命的统一战线。”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根据是(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社会
B.中国革命面对的敌人异常强大
C.近代中国社会最大的压迫是民族压迫
D.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
3.1953年,在推进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同时,党和政府也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关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B.采取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C.把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D.初级形式和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阶段都采取四马分肥的利润分配方式
4.2011年3月,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它强调指出,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确保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除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的基本要求之外,还要坚持( )
A.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
B.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C.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D.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型政党制度。这一基本政治制度( )
A.实现了广泛参与和集中领导的统一
B.实现了社会进步和国家稳定的统一
C.实现了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
6.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 )
A.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B.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
C.贯彻“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
D.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
7.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因此,我们需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主要任务有( )
A.要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提高全党思想政治水平
B.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积极发展党内民主
C.积极发展党内民主、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D.弘扬党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8.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相结合,就是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包括(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发展经济,保障供给
9.邓小平曾经提出,在改革中不管遇到哪种困难和挫折,我们都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 )
A.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B.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C.坚持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D.坚持共同富裕
10.在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中,存在着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是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包括( )
A.按劳分配
B.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C.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D.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11.新中国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和平改造的可能性在于( )
A.工人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
B.建立了巩固的工农联盟
C.国家对主要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
D.国营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12.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党中央针对我国经济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出了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战略部署,为我们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指明了方向。因此,我们应该( )
A.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B.振兴装备制造业
C.提升高新技术产业
D.发展现代服务业
13.我国现阶段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面对的困难和挑战表现在( )
A.农村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
B.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
C.农民地位仍然低下,最需要提高
D.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
14.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是(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D.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15.毛泽东说:“离开中国的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洋八股必须废止”;“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建设“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应( )
A.与中国具体环境下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B.与民族的特点相结合
C.复制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
D.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表示出来
16.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应采取何种态度,毛泽东这样分析:“拿资本主义的某种发展去代替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不但是一个进步,而且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过程。它不但有利于资产阶级,同时也有利于无产阶级,或者说更有利于无产阶级。……在新民主主义的国家制度下,让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在不能操纵国计民生的范围内获得发展的便利,才能有益于社会向前发展。”以下选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有( )
A.在新民主主义条件下需保护民族工商业
B.中国落后的生产力需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需要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对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
17.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的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就是指( )
A.在国家直接控制和支配下的资本主义经济
B.新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C.主要地是为资本家取得一定的利润而存在
D.带着很大的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1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间投资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繁荣城乡市场、扩大社会就业的重要力量。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关于非公有制经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容
B.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
C.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是我国经济的主体
19.党的十七大强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更好解决“三农”问题,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是( )
A.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
B.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
C.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
D.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
2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经过60多年的历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了很大发展,为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们应( )
A.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B.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的联系
C.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
D.加强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
21.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在处理国际关系和外交关系方面,我们要坚持的外交工作布局是( )
A.大国是关键
B.周边是首要
C.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D.多边是舞台
三、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在全球化的环境下,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在企业竞争层面的“胜者全得”现象,越来越凸现于国家竞争的层面上。一个国家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权,唯有坚持自主创新。”
摘自《光明日报》
材料2
“按照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到2020年,我国的经济总量将在“九五”末的基础上再翻两番。所以,无论从我国面临的能源资源约束增强和维护经济安全的形势看,还是从国际科技竞争加剧、知识产权保护强化的趋势看,我国已到了必须更多依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阶段。”
摘自《人民日报》
材料3
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摘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材料4
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投入,加快科技事业发展,重视基础研究,重点发展战略高技术及其产业,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以利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在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中争取主动权。
摘自胡锦涛《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
请回答:
(1)结合材料分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5分)
(2)如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5分)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
材料2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提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继续发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材料3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出,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生态保护任务较重的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的支持;支持经济发达地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转移,扶持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项目,加快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扩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对口援助,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互惠互利机制,建立健全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机制,对资源衰退和枯竭的困难地区经济转型实行扶持措施。
请回答:
(1)在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党的第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及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怎样的思想?(5分)
(2)为实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我们应该采取哪些举措?(5分)
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据预测,“十二五”时期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将达到历史最高峰,为9.97亿。城镇平均每年需就业劳动力约为2500万人,岗位缺口每年将在1300万以上。此外,还有1亿多农村富余劳动力,每年需转移就业约800万—900万人,可以说就业压力是长期存在的。
我国劳动力市场不仅总量供大于求,而且存在供需不对接的矛盾。一边是有人没事干,一边是有事没人干;一边是有事不会做,一边是有事不愿做。比如,不少大学毕业生宁愿蜗居大城市当“蚁族”,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也不愿到有“用武之地”的广大中小城市和基层施展才华。
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还不发达,中介组织不规范,信息渠道不通畅,一方面很多岗位“虚席以待”,另一方面很多劳动者“求职无门”。就业指导和培训不到位,使劳动者求职能力和职业技能难以提升,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由于户籍、社保等方面的政策壁垒还没完全打破,导致就业机会不平等。各种不合理的“土政策”、潜在的就业歧视、城市高昂的生活成本等,抬高了就业门槛,限制了劳动者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流动,造成部分劳动者难以就业。
面对严峻复杂的就业形势,党和政府始终把扩大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就业优先战略,坚持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必须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大的力气,想方设法解决好这个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
摘自《理论热点面对面·2011》
材料2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明确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安国之策。“十二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提出,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健全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机制,创造平等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摘编自2011年3月16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请回答:
(1)造成当前我国就业难的原因有哪些?(4分)
(2)如何解决我国就业难的问题?(6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B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BD
2.【答案】ABCD
3.【答案】ABC
4.【答案】ABCD
5.【答案】ABC
6.【答案】ABD
7.【答案】ABCD
8.【答案】ABC
9.【答案】AD
10.【答案】BCD
11.【答案】ABCD
12.【答案】ABCD
13.【答案】ABD
14.【答案】CD
15.【答案】ABD
16.【答案】ABCD
17.【答案】ABD
18.【答案】AC
19.【答案】BCD
20.【答案】ABCD
21.【答案】ABCD
三、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②科学技术特别是战略高技术正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不仅是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紧迫要求。
(2)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上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为此,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如下:
第一,坚持创新型国家的核心。核心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就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战略,贯穿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激发全民族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第二,必须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
第三,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科技人才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所在。我们要进一步营造鼓励创新的环境,努力造就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注重培养一线的创新人才,使全社会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各方面创新人才大量涌现,形成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支持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
2.【参考答案】
(1)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包括促进东西部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的“两个大局”思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面向新世纪新形势新任务而做出的重大决策。进入新世纪,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
(2)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这是我国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基本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
要按照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基础和未来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人口分布、经济分布、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要创造条件引导中西部劳动力向经济相对集中的地区转移,充分发挥这些地区的人口承载力;引导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向中西部地区流动,增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通过人口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发展差距。
3.【参考答案】
(1)造成当前我国就业难的原因有:
第一,岗位缺口大。就业岗位远远低于就业劳动力。
第二,供需有错位。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供需不对接的矛盾。
第三,服务不完善。目前我国人力资源市场还不发达,中介组织不规范,信息渠道不通畅,就业指导和培训不到位。
第四,政策不健全。由于户籍、社保等方面的政策壁垒还没完全打破,导致就业机会不平等。
(2)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保障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条件。必须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
第一,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坚持发展经济与促进就业互动,积极发展经济和调整结构,以发展促进就业,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和各类中小企业,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新行业、新产业,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推进小城镇建设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岗位。
第二,鼓励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创业不仅使创业者自己实现就业,还可以通过发展多元化创业主体和多种创业形式,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更多的人就业。要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营造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运用好财税、金融政策,增加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加强技能培训和信息服务,积极培育创业主体,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推动创业型社会建设,扩大就业容量。
第三,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要统筹城市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健全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要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大学生面向农村、面向基层就业。
第四,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要规范企业行为,继续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要加强劳动执法监督,特别要解决好非法用工、超时加班、劳动条件差等问题,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第五,提高劳动者就业素质。要建立起面向城乡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通过多种渠道和途径开展职业培训。对大学毕业生新成长劳动力,进行就业技能培训。对企业在岗职工包括农民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高技能人才培训,提高其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面向创业者开展创业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创业所需的核心技能。国家进一步拓展和完善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加大对职业培训的资金投入,逐步提高职业培训支出比重。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马克思指出:“他们战战兢兢地请出亡灵来给他们以帮助,借用他们的名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历史的新场面。”这一观点是对哪种思想的评价( )
A.洪秀全的拜上帝教
B.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思想
C.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D.洋务派的“师夷长技以自强”主张
2.“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公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扫除“恶劣政治的根本”这反映三民主义哪方面的内容()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3.1861年,曾国藩的幕僚赵烈文在谈到一本书时写道:“其中所言,颇有见识……皆是效法西人所为。其钦折西洋,殆为心悦诚服,而于夷情最谙”,“观此书,由贼中不为无人”。此书应是(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天朝田亩制度》
D.《四洲志》
4.“人们多注意19世纪40年代的时代含义,实际上19世纪60年代同样是一个重要的年份,就社会观念的新陈代谢来说,它比1840年具有更加明显的标界意义。”能够论证陈旭麓先生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A.中法战争
B.洋务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D.甲午中日战争
5.《中国近代经济史纲》记载1922年一民族资本家言:“我之廉价工人,彼(日本)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日本)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况彼来者皆该国一流工厂,资本较吾雄厚,技术较吾高深,对工厂之管理经营,亦皆养之有素,吾更何恃而不恐,吾将何术以善后”。结合材料知识分析,你认为解决这种态势采取的根本方法为( )
A.必须首先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B.建立民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障碍
C.提高关税保护民族工业
D.发动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抵制洋货
6.“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大乱。”持上述观点的应是()
A.顽固派
B.资产阶级维新派
C.洋务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三民主义是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因为( )
A.包含了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
B.表达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
C.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
D.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目标
2.下列属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原因或条件的有( )
A.辛亥革命没有解决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D.中国出现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群体
3.2009年5月2日,在五四运动90周年到来之际,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同大学生亲切座谈,勉励大家自觉到基层一线去发挥才干,到艰苦的环境里去经受锻炼,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开辟事业发展的新天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使我国就业形势更加严峻,当今大学生应当( )
A.放弃大城市转向农村、边疆、山区
B.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C.自主创业,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D.练好“内功”,增强就业能力和本领
4.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评述正确的有( )
A.促使北洋政府拒签合约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属于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范畴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的相同点是( )
A.毛泽东参加会议并提出重要主张
B.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和革命
C.党独立自主解决自己的问题
D.都全力纠正了在政治上、思想上、军事上的错误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的新特点有( )
A.成分极其广泛,内部矛盾复杂多变
B.是两个政权、两支军队的合作
C.没有统一的组织形式和共同的政治纲领
D.处于既有利又复杂的国际环境之中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B.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
D.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维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族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三、分析题: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
建立民国。今者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
摘自孙文:《同盟会宣言》
材料2
这个革命,按其社会性质说来,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不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的革命。这个革命,现在还未完成,还须付与很大的气力,这是因为这个革命的敌人一直到现在,还是非常强大的缘故。孙中山先生说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就是指的这种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摘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材料3
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野蛮入侵,封建统治腐朽无能,国家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遭受了世所罕见的深重苦难。在那个内忧外患接踵而至的年代,一切关心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人们无不痛切感到,要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就必须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对中国社会进行根本变革。辛亥革命的爆发,是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深切愿望的集中反映,也是当时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而前赴后继顽强斗争的集中体现。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彪炳史册!在辛亥革命中英勇奋斗和壮烈牺牲的志士们永远值得中国人民尊敬和纪念!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
摘编自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和材料3回答,为什么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5分)
(2)结合材料2和材料3回答,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5分)
2.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l
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和估计。
摘自《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
材料2
(如果中国)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的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摘自7月17日蒋介石的庐山谈话会上发表的讲话
材料3
国际名人评说中国抗战: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
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日本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大规模突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割吞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
——美国总统罗斯福
如果日本进军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英国首相丘吉尔
美英所引以为幸的是,日本既没有足够的兵力占领和控制印度洋上的战略要点.也没有足够兵力在太平洋上拼死一战。如果日本能做到这一点,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就要改变。我们完全有理由说,日本之所以没有做到这一点,正是由于中国抗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和结局给予重大影响的结果。
——英国著名军事评论家富勒
请回答:
(1)比较材料l和材料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联合的主要依据是什么?说明两者在对待日本侵华的态度方面有何相同之处?造成什么结果?(5分)
(2)结合材料谈谈对“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观点的理解。(5分)
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随着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日益加深,社会各阶级都面临着“怎么办”的问题。农民阶级、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他们从各自的阶级立场出发,对国家的出路进行探索,先后提出了不同的主张和方案。
摘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第41页
材料2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对中国的侵略步步进逼,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祖国山河破碎、战乱不已,人民饥寒交迫、备受奴役。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迫在眉睫。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
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一次次抗争,但又一次次失败。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
摘自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答案】A
2. 【答案】B
3. 【答案】B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B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
2.【答案】ABC
3.【答案】BCD
4.【答案】ABCD
5.【答案】AB
6.【答案】ABCD
7.【答案】ABCD
三、分析题
1. (1)①孙中山先生站在时代前列,高扬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旗帜,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政治纲领,率先发出“振兴中华”的呐喊,希望推动中华民族摆脱封建****统治和外国列强侵略,推动中国跟上世界发展进步的步伐、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他领导和影响下,大批革命党人和无数爱国志士集聚在振兴中华旗帜之下,广泛传播革命思想,积极兴起进步浪潮,连续发动武装起义,有力推动了革命大势的形成。
②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理念,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虽然由于历史进程和社会条件的制约,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境遇,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但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因此,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2)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失败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的结束。辛亥革命的失败客观上是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反动联盟的力量大大超过革命派的力量;主观上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所致,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说明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这样,反帝反封建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肩上。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别的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是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无产阶级的领导是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
20世纪初,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剧烈变动,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向新民主主义的转变创造了条件。经济上,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政治上,中国工人阶级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思想文化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中,中国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中国无产阶级的一般特点和特殊优点使它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
2.【参考答案】
(1)两党联合的主要依据是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一开始就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此后一直是坚决的抗日派。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基本上放弃了以外交手段和平解决日本侵略的幻想,表示决不放弃中国领土,号召人们抵抗侵略。国共两党共同立场是抗日,结果是导致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的。占世界总人口4/5的60多个国家卷入了这场战争。法西斯侵略者给世界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中国是日本侵略的最大受害国,也是首先进行反法西斯战争的国家。中国人民在1931年到1937年独自抗战,在东方开辟了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战场每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74%以上,最高年份达90%。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另一方面,中国的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是在亚洲大陆上反对日本侵略者的主要国家。中国战场牵制和削弱了日本的力量,使之不敢贸然北进,又不能全力南进,减轻了盟军的压力,并为实施战略反攻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作出了伟大贡献。
3.【参考答案】
(1)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
(2)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党和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制度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中华民族发展进步从此开启了新的历史纪元。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唐代诗人李贺在《嘲少年》中写道:“少年安能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这一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C.运动是静止的一种特殊状态
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丝瓜俯视南瓜说:“我的藤蔓很长,可以爬得很高。清晨能看到朝阳冉冉升起,傍晚能看到夕阳徐徐落下。”南瓜说:“我的果实很重,无法爬到高处。但我依托着泥土,感到踏实和温暖;也能观察到身边细微的变化。”下列说法中与该寓言寓意一致的是( )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C.尺有所长,寸有所短
D.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3.摩尔根曾长期生活于美洲土著印第安人的部落中,掌握了大量的实际材料,对这种社会组织做了深入的了解,才写出《古代社会》这部不朽之作,提出了一系列有重大科学价值的见解。这件事说明( )
A.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B.只要掌握实际材料,就能获得理论知识
C.学习有科学价值的书本知识十分重要
D.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4.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这句话揭示了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 )
A.就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扩大生产规模进而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B.随着资本积累的增长,资本有机构成表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
C.是两极的积累即资产阶级财富的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的积累
D.资本积累必然导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5.古有一父,为解决家中鼠患,买了一只猫。猫抓老鼠的同时,却也偷吃了鸡,其子甚怨。父道:“宁无鸡也不能无猫,因无鸡不会挨冻受饿,而无猫,则会挨冻受饿。”遂其子不再怨。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时要注意( )
A.系统和要素的辩证关系
B.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6.“六十二年像长河,有缓流也有急流;六十二年像画卷,有暖色也有冷色;六十二年像乐曲,有高音也有低音;六十二年像史诗,有欢乐也有痛苦。”新中国建立六十二年历程体现了( )
A.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B.量变与质变的相互关系原理
C.矛盾双方的相互作用
D.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取代旧事物
7.“激流之下必有深潭,高丘之下必有溪谷”出自刘基刘伯温的《司马季主论卜》,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B.质量互变的关系
C.肯定和否定的关系
D.对立统一的关系
8.《抱朴子·明目》曰:“然物以少者为贵,多者为贱”。因此,认为“物以稀为贵,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这种说法( )
A.说明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B.夸大了市场供求关系的作用
C.正确的揭示了决定商品价值量大小的根源
D.正确的说明了商品的价值量与市场供求的关系
9.毛泽东指出:“人们要想得到工作的胜利即得到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思想合乎客观外界的规律性,如果不合,就会在实践中失败。”这表明( )
A.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B.认识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C.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D.利用规律改造世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10.真理是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过程。真理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客观性
B.多元性
C.绝对性
D.相对性
11.有人考证,西红柿原来长在秘鲁的森林里,叫做“狼桃”。由于它艳丽诱人,人们都怕它有毒,只欣赏其美丽而不敢吃它。法国一位画家冒着风险尝了一个,感到美味可口,并未中毒。后来经分析鉴定,发现它含有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这说明( )
A.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B.人的感官对认识没有影响
C.实践必须凌驾于规律之上
D.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2.某资本家工厂共有资本200万元,其中一次生产耗费不变资本100万元,购买劳动力部分为80万元,劳动者创造出来的新价值是200万元。该资本的剩余价值率是( )
A.300%
B.200%
C.150%
D.100%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自“蒜你狠”“豆你玩”诞生后,随着生姜、食用油、白糖、苹果、棉花、中药、煤炭等商品价格涨势接连启动,相应的三字新词随即出现,“姜你军”“油你涨”“糖高宗”“苹什么”“棉花掌”“药你苦”“煤超疯”等“侃市场”词汇无不彰显网民的智慧。同时“范跑跑”“躲猫猫”“楼脆脆”等其他领域的新词紧跟社会热点,针砭时弊,并在一夜之间走红网络。这些网络新词的出现表明( )
A.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B.意识随着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
C.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
D.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2.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这个典故犯的错误是(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B.经验主义错误
C.夸大了事物之间的联系
D.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3.马克思指出:“处于流动状态的人类劳动力或人类劳动形成价值,但本身并不是价值。它在凝固的状态中,在物化的形式上才形成价值。这就是说,要把人类抽象劳动,凝结在一定的物体里面,即一定的对象里,它才形成价值。”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说明它是( )
A.商品的自然属性
B.由抽象劳动形成的
C.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
D.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一种劳动
4.列宁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呈现多样性特点的原因是( )
A.根本指导思想的多样化
B.各个国家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
C.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D.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5.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反映论,旧唯物主义是直观反映论,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 )
A.是否承认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
B.是否承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实践
C.是否承认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D.是否承认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6.价值评价即价值认识或称为评价性认识,它是主体对客体可能具有的价值和实践改造客体后的意义、成果等进行的评价。价值评价特点主要有( )
A.价值评价的认识对象是主客体的价值关系
B.价值评价的标准由主体决定
C.价值评价结果依主体的特点而转移
D.价值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相关的知识性认识
7.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完成形式。自从货币形式出现后,整个商品世界就分裂为对立的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作为具体的使用价值而存在;另一极则是货币,它作为一般的价值而存在。货币产生后( )
A.商品的内在矛盾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矛盾
B.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表现为商品和货币的关系
C.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未能消除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
8.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下列国家形式属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的是( )
A.人民公社
B.巴黎公社
C.苏维埃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9.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下列几对概念的辩证关系与存在与思维的关系保持一致的有()
A.客观和主观的关系
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
C.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关系
D.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关系
10.客观唯心强调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本体”,是内生于客观世界自身的,而且这种“精神本体”又都不约而同地带有“事物规律”的含义,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 )
A.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B.世界统一于存在
C.万物皆在我心中
D.绝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原
11.下列现象掩盖资本主义剥削实质的是( )
A.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
B.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
C.资本主义工资是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D.资本主义利润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12.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同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紧密相联,下列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
B.以共产党为领导力量
C.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
D.只存在于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