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分类

考研政治强化模拟题及答案(二)

模拟试题  时间: 2019-03-09 10:47:06  作者: 匿名 

选择题Ⅰ: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C.坚持无产阶级政党必须植根于人民的政治立场D.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这是()

A.一切唯物主义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D.一切唯心主义观点

3.资产阶级思想家以“理性”、“人性”是否客观及实现程度作为社会进步的尺度。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进步的尺度是客观的,综合性的,其中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是()A.文化的发展程度B.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程度C.生产力的高度发展D.社会和谐的程度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济体制是指一定生产关系或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形式,反映社会经济采取的资源配置方式B.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C.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基础

D.经济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主体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反映生产力的性质

5.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保证劳动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方法。它的获得是()A.个别企业靠延长工作日和增加劳动时间的结果B.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C.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6.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是()A.Iv+m=ⅡcB.Iv+m>Ⅱc

C.Ⅰ﹙v+△v+m/x﹚=Ⅱ﹙c+△c﹚

D.Ⅰ﹙c+v+m﹚=Ⅰ﹙c+△c﹚+Ⅱ﹙c+△c﹚

7.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A.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革命道路

C.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D.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

8.“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中国共产党彻底断绝与黄色的知识分子阶层以及其他类似党派的一切联系。”这一表述错误的实质在于()

A.只组织工人、农民和士兵进行革命B.未区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C.忽视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D.未联合其他阶级和政党,采取了“关门主义”的立场9.1953年到1956年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B.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10.邓小平理论是()

A.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B.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C.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D.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改革开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之间的关系是()A.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展开B.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C.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D.基本纲领是基本路线的组成部分

12.一个社会无论有怎样强有力的法律、经济控制,若没有道德的自觉约束,在竞争中没有合作、礼让等道德规范和精神,社会也必将充满矛盾和危机,这些矛盾就不能得到正常有效的缓和以至化解,日积月累最终发生激烈对抗,这是不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这句话表明()A.必须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利用道德的约束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B.德治是治国的基本方略

C.道德体系规定着社会的目标和发展方向

D.德治和法治辩证统一,共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3.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战争与污染B.地区冲突与民族矛盾C.南北差距D.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

一、选择题Ⅰ1.A【解析】胡锦涛2003年7月1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讲话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B、C、D选项的三个“坚持”是表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时的内容。2.B【解析】题干出自马克思在1845年所写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马克思在此结论前写道:“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所以,答案只能是辩证唯物主义。3.C【解析】社会进步的尺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文化的发展程度,这是社会进步的综合性尺度。(2)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程度,这是社会进步的目标性尺度。(3)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最高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或根本性尺度。4.A【解析】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而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所以B不正确。在二者的关系中,经济制度是决定性的,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主要特点、方向都要由它来决定,所以C不正确,它颠倒了二者的关系。经济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主体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而不是生产力的性质,所以D不正确。所以答案为A。5.D【解析】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条件的。首先,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不是个别资本家的行为,而是整个社会的行为,因为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减少雇佣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必须降低雇佣工人劳动力价值构成要素的价值。其次,雇佣工人及其家属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与生产它们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首先要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一、选择题Ⅰ

1.A【解析】胡锦涛2003年7月1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讲话指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B、C、D选项的三个“坚持”是表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关系时的内容。2.B【解析】题干出自马克思在1845年所写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马克思在此结论前写道:“关于环境和教育起改变作用的唯物主义学说忘记了: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一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所以,答案只能是辩证唯物主义。

3.C【解析】社会进步的尺度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文化的发展程度,这是社会进步的综合性尺度。(2)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程度,这是社会进步的目标性尺度。(3)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这是社会进步的最高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或根本性尺度。

4.A【解析】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而研究生产关系包括研究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所以B不正确。在二者的关系中,经济制度是决定性的,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主要特点、方向都要由它来决定,所以C不正确,它颠倒了二者的关系。经济制度是指人类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占主体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而不是生产力的性质,所以D不正确。所以答案为A。

5.D【解析】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前提条件的。首先,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不是个别资本家的行为,而是整个社会的行为,因为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减少雇佣工人的劳动力价值,必须降低雇佣工人劳动力价值构成要素的价值。其次,雇佣工人及其家属所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与生产它们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首先要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

还要提高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只有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才会使生活资料的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才会下降。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有赖于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这样才会降低劳动力的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最终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6.C【解析】这里要注意,题干强调的是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而不是前提条件,所以答案只能选C。这个条件说明了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互为条件、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从这个基本条件也可以引出两个派生条件:Ⅰ﹙c+v+m﹚=Ⅰ﹙c+△c﹚+Ⅱ﹙c+△c﹚和Ⅱ﹙c+v+m﹚=Ⅰ﹙v+△v+m/x﹚+Ⅱ﹙v+△v+m/x﹚。

7.C【解析】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在革命实践中,他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并领导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在理论上,他创立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在众多历史贡献中,最根本的也是最伟大的是毛泽东把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指出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8.D【解析】题干中的引文出自《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当时中国共产党刚刚诞生,还缺乏革命斗争的实践,对中国社会状况和革命性质还需要一个认识过程。在党的一大通过的决议规定,中国共产党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这说明这时党对统一战线策略还缺乏认识,不懂得和民族资产阶级以及其他政党联合,采取了“关门主义”的立场。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9.B【解析】对中国社会不同阶段的主要矛盾有准确把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A项“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残余的矛盾”是1949年到1953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B项“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是1953年到1956年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项“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1956年以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D项“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B项为正确答案。

10.C【解析】以上四个选项如果从个别判断来说,都是正确的,但作为单项选择题的选项,与其他选项相比较而言,C项的提法最标准,概括得最全面,所以选C。

11.A【解析】党的基本路线指出我们奋斗的目标,基本纲领是在此基础上的进一步展开。

12.A【解析】以德治国为依法治国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保证。社会主义道德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标准和推动力量,并制约着社会主义法治的完善。必须大力加强道德建设,利用道德的约束力促进社会的稳定协调发展。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选项。

13.D【解析】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地区稳定的主要根源。体现在政治上,少数大国垄断国际事务,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经济上,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严重制约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导致了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扩大;在军事上,超级大国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大肆扩军备战,危及世界和平;在国际关系上,奉行强权政治。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当前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途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选项。14.D15.B16.B【解析】时事题二、选择题Ⅱ

17.BCD【解析】范缜是中国古代南朝齐梁时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无神论者。当时正值佛教盛行的时代。范缜发表的《神灭论》,揭露了统治阶级利用佛教进行欺骗的本质。“形”是形体,“神”是精

神,“即”则是不能分离的意思。“质”就是主体,“用”则是作用。把上述两句话联系起来解释,就是说,形体和精神不能分离;有形体存在才有精神存在,如果形体消失了,精神也就无法存在了。形体是产生精神的主体,精神是形体发挥的作用,作用决不能脱离主体而单独存在。在范缜看来,形体和精神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不能分离的统一体,即形神“名殊而体一”,“形神不二”。从而批判了佛教灵魂不灭、因果报应、贫富在天的宿命论观点。

18.ABCD【解析】公孙龙是名家的代表人物,以善辩著称。他认为“白马非马”是因为白是颜色,马是形状,白马只是说颜色而没有说形状,因此白马就不可能是表现形状的马,即白马非马。白马是个性,马是共性,马就是对各种不同马所具有的共同特点的抽象和概括。

19.ACD【解析】历史唯物主义者认为,实现人的价值要通过个人对社会与集体的贡献,在实现个人价值之前要通过充当社会或他人的手段来实现,个人价值通过社会价值的实现而得以体现,必须将个人的目的和手段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猜你喜欢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