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遗传学考研指导: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三)
五、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意义在遗传学上各有什么意义?
1.有丝分裂在遗传学上的意义:
a.首先是核内每个染色体准确地复制分裂为二。
b.为形成两个在遗传组成上与母细胞完全一样的子细胞提供了基础。
c.其次是复制后的各对染色体有规则而均匀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使两个细胞与母细胞具有同样质量和数量的染色体。
2.减数分裂在遗传学上的意义:
a.是配子形成过程中的必要阶段;
b.保证了亲代与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恒定性;
c.为后代的正常发育和性状遗传提供了物质基础;
d.同时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
e.增加了这种差异的复杂性;
f.为生物的变异提供的重要的物质基础,有利于生物的适应及进化;
g.为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六、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有什么不同?
1.减数分裂前期有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
2.减数分裂遗传物质交换(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交换);
3.减数分裂中期后染色体独立分离,而有丝分裂则着丝点裂开后均衡分向两极;
4.减数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数减半;
5.分裂中期着丝点在赤道板上的排列有差异: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的着丝点分别排列于赤道板两侧,而有丝分裂时则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上。
*常染色质是指间期核内染色质纤维折叠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用碱性燃料染色时着色浅的那些染色质。常染色质并非所有基因都具有转录活性,处于常染色质状态只是基因转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异染色质是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早期或中、晚期,某些染色体或染色体的某些部分的固缩常较其他的染色质早些或晚些,其染色较深或较浅,具有这种固缩特性的染色体。具有强嗜碱性,染色深。与常染色质相比,异染色质是转录不活跃部分,多在晚S期复制。
两者的区别:常染色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或对孚尔根反应呈阳性。异染色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淡色,或对孚尔根反应呈弱阳性。
*异固缩现象:细胞分裂时, 核内染色质要凝缩成染色体结构,对碱性染料着色很深,一旦脱离分裂期, 染色体去凝集成松散状态, 此时染色着色力减弱。但是,有些染色体或其片段的凝缩周期与其它的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异固缩。其中在间期或前期过度凝缩,染色很深的称为正异固缩。在中期凝缩不足,染色很浅,称为负异固缩。
七、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花粉粒? 多少精核? 多少管核? 又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多少胚囊?多少卵细胞?多少极核?多少助细胞?多少反足细胞?
答:植物的10个花粉母细胞可以形成:
花粉粒:10×4=40个;精核:40×2=80个;管核:40×1=40个。
植物的10个卵母细胞可以形成:
胚囊:10×1=10个;卵细胞:10×1=10个;极核:10×2=20个;
助细胞:10×2=20个;反足细胞:10×3=3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