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现代汉语考研指导:语法概说
语法概说
一.语法及语法学(★★:理解)
1. 定义:从构成上来说,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从听读者角度来说,语法是理解话语意思的认知规则。概括来说,研究语言结构规则和科学就叫语法学,也叫语法。
2. 语法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语法结构规则本身,即客观语法,是由社会集团约定俗成的,以自然形态存在于语言之中的。二是指对客观语法所作的科学阐释,包括各种语法论著在内,属语法学说,带有主观万分。
3. 两层的联系:客观语法具有第一性,是语法学说赖以存在的基础;语法学说具有第二性,是客观语法的反映,并在语言实践中接受语法事实的检验,而一旦建立起来并被公认,反过来就会对客观语法产生一定的限制、引导作用。
二.语法学的种类(★★:理解-重点)
1. 语法种类
Ø 语法史:按时间轴研究语法现象的历史发展之学。
Ø 描写语法:研究一定时期的静态语法现象之学。
Ø 对比语法:把亲属语言或不同系属语言的语法进行对比或比较的研究之学。
2. 语法流派
Ø 传统语法:是欧美20世纪以前直至今天多数语法教科书还沿用的语法体系,它起源于希腊、拉丁语法,一个特点就是把语法分成词法和句法两大部类,同时注重词与句子的对应关系;另一个特点是以规则为纲,强调语法结构的规则性和规范性。
Ø 结构主义语法:它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部分,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同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它强调结构形式之间的关系,重视语法体系的系统性与严密性,主张把全部语法现象放进一个统一的体系中,对于语法形式分类强调其“可验证性”。
Ø 转换生成语法:它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由形式语法学家乔姆斯基提出。他认为仅仅描写语法形式是不够的,而要探索隐藏在语法行为背后的人类普遍的“语法能力”,这种语言能力通过一套“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换规则,从而把意义和形式结合起来,把静态描写提高到动态描写。
3. 教学语法:又叫学校语法,多彩传统语法, 旨在确立规范,指导人们的的语言实践。
科研语法:其读者是语法研究工作者,它重在发掘未被注意到的语法现象,提出新的解释理论。
三.现代汉语语法的研究情况(★:了解,常考)
1.《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汉语语法著作,作者清末马建忠,出版于1898年。
2.《新著国文语法》:国内第一部系统的现代汉语语法著作,作者为北师大著名学者黎锦熙,出版于1924年。该书继承并修改了马书的一些论点,并结合国外语法研究成果和汉语实际设计了“句本位”语法体系,黎氏语法是我国解放前影响最大的语法体系。
3.王力:《中国现代语法》1943年,编写重在说明语法规则。
《中国语法理论》1944年,它从理论上进一步分析了语法现象和规则。
两书首次提出了能愿式、使成式、递系式、处置式、被动式、紧缩式等句型。
4. 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上卷1942,下卷1944),该书对古今语法现象观察相当细致,提示了句子和词组的转化,对汉语句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5.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丁声树、吕叔湘、李荣)20世纪50年代该书引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按词典的颁给词分类、采用了层次分析法,例句精当、分析入微细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并引起了全国关于词类、主语宾语两次大讨论。
四.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理解)
1. 最明显的是形态变化少;
2. 汉语词类与句子成分对应关系复杂,例如名词作主语、宾语,还能作谓语、状语、定语等;
3. 汉语中的复合词、词组、句子和结构原则基本一致,都是五类结构。
五.汉语语法学习
五级:语素-词-词组-句子-句群(不同语言学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