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专项练习:简答题(2)
简答题二:
1.简述李斯《谏逐客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秦唯一的著名散文家是李斯。李斯与韩非都是荀况的学生。李斯原是楚人,后入秦,作吕不韦的门客,官至秦丞相。李斯一些好的散文也是在秦统一以前创作的。其代表作《谏逐客书》,写在秦王政十年,即公元前237年。当时秦王曾经下令驱逐从别的国家到秦国来的一些客卿、士人,李斯当时从楚入秦,也在被逐之列。他对此事很不满,写了这篇《谏逐客书》,陈述如果秦王实行逐客令,其危害将是无穷的。文章劝谏秦王要取消逐客令,要有气量容纳各国的人才。李斯在这篇上书中,从“跨海内、制诸侯”、“成帝业”的远大政治目标出发,列举了历史上客籍人物对秦国的贡献,指出如果采取“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的作法,那么就等于把武器借给敌人,把粮食送给强盗。就是说人才外流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以至于必然导致秦政权的危亡。
全文写得议论驰骋,气势奔放。文章在艺术上排比铺陈,富于文采,写得很有说服力。而且语言趋于骈偶化,这种文风对于后来文章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2.汉代文才录士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汉代采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提供了许多机遇。西汉朝廷诏举贤良方正,州郡举孝廉、秀才,东汉又增加敦朴、有道、贤能、直言、独行、高节、质直、清白等科目,广泛搜罗人才。两汉选拔人才注重学问品行,也不排斥对有文学创作才能者的录用,许多作家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主要并不是他们经通行修,而是在于他们的文才。尽管以文才录士在两汉用人制度中并不居于主导地位,而仅是一种补充手段,但它对两汉作家群体的生成却起到了推动作用。汉代不仅中央朝廷、诸侯王,甚至有些身居要职的外戚都以文才取士。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淮南王刘安。
3.汉代作家群体的持续生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作家群体的生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条件,汉代社会为作家群体的持续生成提供了适宜的气候和土壤。
(1)解读文学典籍的时尚。①汉代的官学和私学都以讲授儒家经典——五经为主,其中就有《诗经》这部文学作品,师生在诵读五经的过程中,自然受到文学方面的熏陶,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②解读辞赋的社会风尚,对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起到催化作用。
(2) 献纳辞赋的风气。汉代采用推荐和考试相结合的办法录用人才,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提供了许多机遇。以文才录士在两汉用人制度中虽然并不居于主导地位,而仅是一种补充手段,但它对两汉作家群体的生成却起到了推动作用。除了西汉武、宣、元、成诸帝,汉初以招致文士闻名的诸侯王有吴王刘濞、梁孝王刘武、淮南王刘安。汉代诸侯王、天子和外戚对文人的招纳任用,对广大士人具有很强的号召力,使他们把文学创作当成博取功名的一种手段,并借助上层贵族的权势而聚集起来。
(3) 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两汉某些文化机构的设立,为稳定已经生成的作家群体发挥了积极作用。
(4)游学游宦的兴盛。汉代时断时续的游宦风气,也为作家群体的生成注入了活力。
4.从《史记》的褒贬尺度看,它表现了哪些进步倾向?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史记》是一部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和战斗性的传记文学名著,这首先表现在对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汉王朝统治集团和最高统治者丑恶面貌的揭露和讽刺,如《项羽本纪》、《循吏列传》、《酷吏列传》等。其次,司马迁不仅大胆揭露了封建统治集团的罪恶,而且也热情地描写了广大被压迫人民的起义反抗,如《酷吏列传》中都有所表现。第三,《史记》的人民性、战斗性还表现在记载那些为正史官书所不肯收录的下层人物,并能从压迫被剥削人民的观点出发,分别给他们以一定的评价,如《游侠列传》。第四,《史记》中还写了一系列的爱国英雄,如《廉颇蔺相如列传》。总之,作为传记文学的《史记》的思想内容是丰富深刻的:它一方面揭露了统治者及其爪牙的无比丑恶,画出了他们真实的脸谱;另一方面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歌颂了人民及其领袖的起义反抗,以及可歌可泣的爱国英雄和救人困急的侠义之士,表现了我们伟大民族的革命传统和优良品质,这对今天都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5.《史记》一书的体例是怎样的?
《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别是历史学方面的极其宝贵的贡献。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除《秦本纪》外,叙述历代最高统治者帝王的政迹;“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世家”主要叙述贵族侯王的历史;“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则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史记》就是通过这样五种不同的体例和它们之间的配合和补充而构成了完整的体系。它的记事,上自黄帝,下至武帝太初(公元前104-前101)年间,全面地叙述了我国上古至汉初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历史发展,是我国古代历史的伟大总结。
6.在司马迁的生平中主要有哪几件与他的《史记》的写作有密切关系?
司马迁的一生,据王国维先生《太史公行年考》推断,当是“与武帝相终始”。关于他的生平事迹,有三点与他的写作《史记》有重要关系。其一,司马迁的家世和家庭。司马迁的先代都是周代的史官,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著有《论六家要旨》,把春秋战国以来的“百家之学”概括为阴阳、儒、墨、名、法、道六家,对阴阳等前五家作了分析批判,而对道家作了肯定,认为道家是兼具五家之长而无五家之短。司马谈立志修一部记述“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的史书,并为此做了一定的史料准备,遗令司马迁完成。司马谈死后三年,司马迁继承父职为太史令,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着手起草。可见,司马迁的学术思想、事业理想均受到他的家庭环境和他父亲的影响。其二,青、中年时期的漫游。司马迁二十岁那年开始了漫游生活,广泛地访问遗闻旧事,考察各地社会状况和了解风土人情。这就是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所说的:“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江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归后“仕为郎中”;又“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以后又因侍从武帝巡狩、封禅,游历了更多的地方。这些实践活动丰富了司马迁的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扩大了司马迁的胸襟和眼界,更重要的是使他接触到广大人民的经济生活,体会到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愿望。这对他后来著作《史记》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其三,遭李陵之祸。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抗击匈奴,兵败投降,朝廷震惊。司马迁认为李陵投降出于一时无奈,必将寻机报答汉朝。正好汉武帝问他对此事的看法,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汉武帝。武帝以为这是替李陵游说,并借以打击贰师李广利。司马迁就这样遭受“腐刑”。他从“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戹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等先圣先贤的遭遇中看到了自己的出路,决心“隐忍苟活”,以完成自己著述的宏愿。出狱后,司马迁升为中书令,名义虽比太史令为高,但是这次被摧残的记忆,时常使他“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他的著作事业却从这里得到了更大的力量,并在《史记》若干篇幅中流露了对自己不幸遭遇的愤怒和不平。(可以更简略)
7.《史记?项羽本纪》中“垓下之战”如何描写英雄末路的悲哀?
第一层:在垓下被围,美人帐中作歌,英雄与美女惺惺相惜,渲染浓郁的悲剧氛围,表现出作者对项羽的怜惜之情。
第二层:东城之战,再次表现了他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表达了对项羽绝世才华的爱惜。同时也表现了项羽失败的主观原因,是对自己的失败不能自责,反而怨天尤人,同时通过被田父欺骗,也表现出项羽的失败客观上在于不得民心。
第三层:乌江自刎是项羽一生中最悲惨,也最壮烈的一个场面。宝马酬知己,头颅赠故人,义不过江东,司马迁用浓墨重彩表现英雄悲壮的死,并把这种英雄气概同汉朝军队的贪生怕死形成鲜明的对比,让项羽最后一次展现性格中光辉的一面,并最终完成了这个悲剧人物的描写。
8.举例说明《史记》强烈的抒情色彩。
(1)鲁迅先生曾盛赞《史记》为“无韵之离骚”,含义之一就是指这部著作的强烈的抒情性而言。《史记》是一部饱含着作者激情的文学著作,司马迁主要是要通过写史来表现他的政治理想。《史记》中有的作品通篇像一首抒情诗,如《伯夷列传》、《屈原贾生列传》。《史记》中这种全篇都像一首诗的作品虽然不多,但一篇之中有一个或几个抒情段落的篇章则是很多的。有些段落中,作者还特意引入一些歌谣谚语,特别是那种让作品人物 “自己”的即景作歌,突出地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如《刺客列传》荆轲在易水送别时作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史记》的文章常常夹叙夹议,这些议论往往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写到廉颇失势时,作者借廉颇与宾客的对话抒发了他对世态炎凉、人情淡薄的感慨。
(3)《史记》语言的总体风格是朴拙、浑厚、气势沉雄,这种特点在那些记述悲剧英雄人物的篇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项羽本纪》、《伍子胥列传》、《荆轲列传》等就是如此。
9.试分析《汉书?苏武传》的思想和艺术。
《汉书》中写得最好的人物传记是《苏武传》。他表扬了苏武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高尚品德。文章通过许多具体生动的情节描写和鲜明的对比,突出地表现了汉使臣苏武不畏强暴、不为利诱、受尽折磨、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形象。如李陵劝降时,表现发苏武始终如一凛然不可侵犯的严正态度,更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尽管李陵动之以情义,诱之以利害,娓娓动听,但苏武却丝毫不为所动。他的言语不多,却字字有力,表现出为国家宁愿肝脑涂地的坚强信念。因此,当苏武说出“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 的话时,李陵竟不禁自惭形秽而喟然叹息地说:“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两相对照,形象异常鲜明生动。最后写李陵送苏武返汉,虽只写了李陵向苏武表白自己内心悲痛的一段谈话,但其中流露的重个人恩怨得失而轻国家民族的思想,两相对照,却更加反衬出苏武留居匈奴十九年坚持民族气节的高尚品格。《苏武传》正是通过这些情节描写、生动的人物对话和鲜明的对比,绘声绘色地表现了苏武这个人物的高尚的民族气节和他在迫害之下和诱降面前的大义凛然的不屈态度,真可以说是高风亮节。苏武的事迹是十分激动人心的,而班固的文章也写得可歌可泣。
10.简述《陌上桑》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思想上:《陌上桑》则是通过面对面的斗争歌颂了一个反抗荒淫无耻的五马太守的采桑女子秦罗敷,塑造了一个美丽、勤劳、机智、勇敢、坚贞的女性形象。汉时太守,照例要在春天循行属县,说是“观览民俗”,“劝人农桑”,实际上是“重为烦扰”。《陌上桑》揭露的正是当时太守行县的真象,所谓“重为烦扰”的一个丑恶斋,是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的。
艺术上:《陌上桑》主要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罗敷和使君的对话,表现出罗敷的机智与勇敢。形式上是五言体。《陌上桑》从精神到表现手法都具有较明显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因素。诗中的主人公秦罗敷,既是来自生活的现实人物,又是有蔑视权贵、反抗强暴的民主精神的理想形象。在她身上集中地体现了人民的美好愿望和高贵品质。正是这种疾恶如仇的现实主义和追求理想的浪漫主义的这两咱精神有有机结合,以及现实主义的描写和浪漫主义的夸张虚构这两种艺术方法的相互渗透,才塑造出罗敷这一卓越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