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西医综合真题解析
A型题:1~90小题,每小题1.5分;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195分。在每一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41.营养不良性萎缩时,最早发生萎缩的组织是
A.脂肪组织 B.脑组织
C.骨骼肌组织 D.心肌组织
[答案]A
[考点]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萎缩
[解析]病理性萎缩中一个类型为营养不良性萎缩,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见于长期饥饿、消化道梗阻、慢性消耗性疾病及恶性肿瘤等,由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或消耗过多引起全身器官萎缩,这种萎缩常按顺序发生,首先动员脂肪来补充能量,即脂肪组织首先发生萎缩,其次是肌肉,再其次是肝、脾、肾等器官,而心、脑的萎缩发生最晚。
42.阑尾切除术后切口处有肠内容物流出,该病变称为
A.瘘管 B.窦道 C.脓肿 D.溃疡
[答案]A
[考点]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坏死的结局
[解析]坏死组织分离排出时,窦道:组织坏死后形成的只开口于皮肤黏膜表面的深在性盲管;瘘管:连接两个内脏器官或从内脏器官通向体表的通道样缺损。
43.凝固性坏死的形态学特点是
A.形成筛状软化灶 B.病灶中出现炎症细胞
C.细胞胞膜及细胞器膜完整 D.保持原有组织轮廓
[答案]D
[考点]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坏死的类型
[解析]三种坏死基本类型: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凝固性坏死的病理学特点肉眼界限清楚,镜下微细胞结构消失,组织轮廓仍存,常见于实质脏器坏死,如心、肝、肾、脾。
44.下列创伤中,能完全修复的是
A.闭合性骨折 B.一期愈合的手术切口
C.二期愈合的手术切口 D.三度烧伤的创面
[答案]D
[考点] 损伤的修复-各种组织的再生
[解析] 软骨组织和骨组织:软骨再生能力弱,缺损大时纤维组织修补;骨再生能力强,是典型的可以完全再生的组织。
45.引起绒毛心的原发疾病是
A.浆液性心包炎 B.纤维蛋白性心包炎
C.化脓性心包炎 D.结核性心包炎
[答案]B
[考点] 急性炎症的病理学类型
[解析]
病理类型 | 主要渗出物 | 病理特点 | 好发部位及疾病 |
浆液性炎 | 浆液(血浆) | 水+少量白蛋白+中性粒细胞+纤维素 炎症轻、易消退 | 黏膜—鼻—卡他 浆膜—胸膜—结核性胸腔积液 滑膜—关节滑膜—类风湿关节腔积液 疏松结缔组织—皮肤—水泡 |
纤维素性炎 | 纤维蛋白原 | 纤维素+中性粒细胞+病原菌+坏死组织 形成假膜或纤维粘连 | 黏膜—假膜性炎—白喉、痢疾 浆膜—绒毛心—心包炎 肺—肺实变—大叶性肺炎 |
化脓性炎 | 中性粒细胞 | 脓液形成(脓细胞+中性粒细胞+细菌+坏死组织碎片+少量浆液) | 表面化脓—气管、尿道、胆囊、脑膜表面 蜂窝织炎——皮肤、肌肉、阑尾疏松结缔组织内(溶血性链球菌) 脓肿—组织内部—疖、痈(金黄色葡萄球菌) |
出血性炎 | 红细胞 | 血管损伤明显,红细胞漏出 | 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鼠疫 |
46.下列肿瘤中,属于良性肿瘤的是
A.肝母细胞瘤 B.髓母细胞瘤
C.神经母细胞瘤 D.软骨母细胞瘤
[答案D
[考点] 肿瘤的命名、分类
[解析] 肿瘤的特殊命名方式,某某母细胞瘤,良性的有骨母细胞瘤;软骨母细胞瘤;肌母细胞瘤,恶性的有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记忆方法:来自于骨肌肉系统的母细胞瘤为良性,其余为恶性。
47.属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特征性病变是
A.血管周围大量浆细胞浸润
B.细动脉管壁玻璃样变性
C.血管纤维素样坏死
D.小动脉动广泛血栓形成
[答案C
[考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基本病理变化
[解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基本病理变化:
1.狼疮小体(又称苏木素小体):抗核抗体攻击变性或胞膜受损的细胞,细胞核肿胀,呈均质一片,并被挤出胞体;为诊断SLE的特征性依据
2.狼疮细胞:吞噬了狼疮小体的中性粒细胞或巨噬细胞
3.肾脏、皮肤、血管及结缔组织中免疫复合物沉积;导致全身急性坏死性小动脉、细动脉炎,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慢性期血管壁增厚伴管腔狭窄。
48.下列病理变化中属于急性普通型病毒性肝炎的是
A.汇管区炎症并突破界板
B.桥接坏死伴小叶结构破坏
C.肝细胞广泛脂肪变性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
D.肝细胞广泛水肿伴点状坏死
[答案D
[考点]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病理变化
[解析]
临床分型 | 基本病理变化 | ||
普通型病毒肝炎 | 急性 | 胞质疏松化、气球样变、嗜酸性变、嗜酸性小体、点状坏死 | |
慢性 | 轻 | 点状坏死、轻度碎片状坏死 | |
中 | 中度碎片状坏死、桥接坏死 | ||
重 | 重度碎片状坏死、大范围桥接坏死、假小叶形成 | ||
重型病毒性肝炎 | 急性 | 大片坏死 | |
亚急性 | 大片坏死、结节状肝细胞再生 |
49.动脉粥样硬化对人体危害最大的动脉类型是
A.大动脉 B.中动脉 C.小动脉 D.细动脉
[答案B
[考点]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
[解析]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变化主要累及体循环系统的大型弹力型动脉(如主动脉)和中型肌弹力型动脉(以冠状动脉和脑动脉罹患最多,肢体各动脉、肾动脉和肠系膜动脉次之,脾动脉亦可受累),而肺循环动脉极少受累。
50.ARDS最典型的病变是
A.肺泡壁增厚、水肿 B.肺肉质变
C.肺透明膜形成 D.肺纤维化
[答案C
[考点]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病理特点
[解析]
定义 | 全身遭受创伤、感染及肺内严重疾患时出现的一种以进行性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特征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
发病机制 | 严重损伤→肺毛细血管、上皮细胞(Ⅱ型)严重损伤→肺泡内大量渗出→氧合障碍 |
病理特点 | 肺泡腔内大量蛋白质浆液 呼吸性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内表面透明膜(血浆蛋白+坏死上皮细胞碎屑)形成 |
并发症 | 肺泡和肺间质弥漫性纤维化 |
51.检查大肠癌原癌基因RAS是否被异常激活成为癌基因,有效的检测技术是
A.Westem-blot B.FISH C.测序 D.免疫组织化学
[答案]B
[考点]癌基因、病理学常用技术与原理(超纲)
[解析]原位杂交(ISH)可应用于mRNA转录的定位,可用于基因图谱、基因表达和基因组进化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各种功能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及变化的检测。FISH是指荧光原位杂交,目前临床中乳腺癌Her-2的表达多用此技术检测。
52.下列淋巴瘤中,预后最好的是
A.伯基特淋巴瘤 B.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C.滤泡性淋巴瘤 D.霍奇金淋巴瘤结节硬化型
[答案]D(不太确定)
[考点]霍奇金淋巴瘤
[解析]霍奇金淋巴瘤预后较好,是第一种化疗能够治愈的恶性肿瘤,其中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预后最好,结节硬化型次之。非霍奇金淋巴瘤预后较差,伯基特淋巴结和弥漫大B为侵袭性淋巴瘤,预后差;其中惰性的非霍奇金为滤泡性淋巴瘤预后较好,10年生存率超过50%,但30%的可能会进化为弥漫大B提示预后不良。
53.属于慢性肾盂肾炎的病理变化是
A.肾小球内中性粒细胞浸润 B.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
C.肾小球囊壁纤维化 D.肾小球内系膜细胞增生
[答案]C
[考点]慢性肾盂肾炎
[解析]
肾盂肾炎:肾盂、肾间质和肾小管的炎性疾病 | ||
| 急性肾盂肾炎 | 慢性肾盂肾炎 |
病因 | 上行性感染:大肠杆菌 血源性(下行性)感染:金葡菌 | 上行性感染、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和肾内反流 |
炎症类型 | 急性化脓性炎 | 慢性非特异性炎 |
肉眼 | 肾充血,切面可有脓肿形成;肾盂粘膜充血水肿,表面有脓性渗出物 | 肾体积变小,不规则凹陷性疤痕,肾盏、肾盂变形,肾盂粘膜粗糙 |
镜下 | 病变呈灶状间质性化脓性炎或脓肿形成、肾小管腔内中性粒细胞集聚和肾小管坏死 | 病变局灶性,肾小球纤维化、玻变,所属肾小管萎缩,消失;肾小管管腔内见均质红染的胶样管型, 似甲状腺滤泡;间质淋巴细胞浸润,纤维化;细小动脉硬化 |
临床病理联系 | 起病急,发热、寒战 ,腰部酸痛和肾区叩痛 | 急性肾盂肾炎反复发作,肾盂造影见肾盂肾盏变形,后期肾功能不全 |
54.不属于绒毛膜上皮癌的病理特征是
A.出血坏死明显 B.没有肿瘤间质成分
C.高度水肿的绒毛 D.肿瘤细胞高度异形
[答案]C
[考点] 滋养层细胞疾病病理分类及特点
[解析] 滋养层细胞疾病主要表现为滋养细胞异常增生,血HCG增高,病理类型包括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四种,其中绒毛膜癌为高度侵袭性恶性肿瘤,肉眼观子宫壁内出血坏死性结节,广泛出血与坏死,镜下特点为“三无“,即无绒毛结构、无间质、无血管,大量异型滋养层细胞增殖伴镜下广泛出血坏死,其与侵袭性葡萄胎的区别为无绒毛结构。
三种滋养层细胞疾病的区别 | |||
| 绒毛 | 滋养层细胞增生 | 侵袭 |
葡萄胎 | 有 | 有,可轻度异型性 | 无 |
侵袭性 葡萄胎 | 有 | 有,中度异型性 | 侵入子宫肌层,可伴有出血与坏死 |
绒毛膜癌 | 无 | 有,高度异型性 | 侵入子宫肌层、血管,甚至穿透宫壁达浆膜外,伴有广泛的坏死与出血 |
55.梅毒性增生性动脉内膜炎时,血管周围浸润的特征性炎细胞是
A.巨噬细胞 B.浆细胞 C.T淋巴细胞 D.中性粒细胞
[答案]B
[考点]梅毒的基本病理变化
[解析]
梅毒基本病理变化 | 闭塞性动脉内膜炎 | 小动脉内皮细胞及纤维细胞增生,管壁增厚、血管腔狭窄闭塞 |
小血管周围炎 | 围管性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大量浆细胞浸润 是本病的病变特点之一 | |
梅毒树胶肿 (梅毒瘤) 三期梅毒特征性病变 | 肉眼:灰白色,大小不一,质地韧有弹性,如树胶 镜下:中央为凝固性坏死(不彻底)+外周淋巴细胞和浆细胞(多)+周围上皮样细胞和朗罕斯巨细胞较(少)+外围有致密的纤维组织;钙化少 |
56.对诊断甲状腺滤泡癌最有价值的病理变化是
A.肿瘤呈浸润性生长
B.肿瘤分化差,形态类似胚胎期甲状腺组织
C.肿瘤细胞高度异形
D.肿瘤细胞核为毛玻璃样
[答案]B
[考点]甲状腺癌的病理分型和特点
[解析]甲状腺乳头状癌最常见,最主要病理学特点为镜下乳头样结构,间质内见同心圆状的钙化小体(砂粒体),癌细胞核呈透明或毛玻璃状;滤泡癌肉眼观呈结节状,包膜不完整,境界较清,切面灰白、质软,镜下表现较复杂,分化好的似腺瘤;分化差的呈实性巢片状,滤泡少而不完整,胚胎时期的甲状腺分化不良,细胞小,大小一致,不形成滤泡样结构,无胶质,故出现类似表现提示滤泡状癌。
二、B型题:121-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A、B、C、D是其下两道小题的备选项,请从中选择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选择一次或两次。
A.小动脉纤维化
B.假膜性炎症
C.纤维蛋白变性
D.细动脉玻璃样变性
133.纤维渗出后可形成的病变是
134.血管壁受到体液免疫攻击的急性期病变是
[答案]B C
[解析]急性炎症的常见类型为纤维素性炎,期特征为纤维蛋白渗出,其中在黏膜常形成假膜性炎,如白喉、痢疾。坏死类型中,有一个类型为纤维素样坏死,最常见于自身抗体攻击自身胶原纤维,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抑制排斥反应均可见到,系统性红斑狼疮典型表现为急性期广泛的小血管炎,血管壁伴纤维素样坏死。
A.血小板凝块
B.红细胞凝块
C.纤维蛋白凝块
D.血小板和纤维蛋白相间的凝块
135.急性风湿性心内膜炎二尖瓣上的血栓主要成分是
136.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凝血时血栓的主要成分是
[答案]A C
[考点]血栓的类型
[解析]
| 白色血栓 (血小板血栓) | 混合血栓 (层状血栓) | 红色血栓 | 透明血栓 (纤维素性血栓) |
形成环境 | 血流较快 | 血流变慢、漩涡 | 血流停止 | 内皮广泛损伤、凝血异常 |
常见部位 | 心瓣膜、心腔、动脉 | 心腔、动脉粥样硬化壁、动脉瘤 | 静脉 | 毛细血管 |
肉眼观 | 灰白色小结节或疣状赘生物 | 灰白色、红褐色交替 | 暗红色、湿润、与管壁不粘连 | 肉眼不可见 |
镜下特点 | 血小板+少量纤维蛋白+少量白细胞+少量红细胞 | 珊瑚状血小板小梁(边缘中性粒细胞)+纤维蛋白网+网间红细胞 | 纤维蛋白网+大量红细胞+少量白细胞 | 嗜酸性同质性纤维蛋白 |
常见疾病 | 风心病 | 左房左室附壁血栓、动脉壁附壁血栓 | 股静脉血栓尾部→肺动脉栓塞 | DIC(休克、肿瘤晚期、严重烧伤) |
A.纤维素性炎症B.化脓性炎症
C.增生性炎症D.浆液性炎症
137.肺炎链球菌感染常引起的病变是
138.痢疾杆菌感染常引起的病变是
[答案]A C
[考点]炎症的类型
[解析]肺炎链球菌,导致大叶性肺炎,为纤维素性炎;痢疾杆菌导致菌痢,为纤维素性炎。
三、X型题:151~18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选出所有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63.发生机化时,组织中出现的特征性细胞有
A.类上皮细胞
B.内皮细胞
C.成纤维细胞
D.多核巨细胞
[答案]BC
[考点]坏死的结局、肉芽组织与肉芽肿性炎的鉴别
[解析]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形成纤维瘢痕,称之为机化。肉芽组织主要构成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纤维母细胞(成纤维细胞)、炎性细胞(巨噬细胞为主、分泌PDGF、FGF、TNF;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类上皮细胞、多核巨细胞为肉芽肿性炎见到的典型细胞。
164.肺出血性梗死时,切片中可以看到的与出血性梗死相关的病变有
A.含铁血黄素
B.肉芽肿形成
C.肺组织坏死
D.肺泡内大量红细胞
[答案]ACD
[考点]梗死-出血性梗死
[解析] 出血性梗死又称红色梗死,发生基础为组织疏松和器官已在淤血状态,尤其以肺出血性梗死典型,在肺淤血的基础上(含铁血黄素),肺毛细血管压增高,肺动脉阻塞后不能有效建立肺动脉和支气管动脉的侧支循环,出现出血性梗死,肉眼观梗死病灶含血多、颜色暗红,镜下早期:肺组织凝固性坏死+肺泡腔内大量红细胞。
165.下列癌组织的细胞中,不决定肿瘤特性的有
A.增生的成纤维细胞
B.增生的内皮细胞
C.上皮来源的异形细胞
D.浸润的淋巴细胞
[答案]ACD(不太确定,备选AC)
[考点]肿瘤
[解析] 肿瘤的组织结构分为实质与间质两个组成成分。实质就是肿瘤细胞,是肿瘤的主要成分,肿瘤的生长代谢特性及肿瘤对机体的影响都取决于实质的性质,也是肿瘤分类和命名的根据。间质由纤维结缔组织及血管组成。各种肿瘤的间质基本相同,不具特异性,对肿瘤实质起营养和支持保护作用。不同种类的肿瘤,间质的量可不同。
166.细胞DNA损伤时,p53的主要作用有
A.使细胞停留在G1期
B.活化Ras
C.诱导Rb 磷酸化
D.启动细胞凋亡程序
[答案]AD
[考点]肿瘤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解析]P53是一个重要的抗癌基因使癌细胞凋亡,从而防止癌变;还具有帮助细胞基因修复缺陷的功能。正常p53的生物功能好似“基因组卫士(guardian of the genome)”,在G1期检查DNA损伤点,监视基因组的完整性。如有损伤,p53蛋白阻止DNA复制,以提供足够的时间使损伤DNA修复;如果修复失败,p53蛋白则引发细胞凋亡;如果p53基因的两个拷贝都发生了突变,对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导致细胞癌变。
167. HIV病毒可以感染的人体细胞有
A.T淋巴细胞
B.B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
D.树突状细胞
[答案]ACD
[考点]免疫缺陷病-HIV 发病机制
[解析] HIV病毒发病机制
1.HIV感染CD4+T细胞→通过gp120识别CD4受体、同时识别CXCR4、CCR5共同受体→进入细胞→基因整合→病毒复制、出芽→直接损伤CD4+T细胞
2.单核巨噬细胞→病毒通过Fc受体进入细胞→透过血脑屏障侵入神经系统
3.滤泡树突状细胞(病毒储备池)
168.在风湿热病变中,可以出现Aschoff小体的有
A.风湿性心肌炎
B.环形红斑
C.皮下结节
D.风湿性动脉炎
[答案]ACD
[考点]风湿性疾病的病理变化
[解析]风湿性疾病主要累及以下系统
1.风湿性心脏病
| 部位 | 病理变化 |
风湿性心内膜炎 (疣状心内膜炎) | 心瓣膜, 二尖瓣最多见 | 心房面疣状赘生物,灰白色,半透明,单行排列,附着牢固不易脱落;后期瓣膜、腱索变形 镜下:白色血栓(血小板+少量纤维蛋白+少量白细胞+少量红细胞) |
风湿性心肌炎 | 心肌间质结缔组织 | 间质水肿,间质血管附近见Aschoff小体和少量的淋巴细胞浸润 |
风湿性心外膜炎 | 心外膜脏层 | 以纤维素为主:绒毛心(干性心包炎)→缩窄 以浆液渗出为主时:心包炎性积液(湿性心包炎) |
2. 风湿性关节炎:膝、踝、腕等大关节,腔内浆液及少量纤维蛋白渗出,渗出可吸收,预后好。
3.皮肤病变:环形红斑:血管充血、炎细胞浸润;皮下结节:肘、腕、膝、踝关节附近伸侧;镜下Aschoff小体。
4.风湿性动脉炎:急性期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伴淋巴细胞浸润及Aschoff小体形成。
5.风湿性脑病:表现为风湿性动脉炎和皮质下脑炎;镜下神经细胞变性,胶质细胞增生及胶质结节形成。
来这里,突破复试最后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