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一条鞭法
专业课
时间: 2019-03-09 12:19:06
作者: 匿名
一条鞭法是明中叶对赋役进行改革而确定的制度。鞭又作编或边,简称条编法、总地等名。明中叶时,赋役多而杂,官绅凭特权豁免,农民受压榨更重。嘉靖年间,出现严重的财政危机,朝廷乃决定改革赋役制度,其中最突出的即张居正所推行的一条鞭法。《明史•食货志二》云:「一条鞭法者,总括一州县之赋役,量地计丁,丁粮毕输于官。」即把赋与役合在一起,通计一省税赋,通派一省徭役,官收官解,除秋粮外,一律改收银两,计亩折纳,总为一要,所以叫一条鞭法。嘉靖年间在部分州县试行,万历九年(1581年),在全国推行。这是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的一次重大改革。清初继承明制,继续实行一条鞭法。到雍正年间,又在这一基础上进行重大改革,实行摊丁入亩。
猜你喜欢
-
- 03-082017年考研计算机大纲详解:计算机组成原理
- 03-082017年考研计算机大纲详解:数据结构
- 03-082017年考研法律硕士(法学)考试大纲原文
- 03-082017年考研法律硕士(法学)命题趋势
- 03-082017年考研法硕(法学)大纲变化详解:宪法
- 03-082017年考研法硕(法学)大纲变化详解:中国法制史
- 03-082017年考研法硕(法学)大纲变化详解:法理学
- 03-082017年考研法硕(法学)大纲变化详解:刑法学
- 03-082017年考研法硕(法学)大纲考点详解:民法学
- 03-082017年考研法律硕士(法学)大纲变化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