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中国古代史名词解释:南衙北司之争
专业课
时间: 2019-03-09 12:19:09
作者: 匿名
宦官掌握了中央禁军军权后,地位更加巩固,权势愈加膨胀,以至操纵官员的任命,掌握废立皇帝乃至生杀皇帝之大权。宦官专权的局面就形成了。 当时固然多数官员屈服于宦官的权势,看他们的眼色行事。但是也有奋起抗争者。唐制,朝官的衙门多在皇城,宦官则居宫城,皇城在宦官衙门(在宫城)的南面,因此,便以南衙代指朝官,北司代指宦官。
南衙北司之争,就是朝官和宦官的冲突与斗争。宦官专权既威胁到了皇权,也引起朝臣的反对,因此,当皇帝和朝臣想有所作为时,势必与宦官展开斗争。其突出事件有“二王八司马”事件(永贞改新)和“甘露之变”。
猜你喜欢
-
- 03-082016考研法律硕士大纲变化详解:中国法制史
- 03-082016考研法律硕士(非法学)大纲变化详解:宪法
- 03-082016考研法律硕士(非法学)大纲变化详解:民法学
- 03-082016年考研法律硕士(非法学)大纲变化详解:法理学
- 03-082016年考研法律硕士(非法学)备考指导
- 03-082016考研管综大纲解析之中文写作考点精要
- 03-082016、2015年考研法律硕士(非法学)大纲变化对照表
- 03-082016考研管综大纲解析之中文写作100日备考纲要
- 03-082016、2015年考研农学大纲变化对照表
- 03-082016考研中医综合大纲发布高分秘笈必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