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1 ) 产业资本是指投入物质生产领域的资本, 产业资本的运动包括单个资本 ( 又叫个别资本, 指投入一个企业的资本 ) 的循环和周转, 也包括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动。( 2 ) 资本循环, 是指产业资本从某种职能形式出发, 顺次地经过三个阶段, 采取三种职能形式, 执行三种职能, 实现了价值增殖, 并回到原来出发点的全部运动过程。( 3 ) 产业
资本主义国有制的产生和发展(1) 资本主义国有制及国有企业的存在是国家垄断资本的重要形式之一。(2) 资本主义国有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 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要求, 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克服危机、 稳定经济的需要。(3) 资本主义国有制的形成途经主要有:一是国家收购私人垄断资本企业而国有化;二是国家直接投资兴办国有企业;三是国有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合资办企业。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
国际分工与生产国际化(1) 国际分工, 是指社会分工越出国界形成的国与国之间的分工。(2) 生产国际化, 是指生产过程本身越出一国范围, 在国际范围形成各国生产相互依赖、 相互补充的格局, 它是生产社会化越出国界向国际发展的表现。(3) 资本国际化, 是指资本活动越出国家的界限, 在国际范围不断运动的过程, 资本无限增殖的本性是资本国际化的根本原因。(4)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资本国际化与生产国际
2016考研英语答题卡样张提示:以上样张仅供参考,2016年考研政治答题卡还以考场发布的为准。
(1) 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至今的两种基本形态 ( 形式 ) 。(2) 自然经济是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低下相适应的一种经济形式, 它的基本特征是自给自足, 由此派生出封闭、 保守、 简单再生产为主和以劳动的自然分工为基础等特征。(3) 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经济形式, 它的基本特征是主要经济活动以货币交换为媒介来进行, 本质上是交换经济, 由此派生出开放、 开拓、 进取等特征。商
(1)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它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是一个历史范畴。(2) 使用价值, 是指物品的有用性或效用, 即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之所以要考察使用价值, 是因为它是商品交换价值和价值的物质承担者。(3) 交换价值, 是指商品与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交换价值首先
考点1: 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政策的客观依据和有利条件。(P22)客观依据:民族资产阶级居于两面性,落后的中国经济必须要利用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积极作用。有利条件:1、国营经济比重增加,资本主义发展受到限制;2、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不怕资产阶级造反。考点2: 改造的必要性。1、 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国内主要矛盾;2、 迅速发展中国经济的需要。考点3: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主要形式。(P22
考点1: 毛泽东为何提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P23)1、 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大国怎样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无现成道路可循;2、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建设中暴露出缺点和错误;3、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成功经验。考点2: 探索的成果(P23-P26相关内容)理论成果:①《论十大关系》的发表;②中共“八大”的召开;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发表。具体成果
考点1:为什么要肯定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1、 它是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引下引导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体现为一次极为深刻的社会变革;它将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体现。2、 它在当时避免了农村的两极分化,促进了农村生产力发展。考点2: 如何评价80年代的农村改革(土地承包经营制)?(P2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根据农民要求,改变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采取家
点1:为什么要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对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是一个事关全局的紧迫性的政治问题。党要全面拨乱反正,既要揭露林彪、四人帮的罪行,也要纠正毛泽东晚年的错误,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否则就不能同意全党思想,使中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考点2: 拨乱反正的主要障碍是什么?一是“两个凡是”,二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两个凡是”其实质是继续毛泽东晚年的错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实质是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