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考点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1) 1840年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但也走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2) 14世纪至15世纪,在欧洲地中海沿岸,最早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1640年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工场手工业,资...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考点1太平天国农民战争(1)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①鸦片战争失败以后,为支付对列强的巨额赔款,同时也为了弥补财政亏空,清政府加重了赋税的征收科派。②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残酷的压迫和剥削,迫使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群众走上反抗斗争的道路。(2) 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1851年1月,洪秀全率拜上帝教教众在广西省桂平...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考点1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 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2) 清末“新政”的破产。(3)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基础和骨干力量。考点2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1894年11月,孙中山创建了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立誓“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1903年,章炳麟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反对康有为的保皇观点,强调中国人民完全有能力建立民主共和制度。邹...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考点1北洋军阀的统治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形成这种局面的深刻原因是:一方面,中国主要是地方性的农业经济而没有形成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市场;另一方面,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采取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考点2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1)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开始的。《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考点1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1)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1927年4月18日,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出现了南京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的对峙局面。经过几番周折,实现了宁、汉合流。(2) 国民党政权的性质:代表地主阶级、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提示:中国仍是一个处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之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对象依然是帝国主义...
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1917年俄国爆发的十月革命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世界性的历史事件。它推动着中国的先进分子把自己的目光从西方转向东方,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昭示着人们,资本主义制度并不是永恒的,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一旦觉醒、组织起来,完全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创造出维护绝大多数人利益的崭新的社会制度。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呢?第一,十月革命给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1)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随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的任务被提上了日程。1920年1月,有人在报刊上发表《劳动团体与政党》一文,呼吁“劳动团体应自己起来做一个大政党”。1920年4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派维经斯基来华。他先后在北京、上海会见李大钊、陈独秀等,介绍...
辛亥革命的失败及其原因(1)封建军阀专制统治的形成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以武力压迫革命派,并在帝国主义列强和立宪派、旧官僚支持下,大造大总统职位“非袁莫属”的舆论,力主袁世凯上台,以便早日结束革命。一些革命党人甚至也主张只要袁世凯能逼清帝退位,就应该让他当大总统。在这种情况下,经过南北和谈,孙中山被迫表示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拥护共和,就可以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他。袁世凯在得到这些许诺后,即加紧“...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的潮流(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民国的成立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反思中认识到要确实改造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从191 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
武昌起义(1)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同盟会在批判改良主义思想的同时,派遣会员纷纷回到国内,发动了一系列反清武装起义。1906年1 2月,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起义军坚持了一个多月,最终失败。1907年5月一1 908年4月问,孙中山在两广的沿海沿边地区,亲自发动了6次武装起义:1907年5月的潮州黄冈起义、6月的惠州七女湖起义、9月的防城起义、12月的镇南关起义;19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