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一个让人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百年前第一次传入中国,于是一群爱国的热血青年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面临一个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即如何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推动下,中国大地上产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提及“思想解放”,大家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近代中国的三次思想解放潮流,而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后,在旧的社会经济体制与新的时代发展要求的激流碰撞中,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的中国人依然没有停止解放思想的脚步。一. 第一次思想解放,冲破了个人崇拜(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1976年,毛泽东逝世,虽然粉碎了“四人帮”,但是1977年两报一刊社论提出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依然延续着毛泽东的个人崇拜的错误倾向。随...
一、对待地主阶级的政策(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消灭地主阶级,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实行农民的土地私有制。作用: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得到翻身,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相关文献:《井冈山土地法》、《兴国土地法》(2)抗战时期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地主减租减息改善农民生活、农民交租交息照顾地主富农利益。作用:调动广大农民抗日积极性,又有利于争取地主资产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3)解放战争...
一、萌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年—1927年这一时期党的主要领导人还是陈独秀,党内右倾思想错误泛滥。毛泽东则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通过调查研究,深刻论证了中国社会各阶级在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毛泽东开始逐步认识在中国大地上农民和工人在革命中的不同作用,尤其是区别于苏联革命中工人占大多数,而中国革命中农民占大多数这样一个事实,为日后毛泽东的农民革命战争思想奠定了基础。二、形成时期第二次...
新民主主义革命之党的建设原因:①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多数。②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成为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内容:①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把思想建设始终放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②必须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这些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主要经验。至此,《毛中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部分结束了,后面请继续关注“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2018年考研政治毛中特核心考点汇总12018年考研政治毛中特核心考点(一)22018年考研政治毛中特核心考点(二)32018年考研政治毛中特核心考点(三)42018年考研政治毛中特核心考点(四)52018年考研政治毛中特核心考点(五)62018年考研政治毛中特核心考点(六)72018年考研政治毛中特核心考点(七)大学士考试网(daxueshi123.com)提供...
继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要的任务之一。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并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出具体部署。农业强则中国强,农村稳则中国稳。农业农村发展是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基础和前提。中国农业农村发展形势总体向好,但农业农村发展环境日益复杂,新情况与新问题不断出现,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方面的矛盾更加突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
新民主主义道路提出: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党的工作重心开始转向农村。毛泽东相继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章,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农村道路必要性:首先,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内无民主外无独立,只能是武装斗争。其次,近代中国农民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最后,农村则是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农村道路...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统一战线必要性: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②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可能性: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诸多矛盾交织在一起。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的联盟,主要是工农联盟;另一个是工人阶级和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主要是与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第一个联盟是统一战线的基础。经验: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②必须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方针。③...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武装斗争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压迫,只能走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人民军队:①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这是保持人民军队无产阶级性质和建军宗旨的根本前提,也是毛泽东建军思想的核心。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