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分类

专业课

  • 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总结辅导(25)
    03-09

    洛川会议――1937年8月(制定全面抗战路线)---会议通过了《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任务的决定》和《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作军事问题和国共两党关系问题的报告。中心议题:会议正确地分析了全国抗战开始以后的形势,制定了全面抗日的路线,阐明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独立自主原则问题。会议认为:①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在抗战中的领导权;②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游击战,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③在国...

  • 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总结辅导(24)
    03-09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内容:①会议集中全力解决当时最紧迫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政策问题,瓦窑堡;思想问题:延安整风;作风问题,七大)②揭露和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和严重危害,③对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失败进行了总结,④通过了张闻天根据毛泽东的发言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⑤肯定了毛泽东等关于红军作战的...

  • 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总结辅导(23)
    03-09

    古田会议――1929年12月下旬,中国红四军古田镇召开。会议通过了毛主持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中心思想: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和党的建设。会议规定:①“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进一步阐明)决定着军队的性质和面貌,这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②规定红军除了要进行打仗消灭敌人的军事活动之外,还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

  • 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总结辅导(22)
    03-09

    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毛提出了“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会议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总结了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就国共两党关系、土地革命、武装斗争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心议题:①会议坚决纠正了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撤销陈的书记),②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③并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当前党的主要...

  • 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总结辅导(21)
    03-09

    中共四大――1925年1 月11日至22日在上海召开(提出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和工农联盟的重要思想、)出席大会的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彭述之、张太雷、陈潭秋、李维汉、李立三等20人。 主要中心议题:讨论工人阶级如何参加民族革命运动以及党如何领导即将到来的功能运动高涨的问题。历史功绩:①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各个阶段的革命态度问题,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②大会还指出...

  • 2014年考研教育学《中外教育史》重点笔记(9)
    03-09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是古代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一、生平和世界观二、教育思想白板说亚里士多德在说明自己的唯物主义认识论时指出,理智没有什么东西不是先已在感觉中的。他用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明感受与感觉对象的关系。感觉只是采纳被感觉的东西的形式而不要它的质料,在感觉里面只有形式达到我们而没有质料,人的灵魂(意识)正如一本什么也没有写上的书,或什么也没有写上的一张白纸,一块白板,它能接受对象的知识...

  • 2014年考研教育学《中外教育史》重点笔记(10)
    03-09

    古罗马的教育共和时期的教育一、古罗马共和早期的教育二、古罗马共和后期的教育 帝国时期的教育一、帝国的政治与教育变革原因:在古罗马共和时期末期,被它征服的国家和地区越来越多,罗马的版图也越来越大。为了巩固对被征服的国家和氏族的统治,为了镇压奴隶的暴动和平民的反抗,古罗马的统治者必须进一步加强国家的镇压力量。民主共和政体已经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了。古罗马历史进入奴隶制帝国时期。政体既发生变化,要求为政治...

  • 2014年考研教育学《中外教育史》重点笔记(7)
    03-09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以“问答法”著称。一、生平和教育活动二、教育思想苏格拉底认为,人天生是有区别的。但不管这种区别有多大,教育能使人得到改进。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道德伦理、道德问题是苏格拉底整个思想体系的中心。1.实践的哲学——道德苏格拉底认为,自然哲学家的研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哲学应从天上回到地上,从自然回到人间,从研究自...

  • 2014年考研教育学《中外教育史》重点笔记(8)
    03-09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柏拉图是古代西方哲学史上客观唯心主义的最大代表。一、时代与生平二、政治观和哲学观三、《理想国》中的教育观四、“第二个理想国”中的教育观五、学习即回忆柏拉图认为从感性的个别的事物中不能得到真知识,只有通过感性事物引起思维,认识共相,才能达到对真理的把握。他说人在出生以前已经获得了一切事物的知识,当灵魂依附于肉体(降生)后,这些已有的知识被遗忘了,通过接触感性事物,才重新“回忆”起已被...

  • 2014年考研教育学《中外教育史》重点笔记(6)
    03-09

    古典时代的教育一、古典时代的雅典社会二、文化的繁荣和价值观念的变化三、古典时期的教育所谓“智者”(sophists,又称诡辩家),在荷马时代,是指某种精神方面的能力和技巧,以及拥有这些能力和技巧的人。以后,各行各业具有专门知识和技艺的人,如诗人、音乐家、医生、自然哲学家,等等,也被称为“智者”。随着“智者”词义的延伸,具有治国能力的人同样被当做智者。到前5世纪后期,被用来专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

  • 上页
    159 / 330页
    下页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