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分类

专业课

  • 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总结辅导汇总
    03-09

    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总结辅导汇总1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总结辅导(1)2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总结辅导(2)3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总结辅导(3)4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总结辅导(4)5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总结辅导(5)6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总结辅导(6)7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总结辅导(7)8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总结辅导(8)9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总结辅导(9)102014年考研哲学专...

  • 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总结辅导(34)
    03-09

    1958年5月5日至23日,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后,掀起“大跃进”高潮。正式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认真贯彻争取在15年内赶超英美 附:1959—1960年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下册谈话:1、 毛泽东的四化:提出建设社会主义、除了工业、农业、科学(本来是交运)还要国防现代化。2、 社会主义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

  • 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总结辅导(33)
    03-09

    中共八大――(第一次会议) 1956年9月(中共八大前后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议程: A、毛泽东致开幕词,刘少奇作政治报告,朱德、董必武等作了重要发言。B、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着重阐述了执政党建设的问题、着重论述了加强党内、外(群众、民主党派)监督的重要性。C、周恩来作关于《二五计划的建议的报告》:1、提出应根据需要合理的规定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对大跃进苗头)。D、大会讨论...

  • 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总结辅导(32)
    03-09

    中央提出,从1953年起,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指出经济建设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要的地位。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是: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3、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4、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

  • 2014年考研哲学专业总结辅导(31)
    03-09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6月6日,在北京召开。---为全面实施《共同纲领》规定了明确的战略策略方针和行动纲领。主要讨论:国家的经济问题,并确定了党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主要任务以及所应采取的战略和策略方针。1、毛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提出经济恢复时期的重要任务是(报告题目)。2、还作了《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毛泽东指出,“四面出击,全国紧张,很不好。我们绝不可树...

  • 2014年考研教育学《中外教育史》重点笔记(20)
    03-09

    京师同文馆----金鸦片战争以来,清政府在外事活动中,由于语言文字的隔阂,所受外交损失极大,为了应付外交的迫切需要,培养本国外交人员和翻译人员。奕欣1862年上奏开设外国语学校,其他洋务派也有类似要求,同年清政府在北京开办京师同文馆,这是第一所洋务学堂。它是带有某些资本主义因素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学堂。尽管该学堂就办学成效而言并未表现出比其他学堂更鲜明的特点,但由于它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

  • 2014年考研教育学《中外教育史》重点笔记(18)
    03-09

    北宋三次兴学的经验和教训:宋代三次兴学运动,跌宕起伏,延续了七八十年之久,留下了值得总结的经验和教训,便是都不同程度地将北宋的学校教育事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可以说,宋代的学校教育制度基本上次兴学过程中逐步建立起来的,经验主要有:其一,北宋三次兴学,虽然前两次未能取得预期效果,而第三次兴学实施不久后北宋便灭亡了,但都不同程度上推进了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可以说,北宋的学校教育制度正是在三次兴学的过程中...

  • 2014年考研教育学《中外教育史》重点笔记(19)
    03-09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从“致良知”的观点出发,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这是他教育思想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他批判和揭露了传统的儿童教育不顾儿童身心特点的弊端,主张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具体说来:(1)在教育方法上,他认为应该采取“诱”、“导”、“讽”的“栽培涵养之方”,即以诱导、启发、讽劝的方法,来取代“督”、“责”、“罚”的传统方法;即,“诱之诗歌”、“导之以礼”、“讽之读书”(2)在教学内容...

  • 2014年考研教育学《中外教育史》重点笔记(16)
    03-09

    韩愈的教育思想(2★论述)一、生平与思想特点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韩愈站在维护皇权的立场上,要求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猛烈抨击佛老,极力维护儒家的道统及其独尊地位,提倡复古运动,可以说是“振兴儒学的卫道者”。他的主张代表了世俗地主阶级的利益,在客观上符合中小地主阶级以及农、工、商等小生产者的利益与要求,因而具有积极意义。二、“性三品说”及教育作用(一)性三品:第一、...

  • 2014年考研教育学《中外教育史》重点笔记(17)
    03-09

    “三舍法”“三舍法”是王安石改革太学时的一条重要措施,主要内容是:将太学生员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个等级,生员依学业程度,通过考核,依次升舍。初入学为外舍生,相当于预科生或旁听生。外舍升内舍,内舍升上舍。平时有品行(“行”)和学业(“艺”)的考察记录,每月由任课教师举行“私试”,每年由学校举行“公试”,外舍生考试和平时行艺合格者可依次升入内舍。内舍生,每两年由政府派员与学校会同举行上舍试,考试和平...

  • 上页
    165 / 330页
    下页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