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考研政治马哲难点解析:第二章
1.请问什么是哲学的“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其是如何阐述的?
(1)本体论是表述哲学理论的术语。在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中分别具有各自的含义。在西方哲学史中,本体论指关于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的学说,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各派哲学家力图把世界的存在归结为某种物质的、精神的实体或某个抽象原则。
(2)在中国古代哲学中,本体论叫做“本根论”,指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的学说。中国古代哲学家一般都把天地万物的本根归结为无形无象的与天地万物根本不同的东西,这种东西大体可分为三类:没有固定形体的物质,如“气”;抽象的概念或原则,如“无”、“理”;主观精神,如“心”。这三种观点分别归属于朴素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对于本体论,有的学者提出,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主要讲的是本体论问题,第二方面主要讲的是认识论问题,而认识论是以本体论为前提的。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以物质为本体的物质本体论构成了马克思哲学体系的基础。
(4)马克思主义哲学物质本体论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的物质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在作为整体的世界中,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本体,应该是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本体或本原,这样的本体只能是物质。
2.“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怎么理解?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任何运动都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一切变化和过程,任何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物质是运动的物质,没有离开运动的物质。这是因为,任何物质都包含内在矛盾,矛盾必然引起运动;物质通过运动而存在。另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这是因为,物质是一切运动的承担者。物质运动形式是多样的,他们相互区别,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4)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可能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即相对静止状态,但其运动却没有一刻停止。因此,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
3.怎样理解时间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无限性和有限性?
(1)时间是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时空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时空和物质运动不可分离。
(2)时空是绝对的,是指它作为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其客观实在性是无条件的,不变的;其相对性是指时空特性的具体性和可变性,时空特性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随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
(3)时空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时间和空间的有限和无限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第一,无限由有限构成,通过有限而存在。如宇宙中每一个具体事物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有限的,但是,各种具体事物数量是无限的,它们的转化、发展是无穷的。第二,有限包含着无限,有限体现着无限,任何有限的具体事物都包含无限的层次,如《庄子》所说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第三,有限是局部的、有条件的,因而是相对的;无限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因而是绝对的。如对于个体来说,其生命是有限的,这种生命的存在是有条件的,但是对于整个世界来说,生命的转化来说又是无限的,是绝对的。
4.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光,窍激为声,皆气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什么思想?
这句话朴素地表达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命题。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作为唯物主义基本形态之一,主张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不过,在它们看来,这种作为世界之本原的物质,往往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火”、“气”等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与古代辩证法通常是自发地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说,在承认世界物质性的同时,还朴素地指出了世界是联系的、发展的,存在着矛盾。命题把“气”这样一种物质作为世界的本原,而“形”、 “光”、“声”作为万物的代表是“气”的表现形式,这是十分明确的唯物主义思想。
由于“形”、“光”、“声”是运动变化着的现象,而运动、变化的观点是辩证法基本观点之一,故而该命题含有辩证法的成分。同时,这一命题也表现了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思想。由于“形”、“光”、“声”存在着区别,是不同的运动形式,所以此思想中体现了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观点。
5.什么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1)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是不同的概念,但都是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夸大绝对运动和否认相对静止是对运动的两种极端的理解。 所谓相对静止就是指没有发生某一特定形式的运动,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因而是相对的。相对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式和量度,是物质分化的前提和条件,正是由于事物在运动中存在着静止这一方面,才能形成无限多样、性质各异的事物,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就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2)相对主义:割裂相对与绝对的辩证关系,否认事物本身及人们对事物认识的稳定性和认识内容的客观性的思维方式。其特征是片面强调现实的变动性和不稳定性;夸大认识的主观形式,否认客观真理;只看到事物和认识中矛盾双方的转化和相互过渡,否认它们的区别和对立,抹杀它们之间的界限。
(3)诡辩论:指运用不正确的论据进行随意的主观推断的一种哲学思维方法,是主观主义、形而上学、相对主义的表现之一。中国古代的惠施、公孙龙和古希腊的克拉底鲁都是诡辩论的著名代表。诡辩论的主要特点是:
①就其世界观和理论基础而言是主观唯心主义;就其方法论而言是片面性和相对主义。
②常见的表现是夸大事物的某一侧面,或以事物的某方面表面相似为依据,进行所谓论证,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强词夺理,断章取义;偷换概念,转换命题等。
③突出表现在对物质的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及对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和普遍联系观点的歪曲上。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诡辩论则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夸大绝对运动而否定相对静止。如克拉底鲁提出“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可是诡辩论却是把共性与个性、把事物的联系割裂开来,加以歪曲。如中国古代的“白马非马”论,这种诡辩就是只看到白马和马的差别,却否认了二者的联系;又如有一种观点提出“天与地卑”、“山与泽平”,这就是夸大了事物的联系,却否认了二者的差别。
诡辩论的哲学根源是相对主义。
6.请问如何理解“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
(1)实践由实践主体、实践客体和实践手段三个方面构成。主体是指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个人或社会集团。客体是指主体在实践活动中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对客体有能动作用,客体对主体有制约作用。
(2)主体客体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通过对象性活动向客体的渗透和转化,也就是主体对象化。如人类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制造出先进的生产工具。
(3)客体主体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客体和外界事物的形态、属性、规律等经由人的实践活动拓宽了人的视野,发展了人的智慧,增长了人的才干,丰富了人的情感,磨炼了人的意志,从而转化为个体的素质和能力。如人类通过科学实验和生产实践获取了新的知识,提高了人们的科学技术水平。
(4)“双向对象化”的理论意义:主体客体化造成人的活动成果的体外积累,形成了人类积累、继承和发展自己本质力量的特殊方式――社会遗传方式,从而使人类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成果不会因个体的消失而消失;而人通过客体主体化这种形式占有、吸收对象(包括前人的活动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人的本质力量,使主体以新的更高的水平去改造客体。“双向对象化”正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实质内容。
7.实践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是什么?
关于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要着重掌握两点:
第一,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特点和实质看,这种相互作用既不同于一般物质实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不同于一般的精神和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而是把这两种相互作用都包含于自身。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具有物质性的特点,但又不能把这种相互作用的本质归结为一般的物质性,它体现了一般物质实体相互作用所没有的崭新的关系,即目的与手段、创造者与被创造者、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关系。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一方面受到客体的限定和制约,另一方面,又能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以自觉能动的活动不断打破客体的限定,超越现实客体。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这种限定和超越或限定中的超越关系,就是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质。
第二,从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内容和结果看,这种相互作用是通过主体对象化和客体非对象化的双向运动而实现的。主体对象化指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转化为对象物,即主体客体化。客体非对象化指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对象化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即客体主体化。
8.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是因为“实践构成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但是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吗?怎么理解?
如何理解社会的本质,这是历史观的核心问题。马克思指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就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本质。
(1)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内在地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及人与其自身意识的三重关系,这些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2)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三种基本类型的实践活动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并且对象化为社会的经济、政治和观念三种基本结构。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主要是社会关系的变化以及社会结构的变迁,而社会关系、社会结构是人的实践活动的结果和实践得以进行的方式。因此,社会发展的动力只能形成于人的实践之中。
(4)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的根本点在于从生产实践的内在结构,即生产方式去理解和解剖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决定着政治结构、观念结构以至整个社会结构,从而形成以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有机体。所以“实践构成了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整个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并不矛盾,而且是统一的,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也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展开的。
9.为什么“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从物体的机械运动,到低等原生动物的应激反应,再到高等动物的思维活动,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一种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反应,只不过是反应的形式不一样,即使是与人类相差很大的石头,你踢它一下,它也会改变原来静止的状态,这虽然跟人类对外界做出的反应有很大差别,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这就是所谓的“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这一观点强调的是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即物质决定意识,这属于唯物主义。
(2)同时,该观点又承认感觉是对物质的反映,即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这就是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性。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辩证唯物主义主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所以“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具有类似感觉的反映特性”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10.什么是庸俗唯物主义?
庸俗唯物主义是一种混淆了物质与意识的界限,不了解人脑产生意识的过程、抹煞意识本质的唯物主义哲学。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它主张存在第一性,思维第二性。但对思维、意识产生过程及其本质,则完全作了歪曲地、机械地理解,把意识当作是人脑分泌出来的一种汁液,人脑产生意识如同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样,就抹煞了意识与物质的原则区别,否认了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和映像,把人脑当作意识的源泉,从而把唯物主义庸俗化了。庸俗唯物主义是一种资产阶级哲学思潮,是非科学的世界观。我们还应认识到,庸俗唯物论还应该属于唯物论的范畴,在物质本原这个根本点上,它还是正确的。
11.马克思指出:“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这句话如何理解?
意识是物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意识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对客观实在的能动的反映,其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体现了主观和客观(以客观为基础)的辩证统一。表现在:第一,从意识的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来看,意识的形式有感觉、思维、情感、意志等,这都是人的主观世界所特有的,但它们的内容都是来自客观物质世界。第二,从意识的主观差别和客观根源来看,意识的主观性还表现在不同主体之间的差别性,同一主体在不同条件下的差别性,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源却是客观的。第三,从意识的主观特征和客观基础来看,意识的主观性不仅表现为它是对客观对象近似真实的反映,而且还可能表现为它对客观对象的歪曲的或虚幻的反映,但这种歪曲或虚幻的主观映象仍然是对于客观对象的反映,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因此,意识没有独立性,它永远依附于物质,正像问题中说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实际生活过程。”
12.如何理解“人类创造的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
这个论断是要表达意识的起源和本质,具体说来是语言同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对物质具有依赖性,从而揭示了意识的起源和本质。这种依赖性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历史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它的内容来自客观物质世界。在阐明意识的原始发生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劳动的决定作用和在劳动中产生的语言的作用,语言的产生使抽象思维成为可能。语言和意识不可分,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和意识的物质外壳,意识需要通过语言表达、记录、固定下来,意识是语言的精神内容。因此,马克思说:“意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纯粹的’意识。‘精神’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的‘纠缠’,物质在这里表现为振动着的空气层、声音,简言之,即语言。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81 页)。因此,无论是随着人类社会产生、发展而产生、发展的自然语言,还是后来产生、发展起来的人工语言(如国际语、符号语言等),都是人类意识的物质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