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分类

2012年考研政治真题预测(4)

模拟试题  时间: 2019-03-09 10:40:10  作者: 匿名 

11 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知识要点]

(1)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2)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3)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预测试题1]

有人认为: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是因为这些要素都创造了价值。请对这种看法进行分析。

[答案要点]

(1)生产要素的重要作用: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生产要素是商品的使用价值的源泉,同时又是价值创造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

(2)生产要素参与了价值的创造,应该给予相应的回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作为商品,根据等价交换的原则,理应得到相应的收益。否则,生产要素的所有者就不会将其投入到经济活动中去。

(3)生产要素不创造价值。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因为生产要素在价值的创造中作出了贡献,而非因为它们创造了价值。

[预测试题2]

近年来,城乡居民之间、不同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经济收入差距呈日益扩大的趋势。请运用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原理分析收入差距过大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答案要点]

(1)效率与公平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前提和保证,只有给劳动者公平合理的收益,才能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潜力;效率是公平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效率低下,就会直接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长,就不能或难以为实现公平创造坚定的物质基础,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困。

(2)收入差距过大问题产生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鼓励和提倡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市场经济又强调效率优先的原则,这既具有推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又具有扩大贫富差距的消极作用;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管体制不完善,出现了相当数量非法收入,远远高出劳动者合法收入的水平。

(3)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对策。①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通过改革税收制度,增加公共支出,扩大就业,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和提高福利补偿,尽可能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②对分配政策进行调整,规范收入分配程序,主要是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保障和提高低收入水平,尽可能扩大中等收入者队伍。

12.宏观调控

【知识要点】

(1)宏观调控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是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需要;是社会化大生产和保护社会总供求均衡的需要;是顺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条件。

(2)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四大目标既相互联系又此消彼长,关系复杂,需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点。我国要求在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的情况下,促进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完善国家宏观调控体系,提高宏观调控水平。健全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以国家计划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和总体要求为重要依据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货币政策要在保持货币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健全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加强各宏观经济调控部门的功能互补和信息共享,提高宏观调控水平。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手段,包括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等,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手段。要充分发挥经济手段的调节作用,重要的是财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构建和不断完善。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逐步推进税收改革。积极进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金融调控机制,完善金融监管体制。

【预测试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共出现了四次投资过热:

第一次投资过热——1982年至1985年。第一次投资过热的特点:一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大大快于国民收入增长;二是在投资方向上生产性与非生产性投资比例不当,农轻重投资比例失调;三是在投资的顺序安排上重新建、轻技改;四是超计划安排基本建设投资。

第二次投资过热——1988年。第二次投资过热,突出地表现为急于求成的指导思想对经济建设的影响,产生于中观和微观层次的横向蔓延,这与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渠道多样化和资金决策分散化的投资格局密切相关。

第三次投资过热——1993年左右。此次投资过热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一是新开工项目多,投资增长过快;二是投资结构不和理,基本建设投资中能源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投资力度减弱,投资比重下降,加工工业投资增长过快;三是出现了房地产开发的热潮。

第四次投资过热——2003年至2004年。这一次投资增长的特点:一是新开工项目及投资大幅增加;二是国有、集体、个体等多种经济类型的投资全面高涨;三是绝大多数地区投资加速扩张;四是工业特别是原材料工业成为新的投资热点;五是国内贷款迅速增加,成为支持投资增长的最重要渠道。

通过分析我国的四次投资过热的事实,回答下列问题:

(1)投资过热的原因;

(2)如何从预防和应对投资过热方面,解决当前产能过剩问题。

【答案要点】

(1)①投资成本过低是导致投资过热的主要原因。地方政府为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进行投资,在享受投资收益的同时并不对其行为承担风险。②产业结构变动是引发投资快速增长的诱因。以2003年为例,房地产、汽车等产业的迅速发展,对钢铁、水泥等产生巨大需求,刺激了钢铁、水泥的投资的成倍增长。③信贷资金失控、土地投放过多,是促使投资过热的直接因素。

(2)①继续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加强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和市场引导投资的范围,严格限制政府投资范围。②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到主要为市场参与者服务上来,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③引入竞争机制,鼓励民间投资。民间投资已成长为对我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主力军,应尽快改变在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信息咨询服务环境等方面对民间资本不公正对待的现象。④多种调控手段并用,以间接调控为主。在调控中注重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⑤改变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尽快完成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13.近代中国社会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知识要点]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发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是被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统治者逼出来的,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斗争及其尖锐化的结果。在近代中国社会中,被压迫阶级的贫困和苦难超乎寻常地加剧,不愿照旧生活下去,统治阶级已经不可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因此必然引起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预测试题]

列宁指出:“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命是从客观上(即不以政党和阶级的意志为转移)已经成熟了的危机和历史转折中发展起来的。”

根据这一论断,分析中国民族民主革命发展的社会历史原因。

[答案要点]

(1)列宁的论断说明,革命总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独立的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激起广大人民强烈的不满和反抗。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就是在这些矛盾的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

(2)鸦片战争后,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中国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和新的革命力量的成长。资产阶级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未能完成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革命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斗争,终于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和对象

[知识要点]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包括无产阶级、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①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②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的基本动力;③具有两面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也是中国革命的动力之一。

[预测试题]

运用所学知识评析:“现阶段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只有在坚决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才能取得彻底胜利。”

[答案要点]

(1)社会性质和革命所处阶段的任务,是确定革命对象的前提。近代中国是半殖

(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

(3)题干的错误在于:第一,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笼统地把资产阶级作为革命对象,没有将资产阶级中的大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加以区别。大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对象,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动力之一。第二,混淆了民主革命的对象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民主革命的对象是大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对象才是资产阶级。把资产阶级作为民主革命的对象,是一种“左”倾观点。

1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特点和前途

[知识要点]

(1)在中国社会各阶级中,只有工人阶级是最有觉悟、最有远见、最有革命性的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只能和必须由无产阶级和中国共产党充当领导者。

(2)新民主主义革命有着严格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特点:一是革命领导权不同;二是时代条件不同;三是革命的指导思想不同;四是革命目标与革命前途 不同。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和趋势是社会主义。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改变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社会。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预测试题]

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在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年代里,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国家,如果发生了革命,它就不再属于旧的世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而是属于新的范畴。阐述你对毛泽东这一论断的理解。

[答案要点]

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发生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它与旧民主主义革命有着明显的区别:

(1)根本的区别是革命领导权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由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2)指导思想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民生史观;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

(3)革命目标与革命前途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要在中国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然后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4)时代条件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和组成部分。

相关Tags:预测试题

猜你喜欢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