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分类

2014年考研教育学《中外教育史》重点笔记(14)

专业课  时间: 2019-03-09 12:16:52  作者: 匿名 

墨家的教育思想 (2★大题)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是两个最著名的学派。墨家的创始人是墨翟,他出生贫民,是小工业者,同情下层人民,自称其学说代表“农与工肆之人”的利益,其思想以兼爱、非攻为核心,以尚贤、节用为基本点。研究墨翟和墨家派的资料主要就是《墨子》。

一、论教育作用(素丝说)

墨家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可以通过教育来造就;在这种社会中,人人都应该受教育。墨家主张通过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在他看来可以通过教育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可以通过教育使天下人“知义”,从而实现社会的完善。这就是教育的社会作用。

墨子以“素丝”和“染丝”为喻,说明人性可以在教育的作用下改变和形成,因此人必须慎其所染、选择所染。有什么样的环境与教育,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墨家的这一思想是从人性平等的立场出发去认识和阐述教育作用的,相比此前的人性论思想有着鲜明的进步意义。

二、论教育的目的

“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决定了墨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实现这一理想的人,即“兼士”或“贤士”。兼士应该以天下为己任,“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对于兼士,墨子提出过三条具体的标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即在道德、思维论辩和知识技能方面都有所要求,其中德行的基本要求就是“兼爱”。

墨家的兼士与儒家的君子在外表和内在素质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表现出完全不同的人格追求,反映了小生产者的平等理想。

三、教育内容

出于培养兼士的需要,墨家确定了一套有自身特色的教育内容,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强调科技知识教育和思维训练。

科技知识教育主要包括生产知识、军事知识、科技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等内容,以帮助兼士获得“各从事其所能”的实际本领;

思维训练教育包括认识方法、思想方法和形式逻辑方面的内容,目的在于锻炼和形成兼士的逻辑思维能力,善于与人论辩,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墨子对论辩术有深入探讨,提出“察类明故”的原则,是中国古代逻辑理论的开拓者。

墨子还提出了判断言谈是否正确的三条标准,即著名的三表法:“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3★选择)墨子,提炼出了各种思维的逻辑方法,将这些逻辑方法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的分析、论证、推理。

墨家的这些内容突破了儒家六艺教育的范畴,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四、教育方法

(1)主动:墨子不赞成儒家“叩则鸣,不叩则不鸣”的被动施教的态度,主张“虽不叩必鸣者也”的“强说人”精神。对不来求教者要主动施教,这叫“行说人”。

(2)创造:孔子主张“述而不作”,对此,墨翟提出批评,他认为对于古代的好东西应当继承,但是在今天应当创造出新的东西,是好的东西越来越多。

(3)实践;

(4)量力;

(5)论强力而行:墨子特别强调道德行为的锻炼。他要求学生树立“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练精神。他非常重视意志的锻炼。

评价:墨家教育思想具有自身特色,其中也包含着不少合理的主张,尤其可贵的是,提倡科学技术和技能技巧的专门教育,在中国教育史上,首先提出并实行,这就使得墨子的教育思想成为中国教育史上一份独特有价值的遗产。

猜你喜欢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