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教育学《中外教育史》重点笔记(12)
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名柯,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人,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思孟学派。研究孟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资料是《孟子》一书。孟子在政治上的主要主张是劝说统治者施行“仁政”。
一、教育的理论基础: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生来就是善的,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君子和庶人的区别就在于使保存还是丧失这种“善性”,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就发源于先天就有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但是由于后天接触的环境不同,有人因各种物欲影响,失去其善性,从而为恶。
二、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一)教育的作用
1.从“性善论”出发,孟子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相反,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善端”受到破坏,就会成为小人、恶人。因此,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2.从“仁政”观点出发,强调教育的社会作用是“行仁政”、“得民心”。他认为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
(二)教育的目的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
三、理想人格
孟子,他提出“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首先,“大丈夫”有高尚的气节。
其次,“大丈夫”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
培养理想人格的途径主要靠内心修养,大致有以下几条:
1.持志养气。孟子所说的,“持志”就是坚持崇高的志向,一个人有了志向与追求就会有相应的“气”---精神状态,志、气是互为因果的。
2.动心忍性。就是指意志锻炼,尤其是在逆境中的磨练。
3.存心养性。人人都有仁义礼智的善端,要形成实实在在的善性善行要靠存养和扩充。存养的障碍来自人的耳目之欲。要扩充善端就要寡欲,要发挥理性的作用。
4.反求诸己。当你的行动未得到对方的回应时,就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然后对人做得更到家。凡事必须严于律己,时时反省。
四、教学思想
孟子对教学过程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遵循和发展人的内在能力,强调个体认知中的自觉性。
1.深造自得
孟子,认为知识的学习,并非从外而来,必须经过自己主动自觉地努力钻研,才能彻底领悟。既然万事万物的道理都在我心中,那么只有自求自得,才能深入心通,心有所得,达到运用自如的地步。
“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2.盈科而进(循序渐进)
就是指教学和学习的过程要有步骤,循序渐进。
3.教亦多术(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有很多种,要根据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
4.专心有恒
孟子重视学习的专心致志,反对三心二意。他认为,人们在学习上的差异取决于其在学习过程中专心致志与否,而不是在于天资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