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不爱牛郎,考研逻辑推理经典必考关系怎么看?
关系推理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推理模式,也是近几年我们逻辑试题偏爱的一种题型,更是大家失分率相当高的重灾区。
话不多说,跨考教育李俐老师先给大家列出两道题,宝宝们感受下:
【题目1】
某学术会议正在举行分组会议。某一组有8人出席。分组会主席问大家原来各自认识与否。结果是全组中仅有一个人认识小组中的三个人,有三个人认识小组中的两个人,有四个人认识小组中的一个人。
若以上统计是真实的,则最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 会议主席认识小组的人最多,其他人相互认识的少。
(B) 此类学术会议是第一次召开,大家都是生面孔。
(C) 有些成员所说的认识可能仅是在电视上或报告会上见过而已。
(D) 虽然会议成员原来的熟人不多,但原来认识的都是至交。
(E) 通过这次会议,小组成员都相互认识了,以后见面就能直呼其名了。
【题目2】
没有人爱每一个人;牛郎爱织女;织女爱每一个爱牛郎的人。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下列哪项不可能为真?
Ⅰ.每一个人都爱牛郎。
Ⅱ. 每一个人都爱一些人。
Ⅲ.织女不爱牛郎。
(A) 仅Ⅰ。
(B) 仅Ⅱ。
(C) 仅Ⅲ。
(D) 仅Ⅰ和Ⅲ。
(E) Ⅰ、Ⅱ和Ⅲ。
有答案了没?思路清楚么?是不是多少有点儿感到懵圈?
没关系,跨考教育李俐老师先帮大家梳理一下经典必考的六大关系:
1、对称性关系:
即:如果aRb真,那么bRa也一定真,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就是对称的。
例如:“同学”、“朋友”、“等于”、“邻居”等等。
2、反对称关系:
即:如果aRb真,那么bRa一定假,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就是反对称的。反对称关系例如:“大于”、“小于”、“重于”、“以南”、“以北”等等。
3、非对称关系:
即:如果aRb真,那么bRa可能真也可能假,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就是非对称的。
例如:“喜欢”、“认识”、“佩服”、“支持”、“了解”、“信任”等等。
4、传递性关系:
即:如果aRb真,并且bRc也真,那么aRc必真,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是传递的。
例如:“大于”、“在前”、“在后”、“相等”、“平行”等。
5、反传递关系:
即:如果aRb真,并且bRc也真,那么aRc必假,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是反传递的。
例如:“父子”、“母女”、“迟一个月”、“大两岁”等。
6、非传递关系:
即:如果aRb真,并且bRc也真,那么aRc有可能为真,也有可能为假,在这种情况下,关系“R”是非传递的。
例如:“认识”、“教唆”、“控告”、“相邻”等等。
OK,以上就是六种常考常见的关系推理。搞明白之后,我们回到最初的两道题,再来看一看怎么想怎么做。
【题目1解析】
思路:题目中的核心关系是“认识”,而“认识”刚好是一种非对称关系。也就是说,甲认识乙,不代表乙一定认识甲。题干中表明的认识关系总共有1×3 + 3×2 + 4×1 = 13,即13条认识线,这是个单数,显然至少有一种认识关系是单方面的。因此答案C项。
【题目2解析】
思路:“爱”是一种非对称关系,牛郎爱织女,但织女爱不爱牛郎不确定。首先,若每一个人都爱牛郎,织女爱每一个爱牛郎的人,则织女爱每一个人,这就与题干中“没有人爱每一个人”这个条件相冲突,所以Ⅰ项不可能为真。Ⅱ项“每一个人都爱一些人”可能为真,因为题干只是断定没有人爱每一个人,对于每一个人是否爱一些人,则没有断定,所以可能为真。因此答案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