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复习指导:人民群众的作用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一)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
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还是英雄创造历史,这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
唯心史观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基本前提出发,否认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抹煞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这样的观点被称为英雄史观。
唯物史观主张,"全部历史本来是由个人活动构成,而社会科学的任务在于解释这些活动"(马克思)。人是现实的社会中的人,要说明历史创造者问题,必须全面、具体、历史地考察和分析人们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主体。人是历史的"剧中人",又是历史的"剧作者".
社会历史是由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构成的。所谓实的人,是从事一定实践活动的、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具有能动性的人。只有把人看作是现实的人,才能正确把握人及其活动的本质,把握人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三)人的本质
1.人的本质是现实的人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根据。人的本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即人的类本质),二是人与人的区别(即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同一社会中的不同的人的本质)。
从人与动物相区分的层次看,人的本质在于劳动。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从人与人相区分的层次看,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马克思:"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2.马克思的这一著名论断说明:(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天生所固有的抽象物,也不是从所有个体的人身上抽象出来的共同性,现实的人总是处在特定条件下的人。抽象地谈论人的本性"是善是恶"的观点、认为人的本质"就在人自身"、人的本质就"在于自由"都是唯心主义的;(2)各种社会关系都体现着人的本质,其中生产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3)由于社会关系处在不断变化之中,所以人的本质不是凝固的不变的,而是具体的、历史的。(4)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
(四)唯物史观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的原则
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者问题。
社会历史发展过程虽然离不开个体的人的活动,但整体的社会历史并非个体的历史的简单堆砌。恩格斯:"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的各种作用的合力,就是历史。"就每一个人而言,他在一定意义上"创造"了自己的"历史",但这并不能说就创造了整个社会历史。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众(集体、阶级、民族乃至全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为基础的社会形成和演进过程。
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
历史发展的必然性体现在一定的历史主体的活动之中,一定的历史主体是社会历史发展动力体系的载体。在其中,既存在着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推动和促进社会历史向前发展的力量;也存在着违反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阻碍历史前进的力量。只有代表前一种力量的人才属于创造者之列。
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人与历史的关系具有类与历史、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三层关系。
当把历史主体当作"类"来看待时,马克思提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观点,借此同神创造历史、观念创造历史和超人创造历史等唯心史观划清界限。但是,唯物史观并没有停留在一般地承认"人"创造历史的这一点上,而是更深入地考察群体与历史、个体与历史的关系,考察群体与个体的关系,区分了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力量与非决定力量、主导力量与非主导力量,从而科学地解决了历史创造者的问题。
(五)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1.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的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
2.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的发展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的结局。
3.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总是要受一定历史阶段的经济(最基本的制约因素)、政治和思想文化条件的制约,又要不断地突破这些条件的制约。
马克思:"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
(六)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就是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以及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
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路线,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战胜敌人的重要"法宝"之一。
2.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是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内容;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一)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
每个人尽管在历史上发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各不相同,但都会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记。离开了每一个个人的作用也就不可能有群众的作用。
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所以,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是否定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而是要具体分析个人及其作用的性质、大小,以及个人与群众的关系,以使每一个创造自己历史的个人,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二)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1.历史人物:个人可以加速历史的发展,也可以延缓历史的发展,其中对历史发展起较大作用的人物称为历史人物,正面的历史人物,即反映时代要求,代表进步阶级或阶层利益,对社会发展起显著促进作用的代表人物,称为杰出人物,也叫英雄人物。
2.产生: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的产生都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是时势造英雄,是人民群众造就了英雄。
恩格斯:"恰巧某个伟大人物在一定时间出现于某个国家,这当然纯粹是一种偶然现象。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个人去掉,那时就会需要有另外一个人来代替他,并且这个代替者是会出现的,不论好一些或是差一些,但是最终总是会出现的。"
3.作用:历史人物,特别是杰出人物是历史事件的发起者、当事者;实现历史任务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历史进程的影响者,能够加速或延缓历史任务的解决,有时甚至决定历史事件的进程和结局。
4.历史制约性:历史人物及其作用要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受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的制约。所以,历史人物的历史作用不能超越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不能决定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历史人物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他们的思想、行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只有顺应历史的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才能起到推动社会前进的积极作用,否则,如果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人民群众的意愿,历史人物也会走向反面。
(三)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
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1.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判断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要看历史人物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什么新的东西。历史人物本身是发展变化的,应当从发展的观点给予如实的评价。
在阶级社会中,贯彻历史分析方法内在地包含着阶级分析的方法。
2.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历史人物的作用受到阶级的制约;历史人物的命运,也往往同他所属的阶级的兴衰息息相关。在历史上,阶级的局限性决定了它的代表的局限性。离开了一定的阶级背景,就难以理解历史人物的产生、作用及其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