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考研教育学《中外教育史》重点笔记(21)
“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与张之洞的《劝学篇》 “一+三”为(1★简答);“二+三为”(3★简答)
一、“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作为教育哲学命题的“中体西用”,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这一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该命题可溯源至冯桂芬,虽未使用传统的“体”、“用”术语,但确实表达了“中体西用”的思想意蕴。其后,李鸿章、薛福成、王韬、郑观应、沈寿康、张之洞等,都以近代方式阐述了“中体西用”这一学术论旨。其中,较早一字不差地表达这一概念的是沈寿康,而最乐道之者则是张之洞。
洋务运动的过程实质上是一场对近代西方文明成果的移植过程,因此,这就不可避免的引出一个如何处理“西学”(“新学”)与“中学”(“旧学”)关系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洋务派与守旧派展开了论争,为了应付守旧派的攻击,洋务派采取的典型方案就是“中体西用”,认为在突出“中学”的主导地位的前提下,应该肯定“西学”的辅助作用和器用价值。
实际上,早从19 世纪60 年代开始,就有人用“主辅”、“本末”、“体用”这些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概念范畴来表达“中学”与“西学”两者应该何为主导,何为从属的观点了。但直到1898 年春张之洞撰成《劝学篇》,围绕“旧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旨,进行了集中阐述,“中体西用”才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2★选择)“中体西用”是洋务实践活动的基本方针,体现在洋务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
二、张之洞与《劝学篇》
张之洞,清末维持封建的重臣,是洋务派的代表任务。
他的教育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整顿封建传统教育;二是兴办洋务教育;三是制定和推行新教育制度。1898年,发表《劝学篇》,全面阐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观点。
《劝学篇》分内篇和外篇,“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通篇主旨归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也称旧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其中最注重的是三纲名教。西学也称新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中西学的关系:“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用偏废。”“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
三、“中体西用”的历史作用和局限(▲)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对教育的影响是深远的,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近代学校教育,改革了传统教育只重儒学的教育内容,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发展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不同于封建士大夫的一代新人,对中国教育的发展无疑起到了促进作用。
2.阻抑了维新思想更广泛的传播,不利于近代刚刚开始的思想启蒙运动。
3.中体西用是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两者之间的排异性反应。
山东版:“中体西用”在向西方学习的初始阶段是有积极意义的。
① 一是引进技术,建立了一批工矿企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员,造成中国最早的产业工人;
② 二是使某些社会结构发生变化,例如促成了旧式学校向新学堂的过渡;三是向西方学习由科技进入政治领域,带来了人们思想认识、价值观念的变化。这些封建文化的异军虽然力量有限,但在封建制度的解体中起到了催化作用。
③ 另外,在“中体西用”思想的指导下,创立和发展了近代学校教育,在儒学之外,增加了自然科学知识,发展了中国近代科学技术教育,培养了中国第一批不同于封建士大夫的一代新人,亦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中体西用”作为一种文化整合方案和教育宗旨,本身又是粗糙的,是在没有克服中、西学之间固有的内在矛盾的情况下的直接嫁接,必然会引起二者之间的排异反应。特别是到维新运动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实行君主立宪,改变君主专制统治时,“中体西用”仍坚持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这就使它成为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对立面,成为阻碍维新运动发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