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分类

2016年考研西医综合章节强化试题训练(6)

模拟试题  时间: 2019-03-09 12:25:48  作者: 匿名 

第6章生物氧化

一、A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13.下列关于物质在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的特点,哪一项是正确的?
A.都需催化剂
B.都需在温和条件下进行
C.都是逐步释放能量
D.生成的终产物基本相同
214.下列哪一项不是呼吸链的组成成分?
A.COQ
B.NADPH
C.FAD
D.FMN
215.不参与组成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的成分是
A.FAD
B.FMN
C.Cytcl
D.CoQ
216.关于FAD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一种辅基
B.递氢机制与FMN相同
C.只传递电子,不传递质子
D.含l分子核黄素、l分子腺嘌呤、2分子核糖、2分子磷酸
217.关于呼吸链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7
A.NADH呼吸链是提供氧化磷酸化所需能量的主要途径
B.呼吸链的各组分是按标准氧化还原电位,由低到高排列的
C.电子传递方向从高还原电位流向高氧化电位
D.每对氢原子氧化时都产生3个ATP
218.呼吸链与磷酸化相偶联的部位是
A.FAD→coQ
B.FMN→CoQ
C.CoQ→Cytb
D.Cytc→Cytaa3
219.下列哪种物质脱下的氢不进入NADH呼吸链?
A.脂酰CoA
B.异柠檬酸
C.丙酮酸
D.3-羟丁酸
220.下列哪种物质脱下的氢经呼吸链传递后P/O比值为1?
A.丙酮酸
B.苹果酸
C.谷氨酸
D.抗坏血酸
221.下列关于氧化磷酸化偶联机理的化学渗透学说,哪一项是错误的?
A.H+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
B.呼吸链中各递氢体可将H+从线粒体膜内转运到膜外
C.在线粒体膜内外形成电化学梯度而储存能量
D.线粒体膜内外形成的电化学梯度包括H+浓度梯度和跨膜电位差
222.一氧化碳可以抑制
A.硫铁蛋白
B.细胞色素c
C.细胞色素b
D.细胞色素aa3
223.氰化物中毒是由于
A.作用于呼吸中枢,换气不足
B.干扰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
C.破坏线粒体结构
D.抑制呼吸链
224.下列化合物中哪一个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
A.氯霉素
B.抗霉素A
C.2,4-二硝基苯酚
D.二巯基丙醇
225.下列哪种物质是呼吸链的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A.寡霉素
B.抗霉素A
C.二巯基丙醇
D.CO
226.正常机体氧化磷酸化速度的主要调节因素是
A.甲状腺激素
B.ADP
C.mtDNA突变
D.还原当量
227.下列不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是
A.磷酸烯醇式丙硐酸
B.磷酸肌酸
C.乙酰磷酸
D.1-磷酸葡萄糖
228.关于还原当量穿梭系统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NADH不能自由穿过线粒体膜
B.经α-磷酸甘油穿梭进入线粒体的2H氧化时可产生2个ATP
C.苹果酸一天冬氨酸穿梭过程中需消耗1个ATP
D.α-磷酸甘油穿梭主要存在与脑和骨骼肌中
229.加单氧酶主要存在于
A.线粒体
B.微粒体
C.溶酶体
D.内质网
230.关于微粒体氧化体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伴有磷酸化
B.不产生ATP
C.可参与体内代谢物的生物转化
D.可参与药物的生物转化
二、B型题:每小题只能从中选择1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个选项可以被选择一次或多次。
A.ATP
B.2,3-二磷酸甘油酸
C.磷酸肌酸
D.糖原
231.人体活动最主要的直接供能物质是
232.红细胞的能量储存形式是
233.肌肉和脑组织的能量储存形式是
234.肌肉的能量储存形式是

 参考答案:
213.D 214.B 215.B 216.C 217.D218.B 219.A 220.D 221.B 222.D 223.D 224.C225.A 226.B 227.D 228.C 229.B 230.A 231.A232.B 233.C 234.D
213.D
214.B
215.B 生物体内存在两条氧化呼吸链,即NADH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214.B
215.B 生物体内存在两条氧化呼吸链,即NADH氧化呼吸链和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①NADU氧化呼吸链:NADH→FMN(Fe-s)→CoQ→Cytb→Cytcl→Cytc→Cytaa3→02;②FADH2氧化呼吸链(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琥珀酸→FAD→CoQ→Cytb→Cytcl→cytc→cytaa→02。FMN参与组成NADH氧化呼吸链,不参与组成琥珀酸氧化呼吸链。
216.C FAD是递氢递电子体,能传递2H、2e。C错,其他各项都正确。
217.D
218.B
219.A
220.D ①不同物质脱下的氢进入呼吸链的部位不同,产生的ATP数也不相同,并不都是产生3个ATP。②呼吸链与磷酸化相偶联的3个部位分别是FMN(Fe-s)、Cytb→Cytc→Cytc、Cytc→Cytaa3。⑧脂酰CoA脱下的氢进入FADH2氧化呼吸链(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不进入NADH呼吸链。④丙酮酸、苹果酸、谷氨酸经NADH进入呼吸链,必需经过下图中的3个偶联部位,产生3ATP,P/O=3;抗坏血酸产生1ATP。
221.B 化学渗透学说用来解释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其基本要点是电子经呼吸链传递时,可将质子(H+)从粒体内膜的基质侧泵到内膜胞浆侧,产生膜内外质子电化学梯度,以此储存能量。当质子顺浓度梯发删瓶时驱动ADP与Pi生成ATP。
122.D
223.D NADH氧化呼吸链为:NADH→FMN(Fe-S)→CoQ→Cytb→Cytc1→Cytc→Cvtaa3→O2。CO、CN-、N3-及抑制的是细胞色素C 氧化酶,而不是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 C 氧化酶即复合体Ⅳ,由组成,CuA→a→a3→CuB,可见细胞色素C氧化含有的是Cytaa,而不是Cytc。
224.C
225.A 抗霉素A、二巯基丙醇、C0等是呼吸链抑制剂;2,4-二硝基苯酚是线粒体氧化磷酸化的解偶联剂;寡霉素是呼吸链氧化磷酸化抑制剂。
226.B 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很多,如各种抑制剂的作用、ADP的调节作用、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等,其中正常机体氧化磷酸化的速率主要受ADP的调节。当机体ATP利用增加,ADP浓度增高时,氧化磷酸化速度加快;反之,当ADP不足时,氧化磷酸化速度减慢。
227.D ①含有高能磷酸键的化合物是高能磷酸化合物。高能磷酸化合物包括ATP、GTP、uTP、CTP.磷酸肌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乙酰磷酸、乙酰CoA(这些物质常考,请牢记)。其中,ATP是通用高能化合物,是生物能量储存和利用的中心。②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磷酸肌酸都分别含1个高能磷酸键,都是高能磷酸化合物。请注意:肌酸不是高能化合物,磷酸化后的磷酸肌酸则是高能化合物。③1.磷酸葡萄糖分子中第1位是磷酸酯键,不是高能磷酸键,因此它不是高能磷酸化合物。
228.C 线粒体内生成的NADH可直接参加氧化磷酸化过程,但在胞浆中产生的NADH不能自由通过线粒体内膜,故线粒体外NADH所携带的氢必须通过α-磷酸甘油穿梭或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等途径才能进 入线粒体,然后经呼吸链进行氧化磷酸化。α-磷酸甘油穿梭主要存在于脑和骨骼肌,经此途径进入线粒体的2H氧化时可产生2ATP;苹果酸一天冬氨酸穿梭主要存在于肝和心肌中,经此途径进入线粒体的2H氧化时可产生3ATP。
229.B 加单氧酶可催化氧分子中一个氧原子加到底物分子上,另一个氧原子被氢还原成水。该反应需要细胞色素P450参与,加单氧酶主要存在于肝和肾上腺的微粒体中。
230.A 微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系,虽参与呼吸链以外的氧化过程,但不伴磷酸化,也不生成ATP,主要参与体内代谢物、药物及毒物的生物转化。
231.A
232.B
233.C
234.D 几种组织的能量储存形式归纳于此,以便记忆。

猜你喜欢

精选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