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士考试网

考研分类

2015年考研政治章节练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二)多选题

模拟试题  时间: 2019-03-09 10:42:48  作者: 匿名 

1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没有饱经风霜的老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这一观点在认识上说明了()

A认识来源于经验

B在经验的积淀中加深认识

C老年人的认识在一切方面超过青年人的认识

D认识的深刻性与经验的多少在一定意义上成正比例

【答案】ABD

【解析】认识来源于实践,感性认识和经验丰富与否影响对事物理解的深度,人们在经验积累中加深了对事物的认识,认识的深刻性也与经验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对同一句格言,年轻人所理解的意义,总没有饱经风霜的老人所理解的广泛和深刻”。C项过于绝对。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D。

2郑板桥曾提到他画竹的过程:当他晨起“看竹”时,产生了“眼中之竹”;然后胸中涌起“画意”,此乃“胸中之竹”;最后“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形成了“手中之竹”。他反复强调“眼中之竹”不同于“胸中之竹”,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A前者是感性的,后者是理性的

B前者有局限性,后者无局限性

C前者是肤浅的,后者是深刻的

D前者是直接反映,后者是创造性反映

【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接触事物形成感性认识。但感性认识是有局限的。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如实反映了客观事物本质与规律的理性认识比如实反映了客观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更可靠、更正确、更深刻。无论是“眼中之竹”还是“胸中之竹”都是感性认识,同理性认识相比,没有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而具有局限性。但两者还是有显著的区别。作为“胸中之竹”的表象与作为“眼中之竹”的感觉、知觉相比,离开了具体的事物,带有某种程度的概括性,是创造性的反映,比感觉、知觉深刻。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

3.19世纪一位作家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A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B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C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D感觉到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表现在人们学习和工作中则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亲身体验与学习书本知识的关系。A、B、C选项和题干中的名言都表达了共同的思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种形态、两个阶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都是不可缺少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要发展到理性认识。与此同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要求我们要善于把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学习书本知识与亲身参加实践结合起来,缺一不可。这样才能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割裂这种关系是()

A唯理论的错误

B经验论的错误

C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

D工作中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答案】ABD

【解析】在哲学史上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表现为唯理论和经验论。唯理论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可靠性,而认为感性认识是靠不住的;经验论则片面强调感性认识的可靠性,而认为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唯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表现是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A、B、D三个选项正确,选项C是关于意识本质的错误观点。

5人的非理性因素包括()

A人的情感、意志

B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因素

C幻想、想象、直觉、灵感

D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

【答案】ABC

【解析】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故A、B、C选项正确,D选项描述的是理性因素。

6奥地利科学家魏格纳偶然发现地图上大西洋两岸的海岸线凹凸相反,经过查阅资料和苦苦思索,形成了一种设想:由于某种驱动力,把原本连在一起的非洲和南美洲两块大陆分裂开来,天长日久,便为大西洋所隔……于是提出了“大陆漂移”说。这说明()

A想象能够创造世界

B想象一定能成为现实

C合理想象有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

D合理想象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世界

【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认识中非理性因素的作用。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虽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动力作用、诱导作用与激发作用。合理想象属于认识中的非理性因素。A项错误,夸大了想象作用。B过于绝对。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

7“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句话蕴含的哲理包括()

A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B认识是一个辩证的无限发展过程

C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答案】ABCD

【解析】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们的认识由于受到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是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反复才能完成的。这就说明了认识要依赖于实践,认识的发展过程包括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认识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辩证过程,只有实践发展了认识才能发展,认识和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四个选项都从不同角度正确揭示了这个论断的含义,故正确答案为A、B、C、D。

8“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A事物的可能性因人而异

B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C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D真理相对性指真理的条件性、有限性,广度和深度都是有限的

【答案】CD

【解析】真理是个发展过程,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可能性根源于现实的客观根据和条件,它是客观的。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不同地位、立场、素质和能力的人对可能性固然有其作用、甚至起重大的作用,但认为“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有否认可能性的客观性之嫌,更不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的哲学命题。A项不成立。真理的绝对性是指任何真理的内容都是客观的,和谬误有着原则界限;真理相对性指,真理的条件性、有限性、广度和深度都是有限的。在科学研究中经验十分重要,科学家的论断主要不是依据经验,而是依据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做出的,B项排除。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D。

9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是指()

A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B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

C就真理的发展来说,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D就实践本质来说,承认真理的实践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

【答案】ABC

【解析】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一是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客观真理,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二是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因此,承认世界的可知性,也就必须承认绝对真理。三是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因此,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也就必然承认绝对真理。故正确答案是A、B、C。

10苏轼在《石钟山记》中就士大夫和渔工水师没有正确认识“钟声”产生的原因指出:“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蕴涵的哲学道理包括()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D认识正确与否只能通过实践来检验

【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说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A可以选。“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的原因是什么,是他们的知识所限,说明认识还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C项也可以选。B和D本身正确,但这两句诗中并没有体现。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

猜你喜欢

精选专题